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导管套及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1  47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冲击波导管套及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冲击波导管的冲击波能量由球囊导管轴上的冲击波发射器(发射器)向球囊四周发出,冲击波能量通过球囊内液体传播穿透球囊壁到达血管内壁及血管中层组织。

    2、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3、在球囊充盈后,由于血管生理形态的弯折导致充盈后的球囊跟随血管生理形态弯曲,导致带有冲击波发射器的导管轴几乎不与弯曲的球囊同轴,而是偏心置于球囊工作段内。根据冲击波能量传播特性,距离发射器更近的球囊侧将受到更大的冲击波能量影响,而距离发射器更远的球囊侧则几乎没有冲击波能量,即球囊发出的冲击波能量不均匀的向四周扩散,该现象对产品安全有效性带来隐患。

    4、对于不同规格直径的球囊,在球囊充盈后更大规格直径的球囊壁距离球囊导管轴上的发射器相较于小规格直径的球囊距离更远。这也导致在相同发射器输出冲击波能量情况下,大直径规格的冲击波球囊发出的冲击波能量小于小直径规格的冲击波球囊。这对产品的有效性带来了影响,尤其是大直径规格的冲击波球囊甚至无法对血管内钙化产生震裂的有效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压缩冲击波球囊及球囊导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球囊导管,同时保证冲击波能量的均匀发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冲击波导管套,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工作段以及非工作段,工作段包括双层设置的可扩张的外层囊体以及可扩张的内层囊体,外层囊体与内层囊体同轴设置,外层囊体与内层囊体的远端连接固定,内层囊体的远端为敞口,在外层囊体与内层囊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液腔,在内层囊体上设置有由多个电极片构成的冲击波发射器,非工作段包括双层设置的外管、内管,外管和内管同轴设置,在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二通液腔,内层囊体的近端与内管的远端连接固定,外层囊体的近端与外管的远端连接固定,第一通液腔与第二通液腔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段与非工作段采用不同材料制成。

    4、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段采用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非工作段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5、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段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6、进一步地,所述非工作段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段与非工作段的接合处设有不规则的凹凸拼接段。

    8、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囊体的近端设有外扩的外扩段,以使内层囊体的近端与远端的直径不同。

    9、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围绕内层囊体的外壁分布,电极片为串联或并联。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围绕内层囊体的外壁分布,电极片为串联或并联。

    1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包括具有外扩球囊的导管,还包括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所述冲击波导管套套在导管外,导管的远端从内层囊体远端的敞口中穿出,外扩球囊位于工作段中,以在外扩球囊充盈扩张时将工作段撑开扩张。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冲击波导管套,设置双层囊体结构,冲击波发射器设置在内层囊体的外周壁上,将其套在现有的球囊导管上即可实现冲击波治疗,作为球囊导管的附件,不及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球囊导管实用,而且在血管生理形态的弯折部位也不会出现偏心带来的冲击波能量不均匀的问题,保证冲击波发射器与病变部位位置几乎相等,实现冲击波能量的均匀发射,提高冲击波的有效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工作段(10)以及非工作段(11),工作段(10)包括双层设置的可扩张的外层囊体(1)以及可扩张的内层囊体(2),外层囊体(1)与内层囊体(2)同轴设置,外层囊体(1)与内层囊体(2)的远端连接固定,内层囊体(2)的远端为敞口,在外层囊体(1)与内层囊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液腔(3),在内层囊体(2)上设置有由多个电极片(4)构成的冲击波发射器,非工作段(11)包括双层设置的外管(5)、内管(6),外管(5)和内管(6)同轴设置,在外管(5)与内管(6)之间设有第二通液腔(7),内层囊体(2)的近端与内管(6)的远端连接固定,外层囊体(1)的近端与外管(5)的远端连接固定,第一通液腔(3)与第二通液腔(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10)与非工作段(11)采用不同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10)采用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非工作段(1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1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工作段(11)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10)与非工作段(11)的接合处设有不规则的凹凸拼接段(9)。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囊体(2)的近端设有外扩的外扩段(8),以使内层囊体(2)的近端与远端的直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4)围绕内层囊体(2)的外壁分布,电极片(4)为串联或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4)围绕内层囊体(2)的外壁分布,电极片(4)为串联或并联。

    10.一种球囊导管,包括具有外扩球囊(101)的导管(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套,所述冲击波导管套套在导管(100)外,导管(100)的远端从内层囊体(2)远端的敞口中穿出,外扩球囊(101)位于工作段(10)中,以在外扩球囊(101)充盈扩张时将工作段(10)撑开扩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波导管套,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工作段以及非工作段,工作段包括双层设置的可扩张的外层囊体以及可扩张的内层囊体,外层囊体与内层囊体同轴设置,外层囊体与内层囊体的远端连接固定,在外层囊体与内层囊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液腔,在内层囊体上设置有由多个电极片构成的冲击波发射器,非工作段包括双层设置的外管、内管,在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二通液腔,内层囊体的近端与内管的远端连接固定,外层囊体的近端与外管的远端连接固定,第一通液腔与第二通液腔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保证冲击波发射器与病变部位位置几乎相等,实现冲击波能量的均匀发射,提高冲击波的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俊雄,卢立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为泰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2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