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上釉,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1、陶瓷产品在国内乃至国外随处可见,陶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上釉,上釉可以提高陶瓷产品的光泽度,可以使陶瓷产品更加美观。在制造含釉陶瓷产品时,需要将釉料预先配备好,但是釉料是由各种固体配制而成的,而且釉浆静置后会产生沉淀,静置后的釉浆无法保证陶瓷制品的釉面质量,从而导致陶瓷产品成品率低,产品色差大,产品合格率低,因此需要对配制好的釉浆进行不断地搅拌。
2、但是现有大多数的罐体内的的搅拌桨多为u形结构,其沿搅拌轴线的旋转运动形成了一个柱形的搅拌区域,对柱形内、外区域的物料搅拌效果较差,使罐体内的釉料整体混合的不均匀,为此提出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诉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设置在套筒内,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一侧表面连接有刮板,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绞龙,且第二绞龙设置在罐体内。
6、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部表面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一端连通有进水接头,所述水泵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一侧表面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罐体顶部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表面开设有排料口,且排料口一侧表面设置有单向电机,所述单向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一绞龙,且第一绞龙设置在排料口内。
8、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部表面开设有投料口,且罐体底部表面连接有支撑腿。
9、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一侧表面开设有观测窗,且罐体一侧表面位于观测窗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套筒分别分布在传动轴两侧。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伺服电机、传动轴、第一绞龙、单向电机、第二绞龙、水泵和喷头,将物料从投料口投入罐体内,同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上的搅拌杆和第二绞龙对罐体内物料进行搅拌,通过伸缩杆来回收缩至套筒内,这样可以增加了对罐体内的搅拌范围,同时第二绞龙可对罐体底部的物料进行带动,从而防止物料堆积在罐体底部造成混料不均匀,使得罐体内的物料更加充分,保障了物料混合后的效果以及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物料合成速度以及效率,混合完成后启动单向电机,单向电机通过带动第一绞龙,从而防止混合后物料排出时堵塞排料口,物料排出后,通过进水接头连接外部水管,同时启动伺服电机和水泵,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喷头,通过喷头对罐体内进行冲洗,同时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和搅拌杆带动刮板,对罐体内壁进行刮除,从而减少人工清理的麻烦。
1.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4)顶部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套筒(18),且套筒(18)内套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19),且复位弹簧(19)设置在套筒(18)内,所述伸缩杆(12)一端连接有搅拌杆(6),且搅拌杆(6)一侧表面连接有刮板(5),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第二绞龙(13),且第二绞龙(13)设置在罐体(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4)顶部表面设置有水泵(10),且水泵(10)一端连通有进水接头(9),所述水泵(10)连通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一侧表面连通有喷头(11),所述喷头(11)设置在罐体(14)顶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4)底部表面开设有排料口(3),且排料口(3)一侧表面设置有单向电机(15),所述单向电机(15)输出端连接第一绞龙(2),且第一绞龙(2)设置在排料口(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4)顶部表面开设有投料口(20),且罐体(14)底部表面连接有支撑腿(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4)一侧表面开设有观测窗(16),且罐体(14)一侧表面位于观测窗(16)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釉料配置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8)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套筒(18)分别分布在传动轴(4)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