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05  50


    本技术涉及加药设备,具体为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其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氰化物、酚类、致癌物等,这些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严重者甚至导致癌变。工业废水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使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还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将工业污水排放时需要利用处理池配合药物对其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

    2、公开号为cn2186425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加药装置,所述加药盖的上表面在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之间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加药盖上表面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混合杆;所述加药箱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稳固组件。通过驱动电机的工作会使得旋转杆转动,在转动时会使得第一混合杆将加药筒内部的药剂混合,在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加药箱内部,利用加药箱中的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会使得第二混合杆对药剂再次搅拌,从而提高药剂混合效率。

    3、上述的一种加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对药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但其不具有定量添加药剂的功能,使其容易发生药物添加过多或过少,导致药物浪费和对污水的处理达不到要求,并且在添加粉末药剂时,容易出现部分粉末药剂粘附在进料斗内壁上或使药粉堆积堵塞悬空在进料斗内不下落的状况,影响药剂的添加,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定量加药机构,所述定量加药机构包括进料斗,且进料斗对称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箱体顶部进料斗之间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座顶部连接有齿轮一,所述支座内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对称转动安装有曲轴,所述曲轴上端外壁套设有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所述曲轴凹陷处部分外壁活动套设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连接有挡板,且贯穿进料斗,所述挡板顶部一侧开设有与进料斗适配的通槽。

    3、进一步的,所述定量加药机构还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对称转动安装于支座内顶部,且转杆位于齿轮二相对外侧,所述转杆外壁套设有与齿轮二相啮合的齿轮三,所述转杆下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进料斗一侧壁于拉杆一侧设有框架,所述拉杆远离连接杆一端于框架内侧连接有敲头,通过定量加药机构,可根据需要启动伺服电机工作,从而不断驱动挡板左右往复运动,使挡板上通槽与进料斗内壁连通,从而使进料斗内药物下落至箱体内,实现间歇定量加料作用,同时不断驱动敲头撞击进料斗振动,避免进料斗内粉末药物粘附进料斗内壁或堆积堵塞进料斗的状况发生,以便更好地下料。

    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固定安装于箱体底部,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于箱体内连接有绞龙轴,所述箱体内顶部于绞龙轴外侧套设有网筒,且网筒上端外壁对称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绞龙轴的下端外壁对称安装有支杆,且支杆位于网筒下方,两个所述支杆顶部对应位置设有圆周等距阵列分布设置的搅拌叶,且搅拌叶为弧形状,所述搅拌叶对应网筒一侧面设有若干搅拌杆,通过搅拌组件,可将部分位于上方的药物输送到箱体内下部,同时将箱体内边缘药物向中心位置导送同时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混合效果,使其混合均匀。

    5、进一步的,所述曲轴通过轴承与支座和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和固定杆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拉杆铰接连接,且框架与拉杆滑动连接,以便传递动力。

    6、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一的直径小于齿轮二的直径大小,所述齿轮三的直径小于齿轮一的直径大小,以便使曲轴转速低于伺服电机输出端转速,同时转杆转速大于曲轴的转速。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顶部设有环轨,所述搅拌叶顶部环轨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环轨内侧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环轨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杆和连接头组合结构相适配的环槽,以便对搅拌杆支撑和导向,使其运动更稳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定量加药机构,可根据需要启动伺服电机,从而同步驱动两个曲轴转,不断的推拉挡板左右移动,使挡板上通槽与进料斗内部通道相连通,使进料斗内药物通过通道掉落至箱体内实现间歇定量加料,同时会驱动转杆调动圆盘转,使其不断驱动拉杆推拉敲头撞击进料斗产生振动,以避免进料斗内药粉堆积堵塞,使进料斗内壁粘附的部分药粉抖落,避免影响其正常下料,使用方便,避免了添加药物过多或过少,导致药物浪费和对污水处理的不达标;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搅拌组件,可使箱体内上部的药物向下输送,同时利用搅拌叶将箱体内边缘的药物向中心方向输送,同时配合搅拌杆对其搅拌,提高搅拌效果,混合更均匀,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加药机构还包括转杆(11),所述转杆(11)对称转动安装于支座(3)内顶部,且转杆(11)位于齿轮二(7)相对外侧,所述转杆(11)外壁套设有与齿轮二(7)相啮合的齿轮三(12),所述转杆(11)下端连接有圆盘(13),所述圆盘(13)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一端活动连接有拉杆(15),所述进料斗(2)一侧壁于拉杆(15)一侧设有框架(16),所述拉杆(15)远离连接杆(14)一端于框架(16)内侧连接有敲头(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18),且搅拌电机(18)固定安装于箱体(1)底部,所述搅拌电机(18)输出端于箱体(1)内连接有绞龙轴(19),所述箱体(1)内顶部于绞龙轴(19)外侧套设有网筒(20),且网筒(20)上端外壁对称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绞龙轴(19)的下端外壁对称安装有支杆(21),且支杆(21)位于网筒(20)下方,两个所述支杆(21)顶部对应位置设有圆周等距阵列分布设置的搅拌叶(22),且搅拌叶(22)为弧形状,所述搅拌叶(22)对应网筒(20)一侧面设有若干搅拌杆(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6)通过轴承与支座(3)和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8)和固定杆(9)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14)与拉杆(15)铰接连接,且框架(16)与拉杆(1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5)的直径小于齿轮二(7)的直径大小,所述齿轮三(12)的直径小于齿轮一(5)的直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顶部设有环轨(24),所述搅拌叶(22)顶部环轨(24)下方设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上端于环轨(24)内侧连接有连接头(26),所述环轨(24)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杆(25)和连接头(26)组合结构相适配的环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池加药装置,具体涉及加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定量加药机构,本技术通过设有的定量加药机构,可同步驱动两个曲轴转,不断的推拉挡板左右移动,实现进料斗的连通和封闭,从而使药物掉落至箱体内实现间歇定量加料,同时会不断驱动拉杆推拉敲头撞击进料斗产生振动,以避免进料斗内药粉堆积堵塞,使进料斗内壁粘附的部分药粉抖落,避免影响其正常下料,避免了添加药物过多或过少,导致药物浪费和对污水处理的不达标;通过搅拌组件,可使箱体内上部药物向下输送,将箱体内边缘的药物向中心方向输送,配合搅拌杆对其搅拌,提高搅拌效果,混合更均匀,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程强祥,朱海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域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72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