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灌溉系统

    技术2025-03-20  54


    本申请涉及农业灌溉,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肥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1、经过精心设计与试验分析,我们在线式水肥一体机系统中深入研究了影响ec值稳定性的因素,并通过系统优化实现了ec值的稳定控制。

    2、目前,这款设备样机已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得到应用。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系统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具体而言,当水肥机驱动直通阀配肥后,配置的结果并非实时被ec/ph检测所捕获,而是存在一段滞后时间t。这一滞后时间的长短与灌溉系统的出水量以及水肥一体机的系统设计紧密相关。在不同的水肥机或相同的水肥机应用于不同的灌溉系统中,所表现出的滞后时间均可能不同,通常介于7至20秒之间。这种滞后性无疑会对水肥一体机的精确度和实时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尽管我们采用了smith预估器对营养液的制备过程进行控制,但对于影响水肥一体机ec值稳定性的因素仍缺乏深入的研究。这可能导致在实际应用中,ec值的稳定性表现不佳,进而影响到水肥一体机的整体性能。

    3、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目前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仍面临灌溉不均匀、施肥不精确等挑战,这些问题对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设施农业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推动设施农业的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肥灌溉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和控制结构。

    4、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水泵和水源管,所述水泵抽水端与所述水源管底端法兰连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储料部,所述控制部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端法兰连接,并与所述水泵和所述储料部电性连接,所述储料部底端与所述控制部表面法兰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单元、混合器、电动阀门ⅰ和灌溉管道,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水泵侧壁,并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水泵以及所述电动阀门ⅰ电性连接,所述混合器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出水端和所述电动阀门ⅰ内壁法兰连接,所述电动阀门ⅰ外壁设有所述灌溉管道。

    6、进一步地,所述储料部包括电动阀门ⅱ、肥料罐和盖板,所述电动阀门ⅱ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合器加料端和所述肥料罐底端法兰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盖板底部一端与所述肥料罐顶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肥料罐顶端另一侧卡扣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表面安装有所述水泵和所述控制单元。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和支撑块,所述底座表面一端安装有所述水泵和所述控制单元,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表面与所述混合器底部紧密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底端与所述底座表面一侧焊接,顶内壁与所述肥料罐外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环,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表面和所述固定环外壁焊接,所述固定环内圈与所述肥料罐外壁固定连接。

    11、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肥灌溉系统,通过控制单元的智能化调控,可精准控制水泵流量与肥料罐的出肥量,确保水肥混合液达到预设的浓度标准,从而满足作物生长的精确营养需求,大幅减少人工干预,不仅提升了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增强了其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精确的水肥管理,有效减少了肥料和水的浪费,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保护了珍贵的自然资源,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借助独特的混合器和电动阀门ⅰ以及灌溉管道设计,确保水肥混合液能够均匀分布到设施农业的每一个角落,消除了灌溉不均的问题,为作物提供了均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增强了作物的生长势能和产量潜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210)包括控制单元(211)、混合器(212)、电动阀门ⅰ(213)和灌溉管道(214),所述控制单元(211)安装在所述水泵(110)侧壁,并与所述混合器(212)和所述水泵(110)以及所述电动阀门ⅰ(213)电性连接,所述混合器(212)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110)出水端和所述电动阀门ⅰ(213)内壁法兰连接,所述电动阀门ⅰ(213)外壁设有所述灌溉管道(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部(220)包括电动阀门ⅱ(221)、肥料罐(222)和盖板(223),所述电动阀门ⅱ(221)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合器(212)加料端和所述肥料罐(222)底端法兰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211)电性连接,所述盖板(223)底部一端与所述肥料罐(222)顶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肥料罐(222)顶端另一侧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还包括支撑件(130),所述支撑件(130)表面安装有所述水泵(110)和所述控制单元(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30)包括底座(131)和支撑块(132),所述底座(131)表面一端安装有所述水泵(110)和所述控制单元(211),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支撑块(132),所述支撑块(132)表面与所述混合器(212)底部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还包括加固件(140),所述加固件(140)底端与所述底座(131)表面一侧焊接,顶内壁与所述肥料罐(222)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140)包括支撑杆(141)和固定环(142),所述支撑杆(141)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31)表面和所述固定环(142)外壁焊接,所述固定环(142)内圈与所述肥料罐(222)外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肥灌溉系统,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该水肥灌溉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和控制结构。主体结构包括水泵和水源管,水泵抽水端与水源管底端法兰连接,控制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储料部,控制部一端与水泵出水端法兰连接,并与水泵和储料部电性连接,储料部底端与控制部表面法兰连接,其中,通过控制单元的智能化调控,可精准控制水泵流量与肥料罐的出肥量,确保水肥混合液达到预设的浓度标准,借助独特的混合器和电动阀门Ⅰ以及灌溉管道设计,确保水肥混合液能够均匀分布到设施农业的每一个角落,消除了灌溉不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霖,张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78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