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01  36


    本技术属于小夜灯,具体涉及一种踢脚线小夜灯。


    背景技术:

    1、踢脚线是建筑内部常见的用于装设在建筑墙面的装饰结构,其不但具有建筑墙角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对墙面与地面接缝处的密封,具有防潮与防虫作用,现有技术的踢脚线其并没有对应的照明功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实用性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设置合理且实用性强的一种踢脚线小夜灯。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踢脚线小夜灯,设置在踢脚线上,包括灯壳和设置在灯壳上的光源板;

    3、所述灯壳的中部设置有照射避位槽,所述照射避位槽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反射面,所述弧形反射面的底边与照射避位槽的底边相连接,且弧形反射面的顶边与照射避位槽的顶边之间设置有条形照射槽;

    4、所述弧形反射面的顶边上固定有光源板卡槽;

    5、所述光源板卡扣在所述光源板卡槽内,且所述光源板上的灯珠处于条形照射槽内;

    6、所述光源板上的灯珠光线经弧形反射面导引并向外照射。

    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灯壳的中部还设置有圆形小孔和直射通道;

    8、所述圆形小孔和直射通道均处于照射避位槽的上方;

    9、所述光源板的侧面固定有cob光源和感应器;

    10、所述cob光源处于所述直射通道内,且所述感应器处于圆形小孔处。

    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直射通道处固定有透镜体;

    12、所述cob光源的光线经透镜体向外直射。

    1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灯壳的内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后盖;

    14、所述光源板处于灯壳与后盖之间。

    1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后盖与灯壳之间设置有卡线板;

    16、所述光源板的导线穿设在所述卡线板内定位。

    1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灯壳的宽度与所述踢脚线的宽度相配合。

    18、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在踢脚线上,在灯壳上有照射避位槽配合弧形反射面及光源板,光源板的光源经过弧形反射面进行反射照明,使踢脚线具有照明性能,并且其不会直射人眼,有利于提高其实用性;

    19、而且其光源板上还有cob光源和感应器,可以提高照明的效果及提高控制的便捷性,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踢脚线小夜灯,设置在踢脚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和设置在灯壳上的光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中部还设置有圆形小孔和直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射通道处固定有透镜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内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后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与灯壳之间设置有卡线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宽度与所述踢脚线的宽度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小夜灯,设置在踢脚线上,包括灯壳和设置在灯壳上的光源板;灯壳的中部设置有照射避位槽,照射避位槽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反射面,弧形反射面的底边与照射避位槽的底边相连接,且弧形反射面的顶边与照射避位槽的顶边之间设置有条形照射槽;弧形反射面的顶边上固定有光源板卡槽;光源板卡扣在光源板卡槽内,且光源板上的灯珠处于条形照射槽内;光源板上的灯珠光线经弧形反射面导引并向外照射。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在踢脚线上,在灯壳上有照射避位槽配合弧形反射面及光源板,光源板的光源经过弧形反射面进行反射照明,使踢脚线具有照明性能,并且其不会直射人眼,有利于提高其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敏,刘仁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扭力夫照明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70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