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外水切和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5  50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外水切和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


    背景技术:

    1、用于车辆的外水切是安装在车门上的车辆配件,朝向于车门外,介于窗玻璃和车门、即车门钣金之间,当窗玻璃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操作时,外水切可以切去窗玻璃表面上的水滴、水雾以及灰尘,同时也形成防水密封。

    2、目前,已经在外水切上设置灯源,灯源的发光效果会给用户以新颖愉悦的感觉,以提升车辆的感知性和科技感。然而,灯源在外水切上的配置以及控制灯源的发光效果使得外水切的结构变得复杂,同时,如何高效地控制灯源的发光效果,以进一步提升车辆、尤其电动车辆的感知性和科技感,仍是一项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改进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和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其结构简单、可以提升尤其电动车辆的感知性和科技感。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外水切,所述车辆包括车门和用于所述车门的窗玻璃,所述外水切包括:骨架结构,其适于装配至所述车门;连接至所述骨架结构的唇边,所述唇边沿着所述外水切的纵向方向延伸,以适于抵靠于所述窗玻璃形成防水密封;连接至所述骨架结构的灯带支架;灯带,其包括柔性或弹性的基板和一组灯源,所述基板装配至所述灯带支架,且所述基板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而所述一组灯源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排列在所述基板的一个主表面上,以使得所述一组灯源在所述外水切的横向方向上与所述唇边相反地布置;以及装配至所述灯带支架以覆盖所述灯带的罩盖,所述罩盖被配置为保护所述灯带且透射由所述灯带发出的光。

    3、可选地,所述灯带被配置为cob灯带。

    4、可选地,所述灯带支架包括:与所述骨架结构对立的支架主体;和背离于所述骨架结构从所述支架主体伸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凹口,以及在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凹口,且所述基板的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被插入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中,以使得所述基板的与所述一个主表面相反的另一主表面贴附于所述支架主体。

    5、可选地,所述灯带支架还包括:过渡部分,其将所述骨架结构连接至所述支架主体,以使得所述骨架结构与所述支架主体对立;邻近于所述第二突起且背离于所述骨架结构从所述支架主体伸出的第三突起,在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三突起之间形成第一接口,以用于接收第一装配边缘,所述第一装配边缘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罩盖的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从所述过渡部分伸出的第四突起和第五突起,在所述第四突起与所述第五突起之间形成第二接口,以用于接收第二装配边缘,所述第二装配边缘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罩盖的沿着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6、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边缘包括相对于所述罩盖的所述一侧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一突伸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突伸部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一钩部,且所述第二装配边缘包括相对于所述罩盖的所述另一侧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二突伸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二突伸部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二钩部。

    7、可选地,所述唇边包括唇边主体和自由边缘,所述唇边主体具有面向所述窗玻璃的抵靠表面和与所述抵靠表面相反的背部表面,所述自由边缘背离于所述抵靠表面从所述背部表面伸出且相对于所述唇边主体弯折,以使得所述自由边缘至少部分地抵靠于所述第五突起。

    8、可选地,所述罩盖包括:本身不透明也不透光的覆盖壳;和柔性或弹性的透射层,所述透射层本身是不透明,但能够透射由所述灯带发出的光,其中,所述覆盖壳包括镂空图案,且所述透射层贴附于所述覆盖壳,以遮挡所述镂空图案。

    9、可选地,所述罩盖被配置为透射壳,所述透射壳本身是不透明的,但能够透射由所述灯带发出的光。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包括:车门和用于所述车门的窗玻璃;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所述外水切通过所述骨架结构被装配至所述车门;外水切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由所述灯带发出的光;车门控制单元或安装在所述车门上的传感器,其与外水切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配置为向所述外水切控制单元发送与所述车门是否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有关的信号;电池控制单元或安装在所述车辆的电池上的传感器,其与外水切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配置为向所述外水切控制单元发送与所述车辆的电池的电量和/或所述电池是否在充电有关的信号;以及转向控制单元或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转向器上的传感器,其与外水切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配置为向所述外水切控制单元发送与所述车辆是否在转向有关的信号。

