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和程序产品与流程

    技术2025-02-12  54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目前,不断存在老旧变电站的技术改造、扩建增容等情况,在多数情况下,改扩建工程的施工改造是在电力系统运作的同时进行。但是施工作业区域周围存在着大量高压带电设备,工作区域中的目标兑现,比如,施工人员极易发生触电,从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并对整套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害。

    2、针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控,通常是依赖人为监控或者视频监控的方式,对作业区域进行监控,但是,该方法需要额外增派人员,盯着监控屏幕,存在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进行识别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和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进行识别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由实时动态差分rtk设备采集到的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其中,工作区域包括安全区域的第一区域边界信息,安全区域用于表示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小于概率阈值的区域;对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边界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其中,第一比较结果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位于安全区域内,或未位于安全区域内;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

    3、可选地,对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边界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获取由rtk设备采集到的第一区域边界信息中的第一经度信息范围和第一纬度信息范围;对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经度信息和第一经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且对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纬度信息和第一纬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4、可选地,对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经度信息和第一经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且对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纬度信息和第一纬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响应于第二经度信息满足第一经度信息范围,且第二纬度信息满足第一纬度信息范围,确定从位置信息引出的射线,与第一区域边界信息对应的边界线之间的相交点;响应于相交点的数量为偶数,确定第一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位置处于安全区域内;响应于相交点的数量为奇数,确定第一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的位置处于工作区域中的危险区域内。

    5、可选地,对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经度信息和第一经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且对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纬度信息和第一纬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响应于第二经度信息未满足第一经度信息范围,和/或第二纬度信息未满足第一纬度信息范围,确定第一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的位置处于工作区域中的危险区域内。

    6、可选地,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一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位置处于危险区域内,获取rtk设备采集到的第二区域边界信息中的第三经度信息范围和第三纬度信息范围,其中,第二区域边界信息用于确定危险区域的位置;对第二经度信息和第三经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且对第二纬度信息和第三纬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工作状态。

    7、可选地,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工作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二经度信息满足第三经度信息范围,且第二纬度信息满足第三纬度信息范围,确定从位置信息引出的射线,与第二区域边界信息对应的边界线之间的相交点的数量;响应于相交点的数量为偶数,确定第二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的位置处于工作区域中的危险区域内;响应于相交点的数量为奇数,确定第二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位置处于安全区域内。

    8、可选地,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的工作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二经度信息未满足第三经度信息范围,和/或第二纬度信息满足第三纬度信息范围,确定第二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位置处于安全区域内。

    9、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工作区域中危险区域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结束位置;接续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结束位置;确定接续后的第一起始位置的第一地理信息,以及接续后的第一结束位置的第二地理信息;基于第一地理信息和第二地理信息,构建危险区域的第二区域边界信息。

    10、可选地,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一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位置处于安全区域内,确定工作状态为安全状态;响应于第一比较结果为目标对象所处位置处于危险区域内,确定工作状态为危险状态。

    11、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工作状态为危险状态,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其中,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当前时刻目标对象的工作状态为危险状态。

    12、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安全区域的第二起始位置和第二结束位置;接续第二起始位置和第二结束位置;确定接续后的第二起始位置的第三地理信息,以及接续后的第二结束位置的第四地理信息;基于第三地理信息和第四地理信息,构建第一区域边界信息。

    13、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位置信息,对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基于预测结果,发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未来时刻目标对象的工作状态为危险状态。

    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实时动态差分rtk设备采集到的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其中,工作区域包括安全区域的第一区域边界信息,安全区域用于表示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小于概率阈值的区域;比较单元,用于对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边界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其中,第一比较结果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位于安全区域内,或未位于安全区域内;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

    1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被该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中,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

    1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由实时动态差分rtk设备采集到的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其中,工作区域包括安全区域的第一区域边界信息,安全区域用于表示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小于概率阈值的区域;对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边界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其中,第一比较结果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位于安全区域内,或未位于安全区域内;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rtk设备采集到目标对象(比如,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响应于采集到位置信息,可以调取第一边界信息,通过将第一边界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目标对象是否在安全区域中工作,进一步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为安全状态还是危险状态,从而解决了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进行识别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进行识别的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区域边界信息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经度信息和所述第一经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且对所述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纬度信息和所述第一纬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经度信息和所述第一经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且对所述位置信息中的第二纬度信息和所述第一纬度信息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工作状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工作状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确定方法和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由实时动态差分RTK设备采集到的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其中,工作区域包括安全区域的第一区域边界信息,安全区域用于表示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小于概率阈值的区域;对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边界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其中,第一比较结果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位于安全区域内,或未位于安全区域内;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状态。本发明解决了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进行识别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明,江碧云,黄万春,叶超,梁瑞智,贺景运,许志辉,陈宇锋,谭绍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3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