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能源、石化、环保、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物的排泄物以及水产物的尸体会混合沉降于养殖池塘的底部,久而久之养殖池塘的底部会形成污水层,产生大量的n、p和细菌,影响养殖池塘正常的生态环境,所以需要定期对养殖池塘内的污水层进行处理。一般的,水产养殖污水中的n含量在20mg/l左右,p含量在3mg/l左右。按照二级排放标准,水中的n需小于等于5mg/l,p需小于等于1mg/l;按照一级排放标准,水中的n需小于等于3mg/l,p需小于等于0.5mg/l。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由于仅依赖生物降解方式处理水产养殖污水,难以将n的含量控制到排放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升水产养殖污水的净化程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水处理方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集水池、搅拌装置、生物反应装置、杀菌装置和汽化处理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用于过滤固态杂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容置罐、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罐内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用于打散水中的排泄物;所述生物反应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微生物净化;所述杀菌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所述汽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增压泵、雾化喷头、汇水池和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包括竖直设置的筒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筒本体内的加热丝,所述雾化喷头位于所述筒本体内并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增压泵将污水抽入所述雾化喷头处使污水呈雾状向上喷出;所述汇水池围于所述加热筒的周侧,以收集落下的水珠。
4、优选地,所述汇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筒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所述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镂空结构。
5、优选地,所述筒本体位于所述汇水池圆心位置,且所述汇水池直径为所述筒本体直径的至少三倍,所述汇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6、优选地,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容器、多根透光套管和多根紫外线灯管,多根所述透光套管沿竖直方向相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透光套管的相对两端与所述容器密封连接,每根所述透光套管内封装有一根所述紫外线灯管。
7、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厌氧池、好氧池和光合池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气管向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光合池内供入空气,所述厌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之间通过单向管连接。
8、优选地,所述单向管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内的多个环形格板、多个左斜板和多个右斜板;多个所述左斜板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右斜板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所述左斜板和所述右斜板相对于所述管体的轴线对称且相间隔地布置,相邻的两个左斜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环形格板,所述环形格板环绕所述管体的内壁面一圈设置。
9、优选地,所述单向管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沿所述管体的径向贯穿所述管体和所述环形格板,所述气孔内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外接气源。
10、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生物反应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用于对搅拌后污水进行物理和/或化学沉淀处理。
11、优选地,所述集水池包括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用于将所述集水池收集的污水抽入所述搅拌装置内。
12、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水处理方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集水池、搅拌装置、生物反应装置、杀菌装置和汽化处理装置,养殖废水经过滤装置初次过滤、集水池收集、搅拌装置打散、生物反应装置降解、杀菌装置杀菌和汽化处理装置汽化处理后进行排放,层层提升排放的水质。此外,由于污水经历了一次汽化处理,使得污水中的大部分n通过汽化状态排放到的空气中,大幅度降低了污水中的n含量。
1.一种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处理方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集水池、搅拌装置、生物反应装置、杀菌装置和汽化处理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用于过滤固态杂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容置罐、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罐内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用于打散水中的排泄物;所述生物反应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微生物净化;所述杀菌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所述汽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增压泵、雾化喷头、汇水池和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包括竖直设置的筒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筒本体内的加热丝,所述雾化喷头位于所述筒本体内并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增压泵将污水抽入所述雾化喷头处使污水呈雾状向上喷出;所述汇水池围于所述加热筒的周侧,以收集落下的水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筒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所述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本体位于所述汇水池圆心位置,且所述汇水池直径为所述筒本体直径的至少三倍,所述汇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容器、多根透光套管和多根紫外线灯管,多根所述透光套管沿竖直方向相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透光套管的相对两端与所述容器密封连接,每根所述透光套管内封装有一根所述紫外线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厌氧池、好氧池和光合池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气管向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光合池内供入空气,所述厌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之间通过单向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管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内的多个环形格板、多个左斜板和多个右斜板;多个所述左斜板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右斜板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所述左斜板和所述右斜板相对于所述管体的轴线对称且相间隔地布置,相邻的两个左斜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环形格板,所述环形格板环绕所述管体的内壁面一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管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沿所述管体的径向贯穿所述管体和所述环形格板,所述气孔内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外接气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生物反应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用于对搅拌后污水进行物理和/或化学沉淀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包括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用于将所述集水池收集的污水抽入所述搅拌装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