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乘用车天窗挡风网结构。
背景技术:
乘用车天窗挡风网装在天窗前部,主要作用是降低或消除当天窗玻璃开启后,车辆行驶时引起的风噪。当玻璃关闭时,挡风网折叠于天窗玻璃下端。挡风网反复开启折叠后,在其拐角部位通常会出现网布褶皱,外观降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挡风网反复折叠后产生褶皱的外观质量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包括底座和挡风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网底部与底座连接,顶部与挡风网横梁连接,两侧及四角设有软性的包塑筋,所述包塑筋与挡风网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包塑筋包括与挡风网边沿注塑一体的纵向筋和与纵向筋中部连接且与挡风网网面注塑一体的横向筋。
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所述纵向筋至少连接有两个所述横向筋。
优选的,所述包塑筋的厚度为0.5mm~0.8mm。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嵌槽,挡风网通过压条压合在所述嵌槽内。
优选的,所述挡风网顶部与一安装板固结,所述安装板与挡风网横梁底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挡风网上下通过安装板和压条固定,两边通过包塑筋造型包裹,避免了飞边等外观缺陷,同时对挡风网拐角结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窗挡风网易褶皱等缺陷,结构简单,外观出众,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底座1(嵌槽1.1)、挡风网2、压条3、挡风网横梁4、安装板5、包塑筋6(纵向筋6.1、横向筋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图4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包括底座1和挡风网2,所述挡风网2底部与底座1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嵌槽1.1,挡风网2通过压条3压合在所述嵌1.1槽内;
所述挡风网2顶部与挡风网横梁4连接,优选的,所述挡风网2顶部与一安装板5固结,所述安装板5与挡风网横梁4底部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连接;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挡风网2与安装板5热压或热熔在一起;
所述挡风网2的两侧及四角设有软性的包塑筋6,所述包塑筋6与挡风网2注塑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包塑筋6包括与挡风网2边沿注塑一体的纵向筋6.1和与纵向筋6.1中部连接且与挡风网网面注塑一体的横向筋6.2。
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所述纵向筋6.1至少连接有两个所述横向筋6.2。相邻的横向筋6.2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包塑筋的厚度为0.5mm~0.8mm。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包括底座和挡风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网底部与底座连接,顶部与挡风网横梁连接,两侧及四角设有软性的包塑筋,所述包塑筋与挡风网注塑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筋包括与挡风网边沿注塑一体的纵向筋和与纵向筋中部连接且与挡风网网面注塑一体的横向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纵向筋至少连接有两个所述横向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筋的厚度为0.5mm~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其特征在于:述底座上设有嵌槽,挡风网通过压条压合在所述嵌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挡风网防褶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网顶部与一安装板固结,所述安装板与挡风网横梁底部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