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

    技术2025-02-13  45


    本发明属于茶叶品种鉴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乌龙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一直以来以独特的滋味和香气受到大众的喜爱,目前,市售闽南乌龙茶的所制品种主要有铁观音、佛手、本山、黄观音等,虽然这几个品种都是国家级的茶树优良品种,品质优良,但铁观音品种制成的闽南乌龙茶由于具有独特的“观音韵”,因而价格较其他品种制成的闽南乌龙茶价格高。近年来闽南乌龙茶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遍,消费者通常无法辨别,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来明确鉴定闽南乌龙茶品种、建立规范的乌龙茶产品质量标准逐渐成为茶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种植同一茶园中的乌龙茶品种成品茶是茶叶的实际应用形式,因此以乌龙茶为研究对象,进行代谢物鉴定进而鉴别其品种,对提高我国成品茶品种鉴定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茶汤的颜色因茶类而异,红茶、绿茶、乌龙茶的汤色均不同,它们的吸收光谱也就有差异,与品质相关的主色不同,其吸收高峰的波长也就不同。通过本发明与现行的凭感官对发酵叶看叶相、嗅香气等来确定发酵适度的方法相比,本方法通过对发酵叶茶汤中与产品品质相关性较大的主色-茶黄素的水溶液颜色,克服了加工人员仅用观看发酵叶叶相、嗅香气等人为感官判断的偏差。

    3、茶汤色泽是区分茶类和茶叶品质优劣主要依据之一。由于茶树品种和加工工艺上的不同,六大茶类茶汤的色泽特征具有较大差异。绿茶茶汤呈绿黄、黄绿色,红茶呈红汤红色,黄茶呈黄汤黄色,而普洱茶的茶汤呈现红褐明亮的品质特征,这些色泽是多种呈色物质及相关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能够实现乌龙茶茶青品种的鉴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采集同一片茶园中种植的不同品种茶树的鲜叶制成成品茶后,以成品茶中24种化合物、5种总量,以及成品茶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茶汤样品中的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颜色深浅指数p、色调彩度cab、色彩饱和度sab、色相b/a、色相角hab、f=(b+a)/(b-a)、茶褐素、茶红素的62个指标为矩阵,进行响应筛选,而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乌龙茶茶青品种判别。

    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总量测定:制备茶叶样品提取液,测定总量:茶多酚、茶黄酮、茶褐素、茶红素、氨基酸的含量;

    5、(2)24种化合物测定:制备茶叶样品溶液,检测之后依据所得样品峰面积及对应标准曲线计算获得样品中24种化合物的含量;

    6、(3)样品色差指标测定:检测成品茶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茶汤样品中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颜色深浅指数p,进而计算色调彩度cab、色彩饱和度sab、色相b/a、色相角hab、f=(b+a)/(b-a);

    7、(4)响应筛选:基于总量、24种化合物、样品三泡茶汤色差指标进行响应筛选,选择出p<0.0001的成分;

    8、(5)乌龙茶茶青品种判别: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乌龙茶茶青品种判别。

    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1)具体实现如下:

    10、(1.1)样品处理

    11、茶样研磨:研磨茶叶样品,研磨后的茶叶样品密封好,放入-20℃冰箱保存;

    12、样品提取液制备:称取0.1g茶叶样品的干茶粉末,加入80%甲醇,涡旋振荡2~3min,后在超声萃取机萃取20min,在1000rpm、4℃的离心机中离心5min,后转移至10ml离心管,重复步骤5次使得样品充分浸提,最后用80%甲醇定容至10ml,提取浓度表述为10.0mg/ml;

    13、(1.2)总量指标的测定:

    14、基于样品提取液,采用茶多酚含量福林酚比色法、游离氨基酸含量茚三酮比色法、黄酮总量三氯化铝比色法以及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获取茶多酚、氨基酸、茶黄酮、茶褐素、茶红素的含量。

    1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2)具体实现如下:

    16、(2.1)茶样的准备:

    17、茶样研磨:研磨茶叶样品,研磨后的茶叶样品密封好,放入-20℃冰箱保存;

    18、样品提取液制备:称取0.1g茶叶样品干茶粉末,加入80%甲醇,涡旋振荡2~3min,后在超声萃取机萃取20min,在1000rpm、4℃的离心机中离心5min,后转移至10ml离心管,重复步骤5次使得样品充分浸提,最后用80%甲醇定容至10ml,提取浓度表述为10.0mg/ml;

    19、(2.2)标准品母液的配制

    20、准确称取24种化合物的对照标准物质各5.00mg,分别用色谱纯级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0ml,配成1.00g/l的标准品母液,备用;

    21、(2.3)标准曲线的绘制:

    22、按梯度取预定体积的标准品母液,用色谱纯级甲醇稀释成系列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然后以标准品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标准品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3、(2.4)样品检测:

    24、将样品溶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之后依据所得样品峰面积及对应标准曲线计算获得样品中24种化合物的含量。

