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9  57


    本技术属于测井或试井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测井或试井车按动力供应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仅仅是是使用台下底盘取力器提供动力,从而驱动绞车的滚筒转动;第二类仅仅是台上安装柴油发动机,由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绞车转动。实际的车辆在生产作业时绞车的动力源只能上述两类中的一种,若在动力发生意外而不能作业时,只能暂停作业停机维修,这样会影响整体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测井或试井车在生产作业时绞车的动力源只有一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实现提供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包括车本体和绞车,车本体的动力系统连接底盘取力器,绞车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接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车本体上设置有台上发动机,第一油泵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台上发动机,第二油泵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底盘取力器。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通过油泵选择阀连接液压马达。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绞车的滚筒。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车本体上设置可拆卸的撬体,所述绞车、台上发动机与第一油泵均设置在撬体上。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撬体与车本体通过角件锁连接。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第二油泵与液压马达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快速接头。

    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绞车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接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车本体上设置有台上发动机,第一油泵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台上发动机,第二油泵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底盘取力器,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两种动力,一种是台上发动机的动力经第一油泵与液压马达后驱动绞车运行,另一种是底盘取力器的动力经第二油泵与液压马达后驱动绞车运行,实现了提供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可以在其中一种动力发生意外而不能作业时,使用另一种动力来驱动绞车运行,可以保证作业进度,而且也能对失效的那种动力进行维修。

    10、车本体上设置可拆卸的撬体,绞车、台上发动机与第一油泵均设置在撬体上,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撬体分离下来后独立进行作业,增加整体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包括车本体(1)和绞车(2),车本体(1)的动力系统连接底盘取力器(3),其特征在于,绞车(2)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液压马达(4),液压马达(4)连接第一油泵(5)与第二油泵(6),车本体(1)上设置有台上发动机(7),第一油泵(5)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台上发动机(7),第二油泵(6)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底盘取力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5)与第二油泵(6)通过油泵选择阀(12)连接液压马达(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绞车(2)的滚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1)上设置可拆卸的撬体(8),所述绞车(2)、台上发动机(7)与第一油泵(5)均设置在撬体(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撬体(8)与车本体(1)通过角件锁(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其特征在于,第二油泵(6)与液压马达(4)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快速接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用于测井或试井的车辆,绞车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接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车本体上设置有台上发动机,第一油泵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台上发动机,第二油泵连接用于驱动其运行的底盘取力器,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两种动力,一种是台上发动机的动力经第一油泵与液压马达后驱动绞车运行,另一种是底盘取力器的动力经第二油泵与液压马达后驱动绞车运行,实现了提供一种包含双动力绞车的测井或试井车,可以在其中一种动力发生意外而不能作业时,使用另一种动力来驱动绞车运行,可以保证作业进度,而且也能对失效的那种动力进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赵生永,刘志忠,朱永强,丁健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海默海狮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7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