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诊疗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如在对患者进行腿部的临床诊断时,通常使用诊疗架将患者的腿部进行支撑,以便进行如中医治疗的针灸、艾灸以及西医的震动按摩等。
2、例如专利号为cn217566786u中公开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架,虽然该公开的临床诊疗架能够根据患者腿部长度对弧形托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且可向空腔内注入热水,提高在冬天患者光腿接触弧形托板的舒适度,但是其在进行中医的针灸治疗时,工作人员可使用弧形托板对患者小腿位置进行托举,保证患者腿部处于伸直状态,以便进行针灸作业,此时,患者的大腿处于悬空状态,缺乏较佳地支撑受力,从而影响该临床诊疗架的使用舒适性,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设有弧形托板,支撑柱相对的两侧面上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设有可转出的辅助支撑组件,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下端铰接连接于收纳槽内的斜撑杆,斜撑杆可伸缩设置,斜撑杆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弧形托板相配合的辅助托板,收纳槽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对斜撑杆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4、作为优选,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收纳槽底壁上的安装腔,支撑柱相对的两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连通安装腔的条形槽,安装腔内通过第一弹簧设有上移的滑动柱,滑动柱的外侧面上设有伸出条形槽的拨杆,安装腔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对滑动柱进行限位的堵环,滑动柱上设有贯穿堵环伸入收纳槽内的定位销;斜撑杆的下端设有用于供定位销伸入的定位孔。
5、作为优选,斜撑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下端铰接连接于收纳槽内,第一连杆的上端部处设有供第二连杆伸入的滑动腔,第一连杆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对滑动腔内滑动的第二连杆进行锁止的锁止件。
6、作为优选,第一连杆的外侧壁上沿其延伸方向设有连通滑动腔的滑动槽;锁止件包括设于第二连杆上且伸出滑动槽的安装杆,安装杆的伸出端处设有挡环,锁止件还包括套于安装杆伸出端外的锁止板,锁止板朝向第一连杆的侧面上相对设有锁止杆,第一连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供锁止杆伸入的锁止孔,所述安装杆的伸出端上套设有用于驱动锁止板移向第一连杆的第二弹簧。
7、作为优选,锁止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侧面上设有罩于安装杆外的u型把手。
8、作为优选,底座的下侧面且位于四角处设有万向轮。
9、作为优选,收纳槽的上端部处设有供辅助托板伸入的凹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斜撑组件和收纳槽的设置,使得辅助斜撑组件收纳于收纳槽内时,能够较佳地避免辅助斜撑组件对弧形托板进行西医诊疗时的干涉,当辅助斜撑组件转出收纳槽内时,能够较佳地使得弧形托板进行中医诊疗时,对患者的大腿位置进行辅助支撑,避免患者腿部伸直时处于悬空状态,进而提高该临床诊疗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拨杆沿着条形槽滑动,较佳地实现固定组件对斜撑杆的固定,即较佳地实现斜撑杆处于收纳槽内的状态以及处于转出收纳槽的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简单方便。
1.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底座(100)上设有支撑柱(110),支撑柱(110)的上端设有弧形托板(111),支撑柱(110)相对的两侧面上设有收纳槽(112),收纳槽(112)内设有可转出的辅助支撑组件,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下端铰接连接于收纳槽(112)内的斜撑杆(120),斜撑杆(120)可伸缩设置,斜撑杆(120)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弧形托板(111)相配合的辅助托板(121),收纳槽(112)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对斜撑杆(120)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收纳槽(112)底壁上的安装腔(201),支撑柱(110)相对的两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连通安装腔(201)的条形槽(202),安装腔(201)内通过第一弹簧(210)设有上移的滑动柱(220),滑动柱(220)的外侧面上设有伸出条形槽(202)的拨杆(221),安装腔(201)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对滑动柱(220)进行限位的堵环,滑动柱(220)上设有贯穿堵环伸入收纳槽(112)内的定位销(222);斜撑杆(120)的下端设有用于供定位销(222)伸入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撑杆(120)包括第一连杆(230)和第二连杆(240),第一连杆(230)的下端铰接连接于收纳槽(112)内,第一连杆(230)的上端部处设有供第二连杆(240)伸入的滑动腔(231),第一连杆(230)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对滑动腔(231)内滑动的第二连杆(240)进行锁止的锁止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230)的外侧壁上沿其延伸方向设有连通滑动腔(231)的滑动槽(232);锁止件包括设于第二连杆(240)上且伸出滑动槽(232)的安装杆(410),安装杆(410)的伸出端处设有挡环(411),锁止件还包括套于安装杆(410)伸出端外的锁止板(420),锁止板(420)朝向第一连杆(230)的侧面上相对设有锁止杆(421),第一连杆(230)的外侧面上设有供锁止杆(421)伸入的锁止孔,所述安装杆(410)的伸出端上套设有用于驱动锁止板(420)移向第一连杆(230)的第二弹簧(4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止板(420)远离第一连杆(230)的侧面上设有罩于安装杆(410)外的u型把手(4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00)的下侧面且位于四角处设有万向轮(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槽(112)的上端部处设有供辅助托板(121)伸入的凹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