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3  50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注浆成型设备的模具开启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将模具的上模具组件打开、合模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


    背景技术:

    1、陶瓷注浆生产线各个的模具,是由上模具组件、下模具组件组成的,因此在完成了注浆成型加工后,需要将上模具组件打开,取出下模具组件内的陶瓷坯,然后将模具清洗后,再次合模,形成完整的模具,进行烘干后,再次送到陶瓷注浆成型设备进行注浆、成型。

    2、但是,目前的设备难以自动完成打开模具的上模具组件、合模,而且在自动合模时需要留一条缝隙,操作人员通常需要手动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这种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能够自动完成模具的上模具组件打开、合模,并且在合模时在上模具组件、下模具组件留一条缝隙。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下模具组件夹持单元、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开启单元;下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包括机架夹持件、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机架夹持件夹住机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分别安装在机架夹持件上,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与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一一对应,各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分别带动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夹持下模具或背向运动松开下模具;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包括定位架、可摆动架、升降件、可升降架、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开合结构,开合结构具有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定位架安装在机架上,可摆动架一端铰接定位架,升降件安装在可摆动架另一端,可升降架安装在升降件上,开合结构安装在可升降架上,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一一对应,各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分别带动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夹持上模具或背向运动松开上模具,开启单元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架、可摆动架并可带动可摆动架摆动。开启单元通过带动可摆动架摆动,将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夹持的上模具打开或合拢。

    3、较优的方案,所述开启单元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轴分别铰接定位架、可摆动架。

    4、较优的方案,所述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件安装架、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轮,第二夹持件安装架安装在对应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所有第二夹持轮分别水平设置并安装在第二夹持件安装架上,夹持上模具组件时,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相对运动并且带动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的所有第二夹持轮的圆周面分别接触上模具组件并夹紧上模具组件。

    5、一种方案,所述开合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背向设置,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为第二气缸的活塞轴,两个第二气缸的活塞轴反向延伸并连接对应的第二夹持件安装架。

    6、另一种方案,所述开合结构为气动手指气缸,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为气动手指气缸的两个手指,设置在气动手指气缸两侧的两个手指分别连接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的第二夹持件安装架。

    7、一种方案,所述升降件为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安装在可摆动架上,第三气缸的活塞轴向下垂直延伸,可升降架安装在的第三气缸的活塞轴底端。

    8、另一种方案,所述升降件包括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三气缸安装在可摆动架上,第三气缸的活塞轴向下垂直延伸,第四气缸安装在可升降架上,第四气缸的活塞轴向上垂直延伸,第三气缸的活塞轴连接第四气缸的活塞轴。

    9、较优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安装架、至少两个第一夹持轮,第一夹持件安装架安装在对应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所有第一夹持轮分别水平设置并安装在第一夹持件安装架上,夹持下模具组件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相对运动并且带动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的所有第一夹持轮的圆周面分别接触下模具组件并夹紧下模具组件。

    10、较优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为第五气缸,两个第五气缸的活塞轴反向延伸并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夹持件安装架。

    11、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开启单元带动可摆动架摆动,采用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的升降件带动可升降架升降,因此能够自动将模具的上模具组件打开,而且合模时能够让上模具组件与下模具组件之间就会留有一条缝隙,以便烘干时热风能够更好地进出,因此特别适用于陶瓷注浆生产线的模具开模、合模。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下模具组件夹持单元、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开启单元;下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包括机架夹持件、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机架夹持件夹住机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分别安装在机架夹持件上,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与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一一对应,各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分别带动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夹持下模具或背向运动松开下模具;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包括定位架、可摆动架、升降件、可升降架、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开合结构,开合结构具有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定位架安装在机架上,可摆动架一端铰接定位架,升降件安装在可摆动架另一端,可升降架安装在升降件上,开合结构安装在可升降架上,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一一对应,各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分别带动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夹持上模具或背向运动松开上模具,开启单元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架、可摆动架并可带动可摆动架摆动,开启单元通过带动可摆动架摆动,将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夹持的上模具打开或合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单元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轴分别铰接定位架、可摆动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组件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件安装架、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轮,第二夹持件安装架安装在对应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所有第二夹持轮分别水平设置并安装在第二夹持件安装架上,夹持上模具组件时,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相对运动并且带动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的所有第二夹持轮的圆周面分别接触上模具组件并夹紧上模具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背向设置,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为第二气缸的活塞轴,两个第二气缸的活塞轴反向延伸并连接对应的第二夹持件安装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为气动手指气缸,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为气动手指气缸的两个手指,设置在气动手指气缸两侧的两个手指分别连接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的第二夹持件安装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为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安装在可摆动架上,第三气缸的活塞轴向下垂直延伸,可升降架安装在的第三气缸的活塞轴底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三气缸安装在可摆动架上,第三气缸的活塞轴向下垂直延伸,第四气缸安装在可升降架上,第四气缸的活塞轴向上垂直延伸,第三气缸的活塞轴连接第四气缸的活塞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组件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安装架、至少两个第一夹持轮,第一夹持件安装架安装在对应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所有第一夹持轮分别水平设置并安装在第一夹持件安装架上,夹持下模具组件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相对运动并且带动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的所有第一夹持轮的圆周面分别接触下模具组件并夹紧下模具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为第五气缸,两个第五气缸的活塞轴反向延伸并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夹持件安装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夹持件包括两个外固定夹持板、两个内可调节夹持板、两根导柱、一根调节螺杆,两根导柱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外固定夹持板,两个内可调节夹持板分别可滑动地套设在两根导柱上,调节螺杆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外固定夹持板之间,调节螺杆圆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左旋螺纹、右旋螺纹,两个内可调节夹持板分别设置在调节螺杆前后两侧并且两个内可调节夹持板分别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机架具有两条定位梁,两个外固定夹持板、两个内可调节夹持板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外固定夹持板、内可调节夹持板夹住机架的定位梁。


    技术总结
    一种陶瓷注浆生产线的开模机构,包括机架、下模具组件夹持单元、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开启单元;下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包括机架夹持件、两个下模具组件夹持件、两个第一夹持件往复运动件;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包括定位架、可摆动架、升降件、可升降架、两个上模具组件夹持件、两个第二夹持件往复运动件,开启单元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架、可摆动架。本技术由于采用开启单元带动可摆动架摆动,采用上模具组件夹持单元的升降件带动可升降架升降,因此能够自动将模具的上模具组件打开,而且合模时能够让上模具组件与下模具组件之间就会留有一条缝隙,以便烘干时热风能够更好地进出,因此特别适用于陶瓷注浆生产线的模具开模、合模。

    技术研发人员:江培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欣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823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4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