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踝关节,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特定场合下,不利于人工作业的工作,往往会派遣仿生机器人进行作业,以此来避免工作人员受伤,仿生机器人由众多的组成部件组成,其中踝关节作为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是仿生机器人正常工作的有效保障。
2、现有的踝关节传动装置在实现精准的转动角度调节上以及整体结构的紧凑上存在不足,实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能实现精准的转动角度调节操作,能便捷的安装拆卸,实用性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位上旋转安装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安装座,所述旋转安装座的安装位内旋转安装有支撑螺杆,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表面上旋转安装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旋转安装位内旋转安装有驱动管座,所述驱动管座的中轴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螺杆贯穿于驱动管座中轴位置处的螺纹孔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驱动管座在支撑螺杆的外部旋转,使得驱动管座沿着支撑螺杆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能使得活动座沿着支撑螺杆的轴向移动,确保踝关节能进行稳定的转动。
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旋转,能有效的为传动装置提供动力。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管座的端部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管座端部的齿状结构啮合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传动齿轮带动驱动管座进行旋转。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的内部均卡扣安装有一个液压缓冲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该装置具备缓冲结构和功能。
1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缓冲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下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支撑底板提高该装置的安装便利性。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捷的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操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传动齿轮旋转,由于传动齿轮与驱动管座端部的齿状结构啮合连接,因此传动齿轮的旋转能有效的带动驱动管座在活动座的旋转安装孔内转动,由于驱动管座螺纹套接在支撑螺杆的外部,因此驱动管座沿着支撑螺杆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座沿着支撑螺杆的轴向移动,又由于活动座与第二安装座旋转连接,支撑螺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旋转连接,因此能有效的使得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进行转动,从而能使得机器人的踝关节进行转动,整个踝关节传动装置结构紧凑,能灵活便捷的进行安装固定,以及能便捷的进行拆卸更换操作,同时能对踝关节的转动实现精确的调节操作,以及能实现自锁操作,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安装座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分别安装一个液压缓冲杆,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液压缓冲杆的伸缩端,进而能使得该传动装置具备缓冲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1.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安装位上旋转安装有第二安装座(4),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安装座(6),所述旋转安装座(6)的安装位内旋转安装有支撑螺杆(7),所述第二安装座(4)的下表面上旋转安装有活动座(9),所述活动座(9)的旋转安装位内旋转安装有驱动管座(11),所述驱动管座(11)的中轴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螺杆(7)贯穿于驱动管座(11)中轴位置处的螺纹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9)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旋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管座(11)的端部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传动齿轮(10)与驱动管座(11)端部的齿状结构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的内部均卡扣安装有一个液压缓冲杆(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杆(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3),所述支撑底板(3)位于第一安装座(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仿生机器人踝关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4)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