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气井酸化解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酸化解堵过程中酸液与地层无接触解堵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气井井筒堵塞物形成条件多样,堵塞物成分复杂,酸化解堵是目前解除井筒砂堵或垢堵,并恢复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解堵酸液对地层伤害性大,且不可逆转,这种情况下,亟需开发一种酸化解堵装置,避免酸液接触地层,且能较好的溶解井筒堵塞物,为气井解堵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3、一种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包括解堵酸液注入系统及废液吸出系统;还包括一软管,所述软管的入口端分别与解堵酸液注入系统及废液吸出系统连接,软管的出口端伸入至井筒内壁内,软管的出口端还连接有锥形堵塞器;锥形堵塞器的底端连接至软管,侧壁伸出端与井筒内壁接触;所述软管上设有供解堵酸液流出的通道。
4、其中,所述侧壁伸出端的末端设有橡胶结构。
5、其中,所述软管与锥形堵塞器的连接处设有供解堵酸液流入井筒内壁的圆孔。
6、其中,所述解堵酸液注入系统包括一注入管线,所述注入管线的入口端连接有一酸液储罐,注入管线的出口端连接至软管;所述注入管线上设有注入泵。
7、其中,所述废液吸出系统包括一废液吸出管线,所述废液吸出管线的入口端连接至软管,废液吸出管线的出口端连接有一废液储罐;所述废液吸出管线上设有吸出泵。
8、其中,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位于锥形堵塞器顶端的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位于注入管线上的第一电磁阀;与吸出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软管的入口端设置的第三电磁阀;
9、还包括位于地面的外部计算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均与外部计算机连接。
10、其中,所述注入管线的出口端、废液吸出管线的入口端及软管之间通过三通阀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将锥形堵塞器通过软管下放至锥形堵塞器的顶端与井筒堵塞物接触时,解堵酸液注入系统提供的解堵酸液进入软管进而从供解堵酸液流出的通道流入井筒内,达到溶解垢物的目的;充分反应后,解堵酸液再依次通过供解堵酸液流出的通道及软管回收至废液吸出系统;结束后,拉出锥型堵塞器,完成低压气井酸液不落地解堵工作。解堵酸液不接触储层,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储层伤害。
1.一种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包括解堵酸液注入系统及废液吸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软管(1),所述软管(1)的入口端分别与解堵酸液注入系统及废液吸出系统连接,软管(1)的出口端伸入至井筒内壁内,软管(1)的出口端还连接有锥形堵塞器(2);锥形堵塞器(2)的底端连接至软管(1),侧壁伸出端与井筒内壁接触;所述软管(1)上设有供解堵酸液流出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伸出端的末端设有橡胶结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与锥形堵塞器(2)的连接处设有供解堵酸液流入井筒内壁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堵酸液注入系统包括一注入管线(12),所述注入管线(12)的入口端连接有一酸液储罐(14),注入管线(12)的出口端连接至软管(1);所述注入管线(12)上设有注入泵(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吸出系统包括一废液吸出管线(10),所述废液吸出管线(10)的入口端连接至软管(1),废液吸出管线(10)的出口端连接有一废液储罐(9);所述废液吸出管线(10)上设有吸出泵(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位于锥形堵塞器(2)顶端的温度传感器(4)及压力传感器(5);还包括位于注入管线(12)上的第一电磁阀(15);与吸出泵(8)连接的第二电磁阀(16),软管(1)的入口端设置的第三电磁阀(17);还包括位于地面的外部计算机(6);所述温度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及第三电磁阀(17)均与外部计算机(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低压气井酸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线(12)的出口端、废液吸出管线(10)的入口端及软管(1)之间通过三通阀(11)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