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06  55


    本技术涉及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具体为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


    背景技术:

    1、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在一定的水域中,可以根据底栖动物的品种和形态大小来调查附近水域的水质,也可以大概估算出底栖动物所生存水域的整体生存状态,当需要观察底栖动物的时候,一般使用诱捕网静置在水底,再放置一些诱饵,让底栖动物通过诱食的方式进入到诱捕网中,从而方便后续对底栖动物的观察。

    2、用于底栖动物的诱捕网为一个可透水的不锈钢网,设计多为死口一般为开口,一般都是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将挡网放下,将诱捕网开口的一端封住,这样便将底栖动物困在诱捕网的内部,完成对底栖动物的捕获,再通过对底栖动物的观察完成调查。

    3、但是在没有将挡网放下将诱捕网开口的一端封住的时间间隙内,底栖动物可能会在吃完诱捕食物后,从诱捕网开口的一端爬出,从而产生诱捕网空网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再次放入诱捕食物,再次将诱捕网放入指定水域的底部,延长了对底栖动物调查的时长,降低了调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所述调查工具包括诱捕网、存料口、分级网,旋转组件、阻挡板结构。所述诱捕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槽,所述纵槽内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纵槽将所述诱捕网的内侧等分成两截;所述存料口设置在所述诱捕网上,所述存料口内侧为镂空结构,所述存料口内部一侧与所述诱捕网内部一端通过贯穿孔相互联通;所述分级网与所述纵槽的内侧呈滑动连接,所述分级网在所述纵槽的内侧上下抽动;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诱捕网内部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旋转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阻挡板结构通过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诱捕网的一端,所述阻挡板结构的长宽高与所述诱捕网内侧空腔长宽高相吻合,所述阻挡板结构用于阻挡所述诱捕网内侧的底栖动物。上述存料口用于存放诱捕底栖动物的诱捕食物,所述存料口内侧诱捕食物残渣通过与诱捕网侧壁贯穿孔渗入到诱捕网内部供底栖动物使用。

    3、可选的,所述旋转组件的外侧壁与所述诱捕网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4、承重框,所述承重框的外侧壁和所述诱捕网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5、圆环,所述圆环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承重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环和所述承重框为一体结构;

    6、侧槽,所述侧槽设置在所述承重框的一侧,所述侧槽的深度与所述圆环的深度相同;

    7、校对环,所述校对环的一端与所述侧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校对环设置在所述圆环内侧的中心位置,所述校对环与所述圆环为同心圆结构。

    8、所述圆环设置在侧槽的内侧,所述圆环包括:

    9、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圆环的侧壁上,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圆环的侧壁转动连接;

    10、拨动角块,所述拨动角块的一侧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拨动角块和转动轴在所述圆环的侧壁上旋转;

    11、矩形扭力块,所述矩形扭力块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一侧,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圆环的外侧,所述圆环与所述矩形扭力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扭力块用于限定所述转动轴旋转的角度。

    12、可选的,所述拨动角块为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所述拨动角块在圆环的内侧位置裸露有两个角,所述拨动角块另一个角与矩形扭力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扭力块用于限定分布在圆环内侧壁的拨动角块呈顺时针30°转动。

    13、可选的,所述阻挡板结构覆盖在所述诱捕网一端的开口处,所述阻挡板结构包括:

    14、挡网,所述挡网两侧的边缘位置与所述诱捕网内侧壁接触;

    15、圆孔,所述圆孔开设在所述挡网两侧侧壁的顶端,两个所述圆孔在所述挡网的纵向中轴线上呈对称设置,所述圆孔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拨动片,圆孔的一端与校对环的内侧相互咬合,所述圆孔的端面与校对环内侧壁相抵;

    16、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与所述圆孔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圆杆与所述圆孔呈同心圆结构,所述圆杆和拨动片为一体结构。

    17、可选的,所述诱捕网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18、纵板,所述纵板的底端与诱捕网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19、贯穿槽,所述纵板的一侧固定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所述纵板为一体结构。

    20、可选的,所述分级网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

    21、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与所述分级网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22、纵杆,所述纵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纵杆与所述横杆为一体结构;

    23、圆钩,所述圆钩设置在纵杆的底端,所述纵杆和圆钩穿过贯穿槽的中心位置。

    24、可选的,所述拨动片的一侧与拨动角块的一侧相抵,所述圆孔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拨动片拨动拨动角块,且让圆孔在圆环内侧转动。

    25、可选的,所述阻挡板结构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进入孔,所述进入孔将所述诱捕网两侧贯穿,所述进入孔呈矩阵分布。

    26、可选的,所述分级网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分级孔,所述分级孔将所述分级网两侧贯穿,所述分级孔的内径小于进入孔的内径。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通过在诱捕网的一端设置只进不出的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连接诱捕网和挡网,这样当底栖动物进入到诱捕网之后,不需要担心底栖动物从诱捕网开口的一端爬出,这样便可以避免诱捕网空网的现象发生,从而让每一次下到水域底端的诱捕网都能够诱捕到底栖动物,缩短了诱捕底栖动物的时间,提高了对底栖动物调查的调查效率;在诱捕网的中间段设置有一分级网,在对诱捕网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的将又不在诱捕网内侧的底栖动物进行分级,这样一来,便可以提高观察底栖动物大小形态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查工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5)的外侧壁与所述诱捕网(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5)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52)设置在侧槽(53)的内侧,所述圆环(5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角块(522)为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所述拨动角块(522)在圆环(52)的内侧位置裸露有两个角,所述拨动角块(522)另一个角与矩形扭力块(52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扭力块(523)用于限定分布在圆环(52)内侧壁的拨动角块(522)呈顺时针3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结构(6)覆盖在所述诱捕网(1)一端的开口处,所述阻挡板结构(6)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网(1)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组件(8),所述限位组件(8)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网(7)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组件(10),所述卡接组件(1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片(65)的一侧与拨动角块(522)的一侧相抵,所述圆孔(62)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拨动片(65)拨动拨动角块(522),且让圆孔(62)在圆环(52)内侧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结构(6)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进入孔(64),所述进入孔(64)将所述诱捕网(1)两侧贯穿,所述进入孔(64)呈矩阵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网(7)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分级孔(9),所述分级孔(9)将所述分级网(7)两侧贯穿,所述分级孔(9)的内径小于进入孔(64)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栖动物调查工具,调查工具包括:诱捕网,诱捕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槽;存料口,存料口设置在诱捕网的一端,存料口内侧为镂空结构;分级网;旋转组件,旋转组件设置在诱捕网内部一端的内侧壁上;阻挡板结构,阻挡板结构通过旋转组件设置在诱捕网的一端。本技术通过在诱捕网的一端设置只进不出的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连接诱捕网和挡网,这样当底栖动物进入到诱捕网之后,不需要担心底栖动物从诱捕网开口的一端爬出,这样便可以避免诱捕网空网的现象发生,从而让每一次下到水域底端的诱捕网都能够诱捕到底栖动物,缩短了诱捕底栖动物的时间,提高了对底栖动物调查的调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史加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史加达
    技术研发日:2024031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73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