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照明装置及具有其的巷道内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26  45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照明装置及具有其的巷道内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1、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提升资源回采率是矿井的现实需求,也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长远发展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国内各煤炭企业探索应用沿空留巷技术,通过矿井无煤柱开采技术最大限度提高煤炭回采率,取得了较好效果。沿空留巷技术是在采煤工作面后方,沿采空区构筑一道巷旁支护体,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工作面的运输巷道保留下来,作为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巷使用。为了加强沿空留巷顺槽顶板支护强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当前沿空留巷段由最先的“一梁四柱”工艺改进为门型支架支护工艺,沿空留巷施工的柔模砼墙随工作面推进在工作面端头架后方跟进施工,沿空留巷段的门型支架也紧随工作面推进从后方回撤后由支架搬运车运至柔模施工点重新支护。由于作业地点持续向前移动,在门型支架上吊挂的照明系统往往在门型支架回撤后需要重新整体向前移动再进行吊挂,工序较为繁琐。

    2、现有方法仅在柔模施工点设置照明系统,沿空段门型支架区域在回撤和搬运支架作业时仅依靠支架车灯照明,视线不佳,给搬运支架操作人员和现场其他施工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照明装置及具有其的巷道内照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为巷道内提供较好照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照明装置,包括:导轨,导轨与门型支架连接,导轨的延伸方向和门型支架的行进方向相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至少为一个,部分的移动组件安装于导轨内并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动组件的底部连接有承载部;照明灯,照明灯至少为一个,照明灯与移动组件对应设置,照明灯与承载部连接,照明灯与拉线连接,拉线的布置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牵引拉线,可带动照明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导轨移动。

    3、进一步地,导轨为内部具有空腔的薄壁结构,导轨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弯折部,两个弯折部分别朝向导轨相对设置的侧壁弯折设置,弯折部与对应的侧壁之间形成滑动槽,两个弯折部之间形成开口,部分的移动组件穿过开口安装于滑动槽内。

    4、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支架,部分的移动支架穿过开口延伸进入空腔内,位于空腔外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承载部;滚轮,滚轮为两个,两个滚轮均与位于空腔内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两个滚轮分别安装于两个滑动槽内,滚轮在滑动槽内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滚动地设置。

    5、进一步地,滚轮包括滚轴,滚轴与位于空腔内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滚动体,滚动体与滚轴可转动地连接。

    6、进一步地,移动支架包括:第一杆件,第一杆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杆件穿设于开口内,第一杆件的底部连接有承载部;第二杆件,第二杆件位于空腔内,第二杆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杆件的中部与第一杆件的顶端连接,两个滚轮分别与第二杆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

    7、进一步地,承载部包括:挂钩,挂钩与第一杆件的底端连接,挂钩用于安装照明灯;挡销,挡销与挂钩的开口侧连接,挡销具有将照明灯锁止于挂钩内的锁止位置。

    8、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支架,部分的移动支架穿过开口延伸进入空腔内,位于空腔外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承载部;滑块,滑块为两个,两个滑块均与位于空腔内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两个滑块分别安装于两个滑动槽内,滑块在滑动槽内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设置。

    9、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支架,部分的移动支架穿过开口延伸进入空腔内,位于空腔外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承载部;齿轮,齿轮为两个,两个齿轮均与位于空腔内的部分移动支架连接,两个齿轮分别安装于两个滑动槽内,两个滑动槽的底部均设置有齿条,齿条的长度与滑动槽的长度相同,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在齿条上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转动地设置。

    10、进一步地,导轨的长度与门型支架的长度相同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巷道内照明系统,包括可移动照明装置,可移动照明装置为上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部分的移动组件安装于导轨内并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且使照明灯与移动组件,使得照明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导轨移动,进而起到了使照明灯可以在导轨范围内快速移动,当作业地点向前移动导致门型支架移动时,无需将照明灯重新整体向前移动再进行吊挂,同时使门型支架区域内均具有良好的照明条件,避免由于视线不佳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为内部具有空腔的薄壁结构,所述导轨(3)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弯折部(39),两个所述弯折部(39)分别朝向所述导轨(3)相对设置的侧壁弯折设置,所述弯折部(39)与对应的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滑动槽(36),两个所述弯折部(39)之间形成开口(40),部分的所述移动组件穿过所述开口(40)安装于所述滑动槽(3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3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长度与所述门型支架(1)的长度相同设置。

    10.一种巷道内照明系统,包括可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照明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照明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照明装置及具有其的巷道内照明系统,可移动照明装置,包括:导轨,导轨与门型支架连接,导轨的延伸方向和门型支架的行进方向相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至少为一个,部分的移动组件安装于导轨内并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动组件的底部连接有承载部;照明灯,照明灯至少为一个,照明灯与移动组件对应设置,照明灯与承载部连接,照明灯与拉线连接,拉线的布置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牵引拉线,可带动照明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导轨移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为巷道内提供较好照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建,贾士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9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