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1  46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芯是电池的核心部件,电池的电芯由多层极片及极片间的隔膜堆叠成型。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叠片台上会设置有数个缺口,电芯堆叠时,特别是当电芯堆叠到一定厚度时,缺口会在堆叠后的电芯底部隔膜留下压痕,该压痕会降低产品的良率,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最终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包括

    3、平台模组,平台模组用于叠放电芯,平台模组的下端连接有平台顶升装置,平台顶升装置能够驱动平台模组上下移动,平台模组顶部设置有数个缺口;

    4、压刀升降模组,至少两个压刀升降模组分别位于平台模组中部的两侧,压刀升降模组在竖直方向可滑动的连接在平台模组,压刀升降模组的下端连接有压刀顶升驱动模组,压刀顶升驱动模组能够驱动压刀升降模组上下移动;

    5、压刀模组,至少两个压刀模组分别沿水平方向可滑动的连接在两个压刀升降模组上,两个压刀模组交替运行以固定电芯进行叠片,压刀模组的一端连接有压刀进退驱动装置,压刀进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压刀模组横向滑动;

    6、补位升降模组,补位升降模组固定连接在平台模组上,补位升降模组包括

    7、补位板,数个补位板分别位于每个缺口的下方,补位板用于对缺口进行补位;

    8、补位导轨,补位导轨固定连接在平台模组上,补位板可滑动的连接在补位导轨上,补位板能够在补位导轨上沿竖直方向滑动;

    9、补位驱动装置,补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平台模组上,补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在补位板上,用于驱动补位板上下移动以对缺口进行补位。

    10、其有益效果是:平台模组顶部设置有数个缺口会在叠片行程中,特别是叠片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缺口会给电芯底部隔膜留下压痕,因此在补位驱动装置驱动补位板顶升至缺口处进行补位,防止电芯底部隔膜留下压痕,最终提升了电芯的堆叠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良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11、优选的,压刀进退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正反丝杆,正反丝杆上分别套设有至少两个压刀装置,压刀装置用于固定电芯,压刀装置能够在压刀进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2、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正反丝杆能够使得两个压刀装置在同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同时相互靠近固定电芯或同时相互远离松开电芯。

    13、优选的,平台模组包括位于其下端的叠台底板;

    14、叠片台安装座,叠片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叠台底板上,叠片台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压刀升降模组进行升降的安装座导轨,导轨的侧方设置有限位感应装置,叠片台安装座的内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内导轨;

    15、叠片台升降板,叠片台升降板上固定连接有叠片台升降板滑块,叠片台升降板滑块可滑动的连接在内导轨上,叠片台升降板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

    16、叠片台,叠片台固定连接在叠片台升降板上端,叠片台用于放置电芯。

    17、其有益效果是:限位感应装置与压刀升降感应片相配合,对压刀升降板的升降进行感应限位。叠片台升降板能够带动叠片台一同进行升降。

    18、优选的,压刀升降模组包括

    19、压刀升降板,压刀升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压刀顶升驱动模组上;

    20、压刀升降板滑块,至少两个压刀升降板滑块固定连接在压刀升降板的侧方,压刀升降板滑块可滑动的连接在平台模组竖直方向上的中部;

    21、压刀升降感应片,压刀升降感应片固定连接在压刀升降板上,并且压刀升降感应片位于压刀升降板滑块的一侧。

    22、其有益效果是:压刀顶升驱动模组能够控制压刀升降板的升降。

    23、优选的,压刀顶升驱动模组包括位于底部的压刀顶升驱动装置;

    24、压刀升降丝杆,压刀升降丝杆连接在压刀进退驱动装置上端,压刀顶升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刀升降丝杆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压刀升降丝杆的一端位于压刀模组的侧方;

    25、压刀升降固定座,压刀升降固定座套设于压刀升降丝杆上,并且压刀升降固定座套固定连接在压刀模组上。

    26、其有益效果是:压刀升降固定座将压刀升降丝杆与压刀模组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区别于传统的压刀升降丝杆与压刀模组直接固定连接的形式,便于各个部件进行拆卸。