    2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2.4)中,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色谱柱:c18,3μm,4.6×100mm;流动相:0.01vol%乙酸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器设置:dad,波长扫描范围210~900nm;fld,激发波长扫描范围250~400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340~800nm;其他设置:柱温24℃,流速0.03ml/min,进样量1.0μl;以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图、荧光发射光谱扫描图以及色谱峰保留时间三者结合进行定性判断;检测波长:280nm,324nm,524nm,采用外标法定量。

    2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3)具体实现如下:

    27、(3.1)乌龙茶茶汤色差测定方法

    28、乌龙茶茶汤按标准中的乌龙茶盖碗审评法制备,冲泡用水为100℃的纯净水,用分样器或四分法从待测茶叶样品中取具有代表性茶叶试样100~150g,置于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茶盘对角,用回旋筛转法,使茶叶分层并顺势收于平茶盘中间呈馒头形,反复查看外观色泽;然后将评茶盘运转混匀后,称取5g茶样,置于110ml容量的评茶杯中,用ph为中性沸水,制备茶汤,分别测定第一泡、第二泡和第三泡茶汤在40士2℃和45士2℃范围内的色差;

    29、(3.2)色差检测

    30、采用便携分光测色仪测定茶汤样品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茶汤样品中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颜色深浅指数p,进而计算色调彩度cab、色彩饱和度sab、色相b/a、色相角hab、f=(b+a)/(b-a)。

    3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3.1)中,第一泡、第二泡和第三泡的时间分别为2min、3min和5min。

    3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4)中,响应筛选后的成分为:第二泡茶汤样品中明度指数l2,第三泡茶汤样品中明度指数l3,第一泡茶汤样品中黄蓝轴色品指数b,第二泡茶汤样品中黄蓝轴色品指数b2,第一泡茶汤样品中色调彩度cab,第二泡茶汤样品中色调彩度cab2,第一泡茶汤样品中色彩饱和度sab,第二泡茶汤样品中色彩饱和度sab 2,第一泡茶汤样品中茶褐素1,第二泡茶汤样品中茶褐素2,第三泡茶汤样品中茶红素3,阿魏酸,儿茶素,绿原酸。

    3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24种化合物具体为没食子酸,可可碱,gc,原儿茶酸,茶叶碱,egc,绿原酸,儿茶素,咖啡碱,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egcg,gcg,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ecg,芦丁,杨梅素,茶黄素,槲皮素,山奈酚。

    3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成分分析采用拓展的因子分析。

    3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通过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


    技术特征:

    1.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同一片茶园中种植的不同品种茶树的鲜叶制成成品茶后,以成品茶中24种化合物、5种总量,以及成品茶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茶汤样品中的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颜色深浅指数p、色调彩度cab、色彩饱和度sab、色相b/a、色相角hab、f=(b+a)/(b-a)、茶褐素、茶红素的62个指标为矩阵,进行响应筛选,而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乌龙茶茶青品种判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实现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实现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中,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色谱柱:c18,3μm,4.6×100mm;流动相:0.01vol%乙酸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器设置:dad,波长扫描范围210~900nm;fld,激发波长扫描范围250~400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340~800nm;其他设置:柱温24℃,流速0.03ml/min,进样量1.0μl;以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图、荧光发射光谱扫描图以及色谱峰保留时间三者结合进行定性判断;检测波长:280nm,324nm,524nm,采用外标法定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实现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第一泡、第二泡和第三泡的时间分别为2min、3min和5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响应筛选后的成分为:第二泡茶汤样品中明度指数l2,第三泡茶汤样品中明度指数l3,第一泡茶汤样品中黄蓝轴色品指数b,第二泡茶汤样品中黄蓝轴色品指数b2,第一泡茶汤样品中色调彩度cab,第二泡茶汤样品中色调彩度cab2,第一泡茶汤样品中色彩饱和度sab,第二泡茶汤样品中色彩饱和度sab 2,第一泡茶汤样品中茶褐素1,第二泡茶汤样品中茶褐素2,第三泡茶汤样品中茶红素3,阿魏酸,儿茶素,绿原酸。

    9.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4种化合物具体为没食子酸,可可碱,gc,原儿茶酸,茶叶碱,egc,绿原酸,儿茶素,咖啡碱,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egcg,gcg,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ecg,芦丁,杨梅素,茶黄素,槲皮素,山奈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成分分析采用拓展的因子分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品茶品质成分鉴定乌龙茶茶青品种的方法,属于茶叶品种鉴别领域。采集同一片茶园中种植的不同品种茶树的鲜叶制成成品茶后,以成品茶中没食子酸,可可碱,GC,原儿茶酸,茶叶碱,EGC,绿原酸,儿茶素,咖啡碱,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EGCG,GCG,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ECG,芦丁,杨梅素,茶黄素,槲皮素,山奈酚,茶样总量,以及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茶汤汤色中的L、a、b、p、Cab、Sab、b/a、Hab、F1=(b+a)/(b‑a)、茶褐素、茶红素等62个指标为矩阵,进行响应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进行乌龙茶茶青品种判别。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余文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4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