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
背景技术: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目前古筝支架多为简单折叠,且折叠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市面上所存在古筝规格大小不等,放到传统古筝支架上会造成左右高低不等,弹奏者感到不适也不能达到弹奏的最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包括支腿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支腿内侧壁开设有与限位装置相匹配的滑道,所述限位装置通过滑道与支腿滑动连接,所述支腿上部开有若干个限位孔,两个所述转动杆交叉放置,且交叉处设置有转动螺栓,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动杆下端与支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腿上部内套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支腿套接部分侧面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两端套接有承套,所述承套的外侧设置有挡块,且所述挡块固定安装在顶杆的外侧端。
优选的,所述支腿底端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滑道开设在支腿的1/3到3/4处。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转轮、伸缩按钮和弹簧,所述转轮在支腿内腔中滑动连接,所述转轮的一侧内腔中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按钮,所述转轮侧面中部卡接有连接杆,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通过加入滑道与限位装置,实现了古筝支架的升高降低与折叠,调节支腿调节杆的位置关系,实现了顶杆可以调节高低,通过加入挡块,可以防止古筝在支架上过大移动,以防摔落,机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侧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与支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腿、2转动杆、21连接杆、3转动螺栓、4限位装置、41转轮、42伸缩按钮、43弹簧、5承套、6挡块、7顶杆、8调节杆、9固定杆、10铰链、11限位孔、12橡胶套、13紧固螺栓、14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包括支腿1和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的上端通过连接杆21转动安装有限位装置4,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转轮41、伸缩按钮42和弹簧43,所述转轮41在支腿1内腔中滑动连接,所述转轮41的一侧内腔中安装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43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按钮42,可以保证伸缩按钮42的弹力足够做恢复运动,所述转轮41侧面中部卡接有连接杆21,所述支腿1内侧壁开设有与限位装置4相匹配的滑道14,所述滑道14开设在支腿1的1/3到3/4处,可以保证调节杆8与限位装置4运动轨迹互不影响,保证了限位装置4可以在滑道14自由滑动,所述限位装置4通过滑道14与支腿1滑动连接,所述支腿1底端套接有橡胶套12,保证了支架的防滑、防磨,所述支腿1上部开有若干个限位孔11,可以调节支架的高度,两个所述转动杆2交叉放置,且交叉处设置有转动螺栓3,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转动杆2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所述转动杆2下端与支腿1通过铰链10连接,所述支腿1上部内套接有调节杆8,可以调节支架两侧的高度,保证古筝稳定放置,所述调节杆8与支腿1套接部分侧面安装有紧固螺栓13,所述调节杆8的上端固定有顶杆7,所述顶杆7两端套接有承套5,能保护古筝底部,防止损坏古筝,所述承套5的外侧设置有挡块6,且所述挡块6固定安装在顶杆7的外侧端,可以限制古筝过大移动,稳定古筝。
工作原理:使用时,拨开支腿1转动转动杆2,用限位装置4固定,再调节限位装置4在支腿1上限位孔11的位置,达到合适高度再固定,同时改变两侧支腿1之间的距离,把古筝放置在顶杆7上,调节调节杆8使古筝能平稳放置在支架上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包括支腿(1)和转动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的上端通过连接杆(21)转动安装有限位装置(4),所述支腿(1)内侧壁开设有与限位装置(4)相匹配的滑道(14),所述限位装置(4)通过滑道(14)与支腿(1)滑动连接,所述支腿(1)上部开有若干个限位孔(11),两个所述转动杆(2)交叉放置,且交叉处设置有转动螺栓(3),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转动杆(2)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转动杆(2)下端与支腿(1)通过铰链(10)连接,所述支腿(1)上部内套接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与支腿(1)套接部分侧面安装有紧固螺栓(13),所述调节杆(8)的上端固定有顶杆(7),所述顶杆(7)两端套接有承套(5),所述承套(5)的外侧设置有挡块(6),且所述挡块(6)固定安装在顶杆(7)的外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底端套接有橡胶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4)开设在支腿(1)的1/3到3/4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古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转轮(41)、伸缩按钮(42)和弹簧(43),所述转轮(41)在支腿(1)内腔中滑动连接,所述转轮(41)的一侧内腔中安装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按钮(42),所述转轮(41)侧面中部卡接有连接杆(21),所述弹簧(4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