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备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5  49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选择和皮卡车等具有后斗结构的车辆结合来满足作业需求,例如:电力、消防等巡检场景和植保作业场景。通过在后斗上放置作业所需的设备,车辆能够满足设备的便捷运输和方便作业的需求。但是后斗内的物品很难从后斗空间中取出,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重的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和车辆。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用于安装于车辆的后斗;

    3、所述车载设备包括高盖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高盖组件用于固定于所述后斗上,并与所述后斗围成容纳空间,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

    4、所述高盖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

    5、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腿和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两个中心铰接的支撑单元,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连接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端;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尺寸可变,并可在收纳尺寸和展示尺寸之间切换;

    6、其中,当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高度尺寸为收纳尺寸时,所述承载平台至所述开口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高度尺寸为展示尺寸时,所述承载平台至所述开口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斗连接,且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上方;

    8、其中,所述收纳尺寸小于所述展示尺寸。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为第一支单元和第二支单元;

    10、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后斗,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

    11、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二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后斗,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

    12、其中,推动组件的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单元的所述第二端,并带动所述第二支单元的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的方向运动;或者,所述推动组件的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单元的所述第一端,并带动所述第一支单元的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一端的方向运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直接固定于所述后斗,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二端直接滑动连接于所述后斗;或者,

    14、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搭载平台,所述搭载平台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斗;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搭载平台,并通过所述搭载平台固定于所述后斗,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二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搭载平台,并通过所述搭载平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后斗。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高盖组件连接,且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下方;

    16、其中,所述收纳尺寸大于所述展示尺寸。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为第一支单元和第二支单元;

    18、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高盖组件,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

    19、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二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高盖组件,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

    20、其中,推动组件的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单元的所述第二端,并带动所述第二支单元的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的方向运动;或者,所述推动组件的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单元的所述第一端,并带动所述第一支单元的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一端的方向运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相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的空间为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对应所述开口设置。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推动组件;

    23、所述推动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单元相连接设置,用于推动组件带动至少一个支撑单元移动,以使两个支撑单元沿所述中心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支撑腿在所述收纳尺寸和所述展示尺寸之间切换。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盖组件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当所述支撑腿的尺寸为收纳尺寸时,所述上盖封闭所述开口设置;当所述支撑腿的尺寸为展示尺寸时,所述上盖打开所述开口设置。

    2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后斗和上述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安装于所述后斗设置。

    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27、本申请的车载设备包括高盖组件和升降组件,且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腿和承载平台支撑腿包括两个中心铰接的支撑单元,当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高度尺寸为收纳尺寸时,所述承载平台至所述开口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高度尺寸为展示尺寸时,所述承载平台至所述开口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基于上述设置,当需要将承载平台上的物品放置于容纳空间进行保护时,则可以将支撑单元调整为收纳尺寸,当需要将承载平台上的物品暴露于容纳空间外时,则可以将支撑单元调整为展示尺寸。该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且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相互配合设置可以给承载平台更大的承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用于安装于车辆的后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斗连接,且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为第一支单元和第二支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单元的第二端直接固定于所述后斗,所述第二支单元的第二端直接滑动连接于所述后斗;或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高盖组件连接,且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为第一支单元和第二支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相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的空间为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对应所述开口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推动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盖组件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当所述支撑腿的尺寸为收纳尺寸时,所述上盖封闭所述开口设置;当所述支撑腿的尺寸为展示尺寸时,所述上盖打开所述开口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后斗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安装于所述后斗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和车辆,该车载设备包括高盖组件和升降组件,且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腿和承载平台支撑腿包括两个中心铰接的支撑单元,当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高度尺寸为收纳尺寸时,所述承载平台至所述开口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高度尺寸为展示尺寸时,所述承载平台至所述开口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当需要将承载平台上的物品放置于容纳空间进行保护时,则可以将支撑单元调整为收纳尺寸,当需要将承载平台上的物品暴露于容纳空间外时,则可以将支撑单元调整为展示尺寸。该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且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相互配合设置可以给承载平台更大的承载力。

    技术研发人员:宋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5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