    27、优选的,压刀模组包括

    28、压刀导轨,压刀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压刀升降模组上;

    29、压刀进退驱动装置,压刀进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压刀导轨侧方的压刀升降模组上;

    30、丝杆支撑块,丝杆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压刀导轨另一侧侧方的压刀升降模组上;

    31、正反丝杆,正反丝杆跨设在压刀进退驱动装置和丝杆支撑块上,压刀进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正反丝杆转动。

    32、其有益效果是:压刀进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正反丝杆转动,以带动压刀装置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33、优选的,压刀模组还包括

    34、拖链板,拖链板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压刀装置侧方;

    35、拖链固定板,数个拖链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压刀升降模组上,数个拖链固定板沿正反丝杆的长度方向分布;

    36、拖链,拖链固定连接在拖链板上。

    37、其有益效果是:拖链用于收纳线材和管线,并对线材和管线提供保护优选的,压刀装置包括

    38、压刀固定座,至少两个压刀固定座分别套设于正反丝杆的两端;

    39、压刀滑块,压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刀固定座的另一端上,压刀滑块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连接在压刀模组上;

    40、压刀进退感应片,压刀进退感应片固定连接在压刀固定座下端;

    41、压刀进退感应装置,压刀进退感应装置位于压刀进退感应片的下方,用于协同压刀进退感应片,对压刀模组在正反丝杆上的进退距离进行控制;

    42、压刀刀片驱动装置,压刀刀片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压刀固定座上端;

    43、压刀安装块,压刀安装块固定连接在压刀刀片驱动装置;

    44、压刀刀片,压刀刀片固定连接在压刀安装块上,压刀顶升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刀刀片沿竖直方向运动;

    45、其有益效果是:压刀固定座通过压刀滑块能够在压刀导轨上滑动。另外,压刀进退感应片协同压刀进退感应装置对压刀固定座的滑动进行感应限位,以限制其滑动距离。压刀刀片用于固定电芯。

    46、优选的,补位升降模组还包括

    47、补位板限位块,补位板限位块固定连接在补位板下端;

    48、补位板限位装置,补位板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在平台模组上,补位板限位装置位于补位导轨的一侧,补位板限位装置用于协同补位板限位块,限制补位板的滑动距离。

    49、其有益效果是:补位板限位块与补位板限位装置协同作用,以限制补位板的滑动距离。

    50、优选的,平台模组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气孔,平台模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气孔连通,通气管的另一端能够外接通气设备,向气孔处提供负压,以吸附隔膜。

    51、其有益效果是:外接的通气设备能够通过通气管向叠片台内通气,使得气孔处产生吸附力,以辅助对电芯的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进退驱动装置(52)的一端连接有正反丝杆(54),所述正反丝杆(54)上分别套设有至少两个压刀装置(6),所述压刀装置(6)用于固定电芯,所述压刀装置(6)能够在压刀进退驱动装置(52)的驱动下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模组(1)包括位于其下端的叠台底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升降模组(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顶升驱动模组(4)包括位于底部的压刀顶升驱动装置(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模组(5)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模组(5)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装置(6)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升降模组(7)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模组(1)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气孔(16),所述平台模组(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5),所述通气管(15)的一端与气孔(16)连通,所述通气管(15)的另一端能够外接通气设备,向气孔(16)处提供负压,以吸附隔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升产品良率的叠片平台装置,包括平台模组,平台模组顶部设置有数个缺口;压刀升降模组;压刀模组;补位升降模组,补位升降模组包括补位板,补位导轨,补位驱动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平台模组用于放置电芯,压刀升降模组用于压刀模组升降,压刀模组用于固定电芯,补位升降模组能够进行顶升,并在顶升后对平台模组进行补缺,平台模组顶部设置有数个缺口会在叠片行程中,特别是叠片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缺口会给电芯底部隔膜留下压痕,因此在补位驱动装置驱动补位板顶升至缺口处进行补位,防止电芯底部隔膜留下压痕,最终提升了电芯的堆叠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良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梁昌甫,金朝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3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