    11、可选地,所述车门包括位于所述车辆一侧的至少两个车门,且所述外水切包括分别装配至所述至少两个车门的至少两个外水切,所述至少两个外水切中的灯带相互串联,且所述外水切控制单元配置为整体地控制由所述至少两个外水切中的灯带发出的光。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通过灯带发光,有利于实现光的柔和性和均匀度,同时,所述一组灯源与唇边在外水切的横向方向上相反布置,且灯带与唇边一起沿着外水切的纵向方向共同延伸,使得灯带在外水切上的配置简单、稳固且与唇边相互协作。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所包含的外水切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于车门控制单元或安装在车门上的传感器、电池控制单元或安装在电池上的传感器、以及转向控制单元或安装在转向器上的传感器,以使得外水切控制单元可以从车门控制单元或安装在车门上的传感器接收与车门是否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有关的信号、从电池控制单元或安装在电池上的传感器接收与电池电量和/或电池是否在充电有关的信号、以及从转向控制单元或安装在转向器上的传感器接收与车辆是否在转向有关的信号,以基于这些信号控制由灯带发出的光。

    1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所述车辆包括车门(10)和用于所述车门(10)的窗玻璃(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切(14)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22)被配置为cob灯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支架(20)包括:与所述骨架结构(16)对立的支架主体(20a);和背离于所述骨架结构(16)从所述支架主体(20a)伸出的第一突起(20c)和第二突起(20d),在所述第一突起(20c)与所述支架主体(20a)之间形成第一凹口,以及在所述第二突起(20d)与所述支架主体(20a)之间形成第二凹口,且所述基板(22a)的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被插入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中,以使得所述基板(22a)的与所述一个主表面相反的另一主表面贴附于所述支架主体(20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支架(20)还包括:过渡部分(20b),其将所述骨架结构(16)连接至所述支架主体(20a),以使得所述骨架结构(16)与所述支架主体(20a)对立;邻近于所述第二突起(20d)且背离于所述骨架结构(16)从所述支架主体(20a)伸出的第三突起(20e),在所述第二突起(20d)与所述第三突起(20e)之间形成第一接口,以用于接收第一装配边缘(26),所述第一装配边缘(26)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罩盖(24)的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从所述过渡部分(20b)伸出的第四突起(20f)和第五突起(20g),在所述第四突起(20f)与所述第五突起(20g)之间形成第二接口,以用于接收第二装配边缘(28),所述第二装配边缘(28)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罩盖(24)的沿着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边缘(26)包括相对于所述罩盖(24)的所述一侧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一突伸部(26a)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突伸部(26a)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一钩部(26b),且所述第二装配边缘(28)包括相对于所述罩盖(24)的所述另一侧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二突伸部(28a)和相对于所述第二突伸部(28a)成角度地突伸的第二钩部(28b)。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边(18)包括唇边主体(18a)和自由边缘(18b),所述唇边主体(18a)具有面向所述窗玻璃(12)的抵靠表面和与所述抵靠表面相反的背部表面,所述自由边缘(18b)背离于所述抵靠表面从所述背部表面伸出且相对于所述唇边主体(18a)弯折,以使得所述自由边缘(18b)至少部分地抵靠于所述第五突起(20g)。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24)包括:本身不透明也不透光的覆盖壳(24a);和柔性或弹性的透射层(24b),所述透射层(24b)本身是不透明,但能够透射由所述灯带(22)发出的光,其中,所述覆盖壳(24a)包括镂空图案,且所述透射层(24b)贴附于所述覆盖壳(24a),以遮挡所述镂空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24)被配置为透射壳,所述透射壳本身是不透明的,但能够透射由所述灯带(22)发出的光。

    9.一种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30),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0)包括位于所述车辆一侧的至少两个车门,且所述外水切(14)包括分别装配至所述至少两个车门的至少两个外水切,所述至少两个外水切中的灯带相互串联,且所述外水切控制单元(32)配置为整体地控制由所述至少两个外水切(14)中的灯带(22)发出的光。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外水切和用于车辆的外水切系统,车辆包括车门和用于车门的窗玻璃,外水切包括:骨架结构,其适于装配至车门;连接至骨架结构的唇边,唇边沿着外水切的纵向方向延伸,以适于抵靠于窗玻璃形成防水密封;连接至骨架结构的灯带支架;灯带,其包括柔性或弹性的基板和一组灯源,基板装配至灯带支架,且基板沿着纵向方向延伸,而所述一组灯源沿着纵向方向排列在基板的一个主表面上,以使得所述一组灯源在外水切的横向方向上与唇边相反地布置;以及装配至灯带支架以覆盖灯带的罩盖,罩盖被配置为保护灯带且透射由灯带发出的光。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外水切和外水切系统结构简单、可以提升尤其电动车辆的感知性和科技感。

    技术研发人员:武以韬,徐程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沃尔沃汽车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5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