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26  33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新能源汽车包括电车,电车通过电池产生动力。电车的电池用到电芯贴胶线,电芯贴胶线的盒子通过输送机输送,在输送机上设置有橡胶轮来保持盒子输送的稳定。但是现有的橡胶轮连接的轴基本焊接在输送机上,橡胶轮磨损后更换不便。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以解决当前橡胶轮连接的轴基本焊接在输送机上导致橡胶轮磨损后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还包括保持架和限位结构;

    3、两个保持架对称布置于所述输送机本体上;

    4、若干限位结构等距布置于所述保持架上;

    5、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杆和橡胶轮;

    6、螺纹杆穿设于所述保持架上开设的穿孔内;

    7、其中,所述螺纹杆底端螺纹安装有螺母;

    8、橡胶轮转动设于所述螺纹杆顶端。

    9、优选地,所述螺纹杆顶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所述限位环底侧与所述保持架顶侧接触。

    10、优选地,所述保持架通过调节结构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机架连接;

    11、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延伸板、竖板和活动板;

    12、延伸板固设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机架外侧;

    13、两个竖板对称固设于所述延伸板上;

    14、其中,两个所述竖板上均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端与所述保持架固定连接;

    15、活动板固设于所述连接杆外端;

    16、其中,所述延伸板上固设有液压缸本体,所述液压缸本体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

    17、优选地,所述活动板底侧与所述延伸板顶侧不接触。

    18、优选地,所述保持架底侧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输送带之间留有空隙。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持架、螺纹杆和橡胶轮,具有单个拆装橡胶轮,可单独更换磨损过度的橡胶轮,安装或拆卸便捷的优点,解决了橡胶轮连接的轴基本焊接在输送机上导致橡胶轮磨损后更换不便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环,具有在螺纹杆插入穿孔内后通过限位环底侧与保持架顶侧的接触进行定位,螺纹杆保持不动便于安装螺母的优点。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延伸板、竖板、连接杆、活动板和液压缸本体,具有调整两个保持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两排橡胶轮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电芯贴胶线箱导向限位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1)顶部套接有限位环(404),所述限位环(404)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孔(201)的直径,所述限位环(404)底侧与所述保持架(2)顶侧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通过调节结构(3)与所述输送机本体(1)的机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04)底侧与所述延伸板(301)顶侧不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底侧与所述输送机本体(1)的输送带之间留有空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胶输送线装置,旨在解决当前橡胶轮连接的轴基本焊接在输送机上导致橡胶轮磨损后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包括输送机本体,还包括保持架和限位结构;两个保持架对称布置于所述输送机本体上;若干限位结构等距布置于所述保持架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杆和橡胶轮;螺纹杆穿设于所述保持架上开设的穿孔内;所述螺纹杆底端螺纹安装有螺母;橡胶轮转动设于所述螺纹杆顶端,本技术具有单个拆装橡胶轮,可单独更换磨损过度的橡胶轮,安装或拆卸便捷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桂林,张刘金,李伟,唐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鼎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8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