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2025-02-13  54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对于作物农田的虫害检测,主要通过人工调查,远程诱捕等方式来分辨害虫。传统通过人工调查的方式效率比较低。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诱捕装置捕捉害虫。由的装置通过固定摄像头和固定的触发装置来进行拍摄。一般是害虫飞到指定的位置之后,引起触发装置的感应,然后控制固定摄像头进行拍摄。此类方案可以通过布置不同角度的高清摄像头来拍摄同一样本的多个画面。

    2、但是上述方案一方面缺乏动态捕捉,不能获得害虫的运动特点,另一方面,如果害虫不移动到触发装置,则无法进行拍摄,采集特征的效率较低。若向同时捕捉更多的信息只能布置更多的高清摄像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应用在包含采集装置的物联网系统之中,在采集器内部布置有若干电容感应面板,以及布置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3、该方法包括:

    4、检测所述电容感应板的响应信号,判断当前时刻下电容板上附着有目标对象的若干个位置;

    5、根据所述各所述位置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进行对焦拍摄,并标记拍摄的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其中,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对焦,或者,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在第一摄像头的画面中的位置进行对焦;

    6、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和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上载到处理服务器;

    7、处理服务器从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中跟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来将多个属于相同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关联;

    8、将相同目标对应的图像归类识别,根据多个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判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对焦,具体是:

    10、确定响应的电容板的四个角与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于所述电容板的响应位置,计算出目标对象所在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

    11、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在第一摄像头的画面中的位置进行对焦,具体是:

    13、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以及所述电容板在摄像头画面中的标定参数来确定目标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然后根据目标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进行对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中跟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来将多个属于相同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关联,具体包括:

    15、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确定出若干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

    16、根据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抓拍时间和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结合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进行匹配;

    17、其中,标记所述运动轨迹的端点,通过所述端点的时间和位置与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匹配。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高于所述第二摄像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所在的位置进行多次拍摄,并对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清晰度进行判断,舍弃目标对象所在区域清晰度不满足要求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清晰度通过方差法、方差乘积法或者边缘梯度法进行计算。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采集装置的开口设置有感应装置和入口开关装置,用于对目标对象的进入量进行统计,并控制采集装置内的目标对象的数量。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在物联网系统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启动诱捕和图像采集。

    22、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23、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24、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执行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

    25、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26、采集装置,在采集器内部布置有若干电容感应面板,以及布置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采集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容感应板的响应信号,判断当前时刻下电容板上附着有目标对象的若干个位置;根据所述各所述位置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进行对焦拍摄,并标记拍摄的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其中,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对焦,或者,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在第一摄像头的画面中的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和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上载到处理服务器;

    27、处理服务器,用于从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中跟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来将多个属于相同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关联;将相同目标对应的图像归类识别,根据多个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判定。

    28、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在采集器内部布置有若干电容感应面板,以及布置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通过两个摄像头进行分工,一个捕捉静态时害虫的细节特征,一个捕捉害虫的飞行特征;本方案检测所述电容感应板的响应信号,判断当前时刻下电容板上附着有目标对象的若干个位置;根据所述各所述位置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进行对焦拍摄,并标记拍摄的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其中,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对焦,或者,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在第一摄像头的画面中的位置进行对焦;通过这一方案,能够在较大的区域感知害虫的位置,然后通过调节第一摄像头进行对焦来捕捉清晰细节,同时,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和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上载到处理服务器;处理服务器从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中跟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来将多个属于相同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关联;将相同目标对应的图像归类识别,根据多个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判定;通过第二摄像头的画面对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当害虫从一个位置飞行到另一位置时,可以捕捉到不同角度的害虫照片,同时,对于运动轨迹的捕捉,并不需要使用特别高清的摄像头,通过两个摄像头的搭配,能够收集到不同的信息,并且硬件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包含采集装置的物联网系统之中,在采集器内部布置有若干电容感应面板,以及布置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对焦,具体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在第一摄像头的画面中的位置进行对焦,具体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中跟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来将多个属于相同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关联,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高于所述第二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所在的位置进行多次拍摄,并对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清晰度进行判断,舍弃目标对象所在区域清晰度不满足要求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清晰度通过方差法、方差乘积法或者边缘梯度法进行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采集装置的开口设置有感应装置和入口开关装置,用于对目标对象的进入量进行统计,并控制采集装置内的目标对象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在物联网系统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启动诱捕和图像采集。

    9.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容感应板的响应信号,判断当前时刻下电容板上附着有目标对象的若干个位置;根据各所述位置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进行对焦拍摄,并标记拍摄的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其中,对焦时根据当前拍摄的目标对象对应于电容板的响应位置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对焦;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将视频流和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上载到处理服务器;处理服务器从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中跟踪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来将多个属于相同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关联;将相同目标对应的图像归类识别,根据多个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判定。

    技术研发人员:夏宁,刘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4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