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卷曲乳杆菌及其制品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25  49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特别涉及一种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卷曲乳杆菌及其制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海参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水产物种,海参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海水养殖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食用的物种通常都含有丰富的共生菌,这些共生菌参与宿主的营养吸收、能量代谢和生长与健康。研究发现山东烟台、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西岸的仿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最高。海洋微生物已经发展出复杂的分子适应能力来应对这些恶劣的条件,影响它们的初级和次级代谢途径。这导致了独特的生理特征和代谢过程的进化,海洋微生物比陆地微生物更有可能合成结构独特的酶和次生代谢物。

    2、血栓是指人体内血液成分在血管或心脏内形成的凝块,血栓性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血栓、肺动脉栓塞、肢体动脉栓塞、肢体静脉血栓、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3、凝血因子与纤维蛋白原作用后,形成的网状纤维蛋白可以缠绕血细胞和血小板凝块,进而形成血栓。血液中存在使纤维蛋白溶解和对抗其溶解抗凝系统。抗凝血系统中的凝血酶调制蛋白(tm)和纤溶系统中的组织形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发挥抑制和清除血栓功能的重要蛋白,能通过对抗自由基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抗凝系统可清除不必要的血栓,使血管变的流畅,纤溶过弱导致血栓生成或纤维蛋白沉淀过多;纤溶过多,可使血液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纤溶系统对于限制血凝范围扩展和保持血液流畅具有重大意义。

    4、当血管受到损伤时炎性细胞会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如il-6、tnf-α),会进一步导致血管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加速凋亡,这也说明炎性细胞因子会对血管壁造成继发性损伤。

    5、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基因家族及其相关蛋白是最早研究与凋亡有关的基因,也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调控细胞调亡的基因家族。bcl-2基因是其通过调控线粒体的通透性等机制来抑制多种因素导致的细胞凋亡,从而延长细胞活力。bcl-2是抗凋亡蛋白亚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细胞生存的作用,一般位于线粒体或内质网上,bcl-2 可以阻滞凋亡程序。bcl-2与半胱天冬酶(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caspase)家族在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caspase 级联系统直接参与介导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不同途径的信号诱导、传递和放大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aspase-3 参与调控包括凋亡、焦亡、自噬和坏死在内的多种程序性死亡方式,caspase-3是细胞凋亡途径的关键执行者,介导细胞凋亡。

    6、海洋微生物是最早为人们所熟知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来源之一,其中包括藻类、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这些生物活性物在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的海洋产业相关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卷曲乳杆菌及其制品和应用。

    2、本发明提供了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该菌株为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nhnk-608,已于2024年3月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4421的卷曲乳杆菌)。

    3、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所制备的制品,所述制品为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的活菌、发酵菌液或发酵/分泌产物,其中,所述活菌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接种于培养基,37℃培养46~50 h,获得发酵液,离心取沉淀,清洗所述沉淀,获得所述活菌;

    4、所述发酵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接种于培养基,37℃培养46~50h,获得发酵菌液;

    5、所述发酵/分泌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接种于培养基,37℃培养46~50 h,获得发酵液,离心取上清,以0.22 μm的精度过滤,获得的滤液即为所述发酵/分泌产物。

    6、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或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所制备的制品在制备用于改善血栓产品中的应用。

    7、进一步的,所述改善血栓包括溶解血栓、促进尿激酶产生以及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血因子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8、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或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所制备的制品在制备用于改善血管健康产品中的应用。

    9、进一步的,所述改善血管健康包括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凋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10、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在如下任意项中的应用:

    11、(1)、定植黏膜黏蛋白;

    12、(2)、菌体生物膜增加对黏膜黏蛋白及肠上皮细胞的定植能力。

    1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产品,包括如上述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或如上述的制品,以及可接受的辅料和/或助剂。

    14、本发明公开的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421。实验表明,nhnk-608具有溶解血栓、促进尿激酶产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血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功能,菌体生物膜增加对黏蛋白及肠上皮细胞定植的功能,可用于制备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产品。

    15、生物保藏说明

    16、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nhnk-608,于2024年3月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4421。


    技术特征:

    1. 一种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该菌株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nhnk-608,已于2024年3月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44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所制备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的活菌、发酵菌液或发酵/分泌产物,其中,所述活菌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接种于培养基,37℃培养46~50 h,获得发酵液,离心取沉淀,清洗所述沉淀,获得所述活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在制备用于改善血栓产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血栓包括溶解血栓、促进尿激酶产生以及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血因子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在制备用于改善血管健康产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血管健康包括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凋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在如下任意项中的应用:

    8.一种用于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以及可接受的辅料和/或助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卷曲乳杆菌及其制品和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曲乳杆菌,该菌株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NHNK‑608,已于2024年3月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421。实验表明,NHNK‑608具有溶解血栓、促进尿激酶产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血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功能,菌体生物膜增加对黏蛋白及肠上皮细胞的定植能力,可用于制备改善血栓和血管健康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谭磊磊,解维俊,张宗博,冯海霞,崔庆宇,陈奕兴,赵兰慧,张涛,殷冀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诺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8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