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2-10  49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具体为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


    背景技术:

    1、数据传输就是按照一定的规程,通过一条或者多条数据链路,将数据从数据源传输到数据终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点与点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

    2、现有的数据传输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存在数据泄露的情况,安全防护级别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数据传输系统安全防护级别较低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包括发送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登录单元、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第一报警单元、编辑查看单元、第一密码修改单元、重组单元、标号单元、加密单元和定向发送单元;

    5、所述重组单元主要用于涉密数据的打乱重组,并且打乱重组的方式有二十六种方式,每次打乱重组会随机选择其中的一种;

    6、所述标号单元主要对打乱重组的方式进行对应标号,标号的方式采用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进行标号;

    7、所述加密单元主要作用是数据发送人员自己设置的密码;

    8、所述接收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登录单元、第二身份验证单元、第二报警单元、查看单元、第二密码修改单元、接收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查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解密单元、识别单元、恢复单元和操作单元;

    9、所述解密单元主要用于解开加密单元设置的密码,接收者的密码可以通过电话交流的方式从发送者那里获得;

    10、所述识别单元主要对数据打乱重组的标号进行识别,并且将获得的打乱重组方式发送给恢复单元;

    11、所述恢复单元主要将打乱重组的数据按照原来打乱的方式进行重新恢复;

    12、所述操作单元主要便于接收者进行浏览与下载。

    13、优选的,所述定向发送单元的内部设置有代码编辑单元,所述传输模块的内部设置有代码识别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的内部设置有代码单元。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报警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一密码更换单元、第一手机短信提醒单元。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报警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二密码更换单元、第二手机短信提醒单元。

    16、优选的,所述第一登录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一密码更换单元、编辑查看单元、第一密码修改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17、所述第一密码更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手机短信提醒单元、第一登录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密码修改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登录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18、所述编辑查看单元的输出端与重组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重组单元的输出端与标号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标号单元的输出端与加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密单元的输出端与定向发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向发送单元的输出端与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9、优选的,所述第二登录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二密码更换单元、解密单元、第二密码修改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0、所述第二密码更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登录单元、第二手机短信提醒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密码修改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登录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1、所述解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二密码更换单元、识别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恢复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恢复单元的输出端与操作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2、所述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与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输出端与解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3、(三)有益效果

    24、本发明提供了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通过设置重组单元、标号单元和加密单元,主要对传输的涉密数据进行打乱重组,并且将重组的数据进行标号加密,避免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泄漏,就算发生泄漏,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了涉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6、2、本发明,通过设置解密单元、识别单元和恢复单元,便于接收人员对数据进行解密,解密完成后,通过识别单元对数据的标号进行识别,判断数据的打乱方式,最后通过恢复单元将数据恢复至初始状态,方便接收人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



    技术特征:

    1.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登录单元、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第一报警单元、编辑查看单元、第一密码修改单元、重组单元、标号单元、加密单元和定向发送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发送单元的内部设置有代码编辑单元,所述传输模块的内部设置有代码识别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的内部设置有代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一密码更换单元、第一手机短信提醒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警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二密码更换单元、第二手机短信提醒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登录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一密码更换单元、编辑查看单元、第一密码修改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登录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二密码更换单元、解密单元、第二密码修改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涉密数据传输防泄漏系统,包括发送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登录单元、第一身份验证单元、第一报警单元、编辑查看单元、第一密码修改单元、重组单元、标号单元、加密单元和定向发送单元。通过设置重组单元、标号单元和加密单元,主要对传输的涉密数据进行打乱重组,并且将重组的数据进行标号加密,避免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泄漏,就算发生泄漏,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了涉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金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鼎宏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2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