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22  41


    本技术涉及药物制备,具体涉及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1、乙酰半胱氨酸其中一种合成方法是以半胱氨酸和乙酰辅酶a这两种原料合成。在合成过程中,首先将半胱氨酸和乙酰辅酶a进行酰基转移反应,生成乙酰半胱氨酸酯,然后乙酰半胱氨酸酯经过水解反应,转化为乙酰半胱氨酸,最后对乙酰半胱氨酸进行纯化处理,获得纯度较高的乙酰半胱氨酸产品。

    2、其中,在酰基转移反应阶段,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以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因此,在现有的乙酰半胱氨酸反应设备中通常会设置ph调节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以实现对反应温度的调节,温度调节单元通常是通过在反应釜的侧壁设置夹层,向夹层中通过热水实现反应温度调节,ph调节单元是通过在反应釜顶部设置ph调节剂入口,通过该ph调节剂入口向反应釜中添加ph调节剂实现ph调节。

    3、但是,由于反应釜的体积较大,当向反应釜中添加ph调节剂,在自然状态下,不能够快速将反应体系的ph调节至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能够快速使酰基转移反应的ph调节至均衡。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罐的侧壁设置有夹层,夹层与外部的热水供应端形成循环回路;还包括混匀机构、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

    4、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筒,导向筒的两端分别置于反应罐内部和外部;

    5、混匀机构包括导向杆、扰流件和连接杆;导向杆穿设于导向筒内,导向杆的顶部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杆进行上下位移;导向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扰流件连接,当导向杆上下位移时,扰流件对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

    6、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均布置在反应罐内壁上。

    7、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可通过市售购买获得。

    8、本实用新型的夹层用于实现反应罐内反应体系的加热,以实现酰基转移反应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反应体系的温度,根据采集结果判断反应体系的是否在适宜范围(酰基转移反应的适宜温度)内,同时,可根据采集的温度调节夹层中的水域的温度。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筒能够便于混匀机构的上下位移,用于驱动混匀机构进行上下位移的驱动机构可以是液压缸等伸缩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混匀机构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其进行上下位移,上下位移时,扰流件对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当向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中添加ph调节剂后,可直接启动驱动机构使混匀机构进行上下位移,通过扰流件对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加快ph调节剂与反应体系的混匀。

    10、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匀机构,其在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上下位移,通过扰流件对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加快ph调节剂与反应体系的混匀,进而实现了快速使酰基转移反应的ph调节至均衡的目的。

    11、进一步地,导向杆和连接杆均为中空的直管,扰流件为环形管,且导向杆与连接杆和扰流件相互连通;

    12、导向杆上设置有进气口,通过进气口向导向杆中导入惰性气体;

    13、扰流件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孔用于向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中推送惰性气体进行扰流。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向杆、连接杆和扰流件均设置为管状结构,且相互连通,能在混匀机构进行上下位移时向反应罐内推出气体(推出气体是指进入反应体系中的气体具有一定压力或动力,对周围的液体具有扰动作用),当扰流件下移至反应体系内时,扰流件上的排气孔能够向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中推送惰性气体进行扰流,进一步提高了扰流效果,进而提高了ph调节剂与反应体系的快速混匀效果。

    15、进一步地,扰流件的竖向截面为圆形,且扰流件的顶部、底部、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若干排气孔。

    16、即扰流件能够从多个方向推出气体,以提高对周围液体的扰流效果。

    17、进一步地,扰流件为圆环结构。

    18、进一步地,连接杆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

    19、进一步地,连接杆的竖向截面为圆形,且连接杆的顶部、底部、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若干排气孔。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呈管状结构的连接杆上也设置若干排气孔,实现了连接杆通过排气实现对反应体系的扰流效果。

    21、进一步地,进气口的前端设置有增压装置。增压装置为现有设备,能提高气体进入反应体系中的压力,进一步以提高气体对反应体系的扰流效果。

    22、进一步地,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ph调节管和进液管,ph调节管用于向反应罐中添加ph调节剂;进液管用于向反应罐中添加反应物料。

    23、进一步地,导向杆的外壁与导向筒的内壁接触,即导向杆与导向筒之间没有间隙,避免了导向筒的设置可能会导致降低反应罐保温效果的问题。

    24、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在反应罐内壁从上到下布置多个;ph传感器在反应罐内壁从上到下布置多个。

    2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匀机构,且设置导向筒,混匀机构能在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导向筒内进行上下位移,通过扰流件的上下位移对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实现了快速使酰基转移反应的ph调节至均衡的目的。

    27、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向杆、连接杆和扰流件设置为相互连通的管状结构,且在导向杆上设置有进气口,通过进气口向导向杆中导入惰性气体;同时扰流件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能在混匀机构进行上下位移时向反应罐内推出气体,当扰流件下移至反应体系内时,扰流件上的排气孔能够向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中推送惰性气体进行扰流,与扰流件进行上下位移时的扰流共同作用,以提高扰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的侧壁设置有夹层(2),所述夹层(2)与外部的热水供应端形成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匀机构(3)、温度传感器(7)和ph传感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1)和所述连接杆(34)均为中空的直管,所述扰流件(32)为环形管,且所述导向杆(31)与所述连接杆(34)和所述扰流件(3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32)的竖向截面为圆形,且所述扰流件(32)的顶部、底部、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若干所述排气孔(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32)为圆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4)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4)的竖向截面为圆形,且所述连接杆(34)的顶部、底部、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若干所述排气孔(3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3)的前端设置有增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设置有ph调节管(6)和进液管(5),所述ph调节管(6)用于向所述反应罐(1)中添加ph调节剂;所述进液管(5)用于向所述反应罐(1)中添加反应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1)的外壁与所述导向筒(4)的内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7)在所述反应罐(1)内壁从上到下布置多个;所述ph传感器(8)在所述反应罐(1)内壁从上到下布置多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罐的侧壁设置有夹层,夹层与外部的热水供应端形成循环回路;还包括混匀机构、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筒,导向筒的两端分别置于反应罐内部和外部;混匀机构包括导向杆、扰流件和连接杆;导向杆穿设于导向筒内,导向杆的顶部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杆进行上下位移;导向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扰流件连接,当导向杆上下位移时,扰流件对反应罐内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均布置在反应罐内壁上。本技术能够快速使酰基转移反应的pH调节至均衡。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米文辉,王进富,武高峰,刘平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阳和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79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