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以及移动作业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2-11  51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气体加注船舶的,尤其涉及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以及移动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全球运输业竞争激烈、油价高升以及节能减排呼声高涨的影响下,比石油便宜、储量丰富且更为清洁的lng能源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发展最为迅猛的能源之一。使用lng作为燃料的船舶数量也日益增加,lng加注船作为双燃料船舶水上供应lng燃料的重要途径之一,使用加注软管对接lng加注船与双燃料船舶是常用的加注途径之一。因为lng超低温、水上加注环境复杂等情况,加注软管在船上的设置以及两船的软管对接需要格外重视。

    2、通常在lng加注船上设置集管区平台,lng加注船上的加注硬管通过加注软管连接到双燃料船舶的加注站的加注口中。为了保证低温加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注软管一般不在两船间斜向对接,即lng加注船上的集管区平台需要纵向对齐双燃料船的加注。这样做能:1、避免加注软管与船对船时的系泊缆发生干涉;2、避免加注软管滴落的低温lng液体溅落到船对船系泊时使用的碰垫,从而损坏碰垫;3、为了保护船体外板不受低温lng液体溅落的影响,通常在集管区平台以及加注站加注区域的下一层甲板上设置水喷淋装置,纵向对齐布置能保证水喷淋装置覆盖范围尽可能小,从而减少成本。lng加注船与双燃料船舶的船对船系泊方式相对固定,而双燃料船舶上的加注站的定位有时会无法对齐lng加注船上的加注站,导致无法进行lng燃料加注。有时lng加注船会设置两个集管区平台,以应对不同双燃料船舶的加注站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以及移动作业方法,以适应不同双燃料船舶的加注站的定位。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以及移动作业方法,包括:

    3、集液撬块,用于支撑集液槽和连接软管支座;

    4、撬块滑道,用于支撑平移装置;

    5、所述平移装置,用于支撑所述集液撬块和侧方紧固平台;

    6、平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平移装置在所述撬块滑道上的位置;

    7、平移动力装置,用于提供集管区平台在所述撬块滑道上平移的动力;

    8、平移动力引导装置,用于将平移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引导至集管区平台上;

    9、起吊装置,用于将集管区平台从一组所述撬块滑道上吊至另外一组所述撬块滑道。

    10、优选的,所述撬块滑道安装在甲板上,每2根槽钢为一组,每根槽钢两侧设有挡板,两边外侧的所述甲板上均匀分布有地脚螺栓座,全船有多组所述撬块滑道。

    11、优选的,所述侧方紧固平台安装在所述集液撬块的两侧,所述侧方紧固平台和所述集液撬块下均有所述平移装置,可供在所述撬块滑道上进行平移。

    12、优选的,所述集液撬块上有角钢和格栅构成的所述集液槽以及所述连接软管支座。

    13、优选的,所述侧方紧固平台上安装带缆桩、起吊眼板和栏杆。

    14、优选的,所述平移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平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撬块滑道上。

    15、优选的,平移动力装置通过平移动力引导装置将动力引导至集管区平台上实现平台的平移,平移动力装置采用船上已有的系泊绞车,平移动力引导装置采用系泊缆、羊角滚轮、所述带缆桩。

    16、优选的,起吊装置将集管区平台从一组所述撬块滑道上吊至另外一组所述撬块滑道,起吊装置采用船上已有的软管吊。

    17、优选的,在同一组轨道内作业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1,将所述系泊缆从集管区平台一侧的系泊绞车上通过所述羊角滚轮引导至最近的所述侧方紧固平台处;

    19、步骤2,缆绳穿过所述栏杆,使用八字绕桩的方法将缆绳绕在所述侧方紧固平台上的所述带缆桩上;

    20、步骤3,集管区平台另一侧的系泊绞车执行步骤1,2;

    21、步骤4,解除所有平台固定装置上的螺栓与地脚螺栓;

    22、步骤5,启动两侧的系泊绞车,一侧牵引,另一侧释放,使集管区平台平移至指定位置;

    23、步骤6,缓慢停止两侧的系泊绞车,所述系泊缆保持紧绷状态,锁紧所述平台固定装置上的螺栓与地脚螺栓;

    24、步骤7,将连接软管一端连接至lng加注船上的加注硬管处,另一端安装至集管区平台上的所述连接软管支座上;

