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非织造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数储藏非织造材料的仓库都不会进行特殊的处理,非织造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下储存或者后期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时,都很容易造成非织造材料中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导致材料出现发霉异味的现象;而非织造材料经常用于个人卫生等方面,由于材料会和人体皮肤或口鼻等接触,因此发霉变质的非织造材料有可能引起感染、过敏等症状,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2、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非织造材料产品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售的湿巾产品、干巾产品大多数的都是功能相对单一的产品,对于需要更大摩擦力或者擦拭强度,同时需要材料质地比较细腻的擦拭场景,目前市售的非织造材料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不仅具有持久的抗菌防霉性能,安全性好;同时产品两表面具备不同擦拭能力的特点,具备多功能性;可广泛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熔喷和/或第一纺粘,得到第一纤网层,所述第一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一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一纺粘纤网;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所述第一纤网层由第一长丝形成;
5、在所述第一纤网层的表面制备中间纤网层,所述中间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混喷纤网;所述混喷纤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二原料进行第二熔喷,得到第二长纤,将所述第二长纤和短吸水纤维混喷,得到混喷纤网;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二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二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或者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且所述混喷的原料还包括第一抗菌剂;或者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二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二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且所述混喷的原料还包括第一抗菌剂;
6、在所述中间纤网层表面,将第三原料进行第三熔喷和/或第二纺粘形成第二纤网层,得到层叠纤网,所述第二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二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二纺粘纤网;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所述第二纤网层由第三长丝形成;所述第一长丝和第三长丝的直径比为(2~10):1;
7、将所述层叠纤网热轧定型,得到热轧纤网;
8、将所述热轧纤网进行柔印,得到所述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熔喷和/或第一纺粘,得到第一纤网层,所述第一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一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一纺粘纤网;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或者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第一纤网层由第一长丝形成;
11、在所述第一纤网层的表面制备中间纤网层,所述中间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混喷纤网;所述混喷纤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二原料进行第二熔喷,得到第二长纤,将所述第二长纤和短吸水纤维混喷,得到混喷纤网;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二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二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或者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
12、在所述中间纤网层表面,将第三原料进行第三熔喷和/或第二纺粘形成第二纤网层,得到层叠纤网,所述第二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二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二纺粘纤网;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或者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第二纤网层由第三长丝形成;所述第一长丝和第三长丝的直径比为(2~10):1;
13、将所述层叠纤网热轧定型,得到热轧纤网;
14、采用功能性助剂溶液对所述热轧纤网进行后整理,得到抗菌纤网,所述功能性助剂溶液包括第二抗菌剂;将所述抗菌纤网依次进行干燥和柔印,得到所述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熔喷和/或第一纺粘,得到第一纤网层,所述第一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一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一纺粘纤网;所述第一纤网层由第一长丝形成;
17、在所述第一纤网层的表面制备中间纤网层,所述中间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混喷纤网;所述混喷纤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二原料进行第二熔喷,得到第二长纤,将所述第二长纤和短吸水纤维混喷,得到混喷纤网;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二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二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或者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且所述混喷的原料还包括第一抗菌剂;或者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二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二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且所述混喷的原料还包括第一抗菌剂;
18、在所述中间纤网层表面,将第三原料进行第三熔喷和/或第二纺粘形成第二纤网层,得到层叠纤网,所述第二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二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二纺粘纤网;所述第二纤网层由第三长丝形成;所述第一长丝和第三长丝的直径比为(2~10):1;
19、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
20、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
21、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
22、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
23、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
24、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
25、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
26、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
27、将所述层叠纤网热轧定型,得到热轧纤网;
28、采用功能性助剂溶液对所述热轧纤网进行后整理,得到抗菌纤网,所述功能性助剂溶液包括第二抗菌剂;将所述抗菌纤网依次进行干燥和柔印,得到所述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将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熔喷和/或第一纺粘,得到第一纤网层,所述第一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一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一纺粘纤网;所述第一纤网层由第一长丝形成;
