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漆轮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8  55


    本技术涉及轮圈,特别涉及一种颗粒漆轮圈。


    背景技术:

    1、轮圈也叫轮辋,是在车轮上周边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与轮辐组成车轮。轮圈和轮辐可以是整体式的、永久连接式的或可拆卸式的。

    2、现有技术中的轮圈上通常设置有漆面,现有技术中通过直接将色漆喷在轮圈上形成轮圈漆面,现有技术中的轮圈漆面强度不足,使得在使用时,轮圈漆面容易受损,从而导致摩擦力不足,影响刹车效果。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颗粒漆轮圈,其通过在车圈本体上设置不同的颗粒漆层,不同的颗粒漆层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大轮圈漆面的强度,使得轮圈漆面不易受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颗粒漆轮圈,包括车圈本体、基层、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

    3、所述基层设置在车圈本体上,所述基层设置为多组,相邻的两基层之间形成凹槽;

    4、所述第一颗粒漆层包括插入部和外连部,所述插入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插入部底部与车圈本体连接,所述插入部侧部与凹槽内侧壁连接,所述外连部与插入部顶部一体成型,所述外连部一端设置在一基层上,所述外连部另一端设置在相邻的另一基层上;所述第一颗粒漆层设置为多组,相邻的两第一颗粒漆层之间形成容纳槽;

    5、所述第二颗粒漆层设置在容纳槽内,所述第二颗粒漆层底部与基层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颗粒漆层侧部与容纳槽内侧壁连接。

    6、进一步,所述第一颗粒漆层的表面与第二颗粒漆层的表面齐平。

    7、进一步,所述第一颗粒漆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质感颗粒漆,所述第二颗粒漆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质感颗粒漆。

    8、进一步,所述车圈本体为钢圈或者铝圈。

    9、进一步,所述车圈本体为碳纤维圈。

    10、进一步,所述车圈本体为合成圈。

    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颗粒漆轮圈,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在使用时,当进行刹车时,刹车块与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接触,从而进行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的力作用于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然后作用于基层,由于相邻的两基层之间形成凹槽,相邻的两第一颗粒漆层之间形成容纳槽,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相连,第一颗粒漆层与基层相连,第二颗粒漆层与基层相连,从而增大接触互相连接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与基层的连接强度大,使得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不易脱离基层和车圈本体,从而增大轮圈漆面的强度,使得轮圈漆面不易受损。



    技术特征:

    1.一种颗粒漆轮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圈本体、基层、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漆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漆层的表面与第二颗粒漆层的表面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漆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漆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质感颗粒漆,所述第二颗粒漆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质感颗粒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漆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圈本体为钢圈或者铝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漆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圈本体为碳纤维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漆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圈本体为合成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颗粒漆轮圈,包括车圈本体、基层、第一颗粒漆层和第二颗粒漆层;基层设置在车圈本体上,基层设置为多组,相邻的两基层之间形成凹槽;第一颗粒漆层包括插入部和外连部,插入部设置在凹槽内,插入部底部与车圈本体连接,插入部侧部与凹槽内侧壁连接,外连部一端设置在一基层上,外连部另一端设置在相邻的另一基层上;第一颗粒漆层设置为多组,相邻的两第一颗粒漆层之间形成容纳槽;第二颗粒漆层设置在容纳槽内,第二颗粒漆层底部与基层顶部连接,第二颗粒漆层侧部与容纳槽内侧壁连接。本技术通过在车圈本体上设置不同的颗粒漆层,不同的颗粒漆层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大轮圈漆面的强度,使得轮圈漆面不易受损。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瑞祺(厦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6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