一种车斗板材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23  37


    本技术涉及板材折弯,尤其与一种车斗板材冲压装置相关。


    背景技术:

    1、三轮车车斗主要由底板、侧板、前板、后板、栏杆、支撑柱等几部分组成,在对三轮车车斗进行生产时,需要将板材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冲压,从而形成底板、侧板等部件,根据结构的不同,板材也需要冲压成不同的形状,然而由于冲压模具重量极大,并且通常采用螺栓固定在冲压设备中,不便于对冲压模具进行更换,所以在需要将板材冲压成不同的形状时,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冲压设备进行,这就导致设备成本大幅上升;而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还需要手动将板材放置于冲压设备中,在冲压结束后,再手动将板材取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工作人员受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板材的侧边比较锋利,很容易划伤工作人员的手掌,并且手动拿取板材的效率很低,不利于生产的快速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斗板材冲压装置,自动对板材进行输送、冲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并便于更换模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3、一种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包括:底座、冲压组件、上料组件。

    4、冲压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底座上的下模,下模上方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上模,用于冲压板材;上料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一端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承载架,承载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板材的物料框,承载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板,用于推动物料框中的板材至下模上。

    5、进一步地,底座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内侧与下模侧面接触,限位板分别连接于双向直线机构的移动端,双向直线机构安装于底座下方。

    6、进一步地,上模底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突出部,下模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两端贯穿的凹槽,应用时,突出部配合于凹槽中,底座顶面设有卡槽,下模底面设有卡块,卡块配合于卡槽中。

    7、进一步地,上模上方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于竖直升降机构的移动端,连接板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端贯穿的连接槽,上模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t形销,t形销配合于连接槽中。

    8、进一步地,底座远离上料组件的一端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套设于支杆上,支杆上设有螺纹,且套设有两个螺母,螺母分别位于横杆上下两侧,用于锁紧横杆,横杆上还套设有多个挡杆,挡杆呈倒置的l形,其侧面与下模端部齐平,且挡杆的下端位于凹槽的底部与下模的顶面之间。

    9、进一步地,承载架四角套设于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安装于支撑架上,支撑杆下端安装于支架上,支架安装于支撑架上,支撑杆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到支架和承载架,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10、进一步地,承载架顶面两侧还设有压块,压块连接于竖直布置的伸缩杆的移动端,伸缩杆安装于支撑架上。

    11、进一步地,支撑架上方还设有压板,压板套设于螺杆上,螺杆安装于支撑架顶面,螺杆上也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压板上下两侧的螺母,用于锁紧压板,压板底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一列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滚轮,滚轮的弧面与板材接触。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上料组件自动将板材输送到下模上,并且在上模下移后自动完成冲压作业,在冲压完毕后,还能自动将板材从冲压组件中移出,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并且下模和上模都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其进行更换;承载架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移,从而自动向上输送板材,并通过滚轮抵接到板材的顶面,避免承载架过度上移,便于推动板材;并且滚轮的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上模和下模均便于拆卸,从而能够将板材冲压成不同的形状,减少设备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限位板(101),所述限位板(101)内侧与所述下模(201)侧面接触,所述限位板(101)分别连接于双向直线机构的移动端,所述双向直线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100)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02)底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突出部(204),所述下模(201)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两端贯穿的凹槽(203),应用时,所述突出部(204)配合于所述凹槽(203)中,所述底座(100)顶面设有卡槽(102),所述下模(201)底面设有卡块(205),所述卡块(205)配合于所述卡槽(10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02)上方还设有连接板(206),所述连接板(206)连接于竖直升降机构的移动端,所述连接板(206)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端贯穿的连接槽(207),所述上模(202)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t形销(208),所述t形销(208)配合于所述连接槽(207)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远离所述上料组件(300)的一端还设有横杆(103),所述横杆(103)两端套设于支杆(104)上,所述支杆(104)上设有螺纹,且套设有两个螺母,螺母分别位于所述横杆(103)上下两侧,用于锁紧所述横杆(103),所述横杆(103)上还套设有多个挡杆(105),所述挡杆(105)呈倒置的l形,其侧面与所述下模(201)端部齐平,且所述挡杆(105)的下端位于所述凹槽(203)的底部与所述下模(201)的顶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302)四角套设于支撑杆(305),所述支撑杆(305)上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01)上,所述支撑杆(305)下端安装于支架(306)上,所述支架(306)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01)上,所述支撑杆(305)上还套设有弹簧(307),所述弹簧(307)两端分别抵接到所述支架(306)和所述承载架(302),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302)顶面两侧还设有压块(308),所述压块(308)连接于竖直布置的伸缩杆(309)的移动端,所述伸缩杆(309)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1)上方还设有压板(310),所述压板(310)套设于螺杆(311)上,所述螺杆(311)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01)顶面,所述螺杆(311)上也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压板(310)上下两侧的螺母,用于锁紧所述压板(310),所述压板(310)底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一列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滚轮(312),所述滚轮(312)的弧面与板材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车斗板材冲压装置,包括:底座、冲压组件、上料组件。冲压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底座上的下模,下模上方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上模,用于冲压板材;上料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一端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承载架,承载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板材的物料框,承载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板,用于推动物料框中的板材至下模上。上模底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突出部,下模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两端贯穿的凹槽,突出部配合于凹槽中,底座顶面设有卡槽,下模底面设有卡块,卡块配合于卡槽中。自动对板材进行输送、冲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并便于更换模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波,张文龙,唐海涛,张杨,唐训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遂宁市力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79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