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风电机组,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风轮中含叶片、轮毂、加固件等组成;它有叶片受风力旋转发电、发电机机头转动等功能,风力发电电源由风力发电机组、支撑发电机组的塔架、蓄电池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卸荷器、并网控制器、蓄电池组等组成;
2、根据cn 102518570a一种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其中风电机组基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地脚螺栓,还包括一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与风电机组的塔筒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可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风电机组,避免了因更换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而导致原有基础弃用造成的诸多问题;
3、虽然该设计实现了风电机组的固定,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塔杆与底座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进行拧接,首先安装时对孔复杂,其次螺栓长久在室外风吹雨淋容易腐蚀,后期拆卸过程中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包括预制底座,以及设置在预制底座上的风电机组,还包括开设在预制底座上用于风电机组插接的限位腔,以及安装在限位腔内部与风电机组的塔杆内腔相匹配的涨紧组件,所述涨紧组件在风电机组的塔杆内腔内部上下滑动;
4、所述涨紧组件包括固定在限位腔内底部的气缸支座,以及与风电机组的塔杆内腔相贴合的顶座,所述气缸支座上安装有气缸。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气缸活塞杆顶部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与顶座之间环形阵列设置有三对联动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座上的下轴承座,以及固定在顶座上的上轴承座。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下轴承座上活动设置有下叉臂,所述上轴承座上活动设置有上叉臂。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下叉臂与上叉臂之间活动连接,且两者组成一个剪叉臂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上叉臂上活动设置有顶板,所述下叉臂与顶板相贴合,且其顶端在顶板上滑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将塔杆低端插接在预制底座的限位腔内部,且塔杆底部的内腔罩接在涨紧组件外周围,气缸作为动力源推动顶座在塔杆内腔内部运动,使的顶座顶在内腔顶部,当顶座与支座之间的距离变小时,此时下叉臂与上叉臂之间进行交叉运动,然后带动顶板向外运动,进而通过三个顶板对塔杆低端的内腔进行涨紧限位,完成安装操作,相反顶座与支座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带动顶板向内运动,然后将塔杆从预制底座的限位腔内部抽出,拆卸较为方便。
1.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包括预制底座(1),以及设置在预制底座(1)上的风电机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预制底座(1)上用于风电机组(2)插接的限位腔(3),以及安装在限位腔(3)内部与风电机组(2)的塔杆内腔相匹配的涨紧组件(4),所述涨紧组件(4)在风电机组(2)的塔杆内腔内部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3)活塞杆顶部固定有支座(44),所述支座(44)与顶座(42)之间环形阵列设置有三对联动机构(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45)包括固定在支座(44)上的下轴承座(451),以及固定在顶座(42)上的上轴承座(4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座(451)上活动设置有下叉臂(453),所述上轴承座(452)上活动设置有上叉臂(4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臂(453)与上叉臂(454)之间活动连接,且两者组成一个剪叉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臂(454)上活动设置有顶板(455),所述下叉臂(453)与顶板(455)相贴合,且其顶端在顶板(455)上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