    25、步骤8,拆除可拆栏杆,安装加注鞍座,将加注软管连接至lng加注船的所述连接软管上,另一端连接至双燃料船舶加注站的加注口上,完成加注;

    26、步骤9,断开两船间所述加注软管的连接,lng船所述连接软管与硬管的连接,拆除所述加注鞍座,装回所述可拆栏杆,松开所述带缆桩上的所述系泊缆,并用系泊绞车将所述系泊缆收回至卷筒上。

    27、优选的,在不同组轨道内作业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1,使用4根起吊钢丝绳将4个所述起吊眼板与所述软管吊的吊钩相连接;

    29、步骤2,解除所有所述平台固定装置上的螺栓与地脚螺栓;

    30、步骤3,使用所述软管吊将集管区平台吊装至另一组所述撬块滑道上;

    31、步骤4,使用在同一组轨道内作业时作业方法的步骤1、2、3;

    32、步骤5,解除所述起吊钢丝绳与所述起吊眼板的连接;

    33、步骤6,使用在同一组轨道内作业时作业方法的步骤5、6、7、8、9,进行集管区平台在另外一组所述撬块滑道上的位置调整、固定以及加注。

    3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35、1.有些双燃料船舶在与lng加注船船对船系泊后,其上的加注站布置无法对齐lng加注船集管区,超出了lng加注船的加注范围,采用此发明可以在每组撬块滑道的范围内进行lng加注,同时可以在软管吊的起吊半径内布置多组撬块滑道,进一步增加lng加注船的加注范围,使lng加注船加注的船型数量变多。

    36、2.有些lng加注船舶会设置多个集管区平台以应对不同的双燃料船舶,采用该发明可以减少集管区平台的数量,节省船东的成本。

    37、3.采用船舶上已有的系泊绞车作为平移动力源,与增加新的液压泵站相比,大大降低了该发明的成本,同时传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已有的系泊缆,增加了系泊件的利用率。

    38、4.采用船舶上已有的软管吊作为起吊动力源,与增加新的液压泵站相比,大大降低了该发明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软管吊的利用率。

    39、5.平移动力首先作用在侧方紧固平台上,侧方紧固平台的结构可以单独加厚加强,从而保证了集液撬块的轻便;如平移时因操作不当,系泊绞车牵引力过大,侧方紧固平台首先受到损坏,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避免了集液撬块上面设备的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块滑道(2)安装在甲板(5)上,每2根槽钢为一组,每根槽钢两侧设有挡板,两边外侧的所述甲板(5)上均匀分布有地脚螺栓座,全船有多组所述撬块滑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紧固平台(6)安装在所述集液撬块(1)的两侧,所述侧方紧固平台(6)和所述集液撬块(1)下均有所述平移装置(3),可供在所述撬块滑道(2)上进行平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撬块(1)上有角钢和格栅(10)构成的所述集液槽以及所述连接软管支座(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紧固平台(6)上安装带缆桩(7)、起吊眼板(20)和栏杆(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3)可以通过所述平台固定装置(4)固定在所述撬块滑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平移动力装置通过平移动力引导装置将动力引导至集管区平台上实现平台的平移,平移动力装置采用船上已有的系泊绞车(14),平移动力引导装置采用系泊缆(13)、羊角滚轮(17)、所述带缆桩(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其特征在于,起吊装置将集管区平台从一组所述撬块滑道(2)上吊至另外一组所述撬块滑道(2),起吊装置采用船上已有的软管吊(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的移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组轨道内作业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的移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组轨道内作业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加注船的可吊双轨式集管区平台以及移动作业方法,涉及LNG气体加注船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集液撬块1,用于支撑集液槽和连接软管支座11;撬块滑道2,用于支撑平移装置3;平移装置3,用于支撑集液撬块1和侧方紧固平台6;平台固定装置4,用于固定平移装置3在撬块滑道2上的位置;平移动力装置,用于提供集管区平台在撬块滑道2上平移的动力;平移动力引导装置,用于将平移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引导至集管区平台上;起吊装置,用于将集管区平台从一组撬块滑道2上吊至另外一组撬块滑道2。本发明可以减少LNG加注船的集管区平台数量,增大加注船型范围,提升系泊件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邬旭东,张鼎,闫凤超,陈英,吴军,汤霄扬,孔小兵,王玉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3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