31、在所述第一纤网层的表面制备中间纤网层,所述中间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混喷纤网;所述混喷纤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二原料进行第二熔喷,得到第二长纤,将所述第二长纤和短吸水纤维混喷,得到混喷纤网;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二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二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或者所述第二原料为第二热塑性聚合物;
32、在所述中间纤网层表面,将第三原料进行第三熔喷和/或第二纺粘形成第二纤网层,得到层叠纤网,所述第二纤网层包括层叠的若干第二熔喷纤网和/或若干第二纺粘纤网;所述第二纤网层由第三长丝形成;所述第一长丝和第三长丝的直径比为(2~10):1;
33、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
34、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
35、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一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一功能母粒不包括抗菌母粒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
36、或者当所述第一原料为第一热塑性聚合物时:所述第三原料为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功能母粒,且所述第三功能母粒包括抗菌母粒;
37、将所述层叠纤网热轧定型,得到热轧纤网;
38、采用功能性助剂溶液对所述热轧纤网进行后整理,得到抗菌纤网,所述功能性助剂溶液包括第二抗菌剂;将所述抗菌纤网依次进行干燥和柔印,得到所述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
39、优选的,所述第一长丝、第二长丝和第三长丝的直径独立地为2~15μm;
40、所述短吸水纤维的长度为0.5~6mm。
41、优选的,所述第一原料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25%;当所述第一原料还包括第一功能母粒时,所述第一功能母粒还包括弹性体母粒、亲水母粒、柔软母粒和生物降解母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功能母粒的质量占所述第一热塑性聚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0~15%,且不为0;
42、所述第二原料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30%;当所述第二原料还包括第二功能母粒时,所述第二功能母粒还包括弹性体母粒、亲水母粒、柔软母粒和生物降解母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功能母粒的质量占所述第二热塑性聚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0~15%,且不为0;
43、所述第三原料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25%;当所述第三原料还包括第三功能母粒时,所述第三功能母粒还包括弹性体母粒、亲水母粒、柔软母粒和生物降解母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功能母粒的质量占所述第三热塑性聚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0~15%,且不为0;
44、所述第一热塑性聚合物、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和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酯、尼龙、聚氨酯、聚乳酸和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5、优选的,所述短吸水纤维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0~97%;所述短吸水纤维包括木浆纤维、纸浆纤维、稻草浆、苇浆、蔗浆、竹浆、棉浆、麻浆和天然纤维破布浆中的一种或多种;
46、所述第一抗菌剂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3%,且不为0;所述第一抗菌剂为纳米银粉末、聚六亚甲基双胍粉、聚六亚甲基单胍粉或纳米氧化锌粉末;
47、所述第二抗菌剂的质量为所述层叠纤网质量的0~3%,且不为0;所述第二抗菌剂为胍类抗菌剂、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或吡啶类抗菌剂。
48、优选的,所述柔印使用的油墨溶液包括油墨、稀释剂、ph稳定剂;所述油墨包括水性油墨或uv油墨;所述稀释剂包括水或者乙醇;所述油墨溶液的ph值为8~9.5;
49、所述柔印的速度为100~600m/min,压力为1~3kg/cm2;
50、所述干燥为热风烘干,所述热风烘干的温度为80~150℃。
5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由若干第一熔喷抗菌纤网和/或若干第一纺粘抗菌纤网形成;中间层结构由若干混喷抗菌纤网形成,第二层结构由若干第二熔喷抗菌纤网和/或若干第二纺粘抗菌纤网形成。
52、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在制备医疗卫生擦拭用品中的应用。
5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确保非织造布的每一层纤网结构中均含有抗菌组分,从而使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非织造布具有持久的防霉抗菌性能;同时本发明在制备第一纤网层和第三纤网层时,控制形成第一纤网层的第一长丝和形成第二纤网层的第三长丝的直径比为(2~10):1,从而得到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正反两面纤维粗细不同,赋予同一产品的两表面具备不同擦拭能力的特点。由此,本发明提供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不仅具有持久的抗菌防霉性能,安全性好;同时产品两表面具备不同擦拭能力的特点,具备多功能性;可广泛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54、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柔印实现产品表面的印花设置,赋予产品更多的差异化特点,除了确保产品外形美观以外,对产品的使用性能也有影响。由于柔软度数值随着花纹轧点面积的增加而增大(花纹轧点面积数值越大,柔软度数值越大,但是柔软度的数值越大,手感越硬,柔软性能差)。在本发明中,所述柔印的花纹面积占纤网单表面总面的百分比为0~15%,且不为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所述柔印的花纹面积占纤网单表面总面的百分比具体为0~5%,且不为0或者为5~10%,且不为5%,或者为10~15%,且不为10%。如表1所示:当产品柔印得到纹路多,密集的花纹可以用于较大摩擦力的场景,如厨房擦拭;柔印花纹稀疏的可以用于比较细腻的拭擦场景,如人体擦拭。
55、表1柔印花纹面积与柔软度以及应用场景的对应表
56、
1.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一种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丝、第二长丝和第三长丝的直径独立地为2~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25%;当所述第一原料还包括第一功能母粒时,所述第一功能母粒还包括弹性体母粒、亲水母粒、柔软母粒和生物降解母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功能母粒的质量占所述第一热塑性聚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0~15%,且不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吸水纤维的质量占所述层叠纤网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0~97%;所述短吸水纤维包括木浆纤维、纸浆纤维、稻草浆、苇浆、蔗浆、竹浆、棉浆、麻浆和天然纤维破布浆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印使用的油墨溶液包括油墨、稀释剂和ph稳定剂;所述油墨包括水性油墨或uv油墨;所述稀释剂包括水或者乙醇;所述油墨溶液的ph值为8~9.5;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由若干第一熔喷抗菌纤网和/或若干第一纺粘抗菌纤网形成;中间层结构由若干混喷抗菌纤网形成,第二层结构由若干第二熔喷抗菌纤网和/或若干第二纺粘抗菌纤网形成。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防霉印花非织造布在制备医疗卫生擦拭用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