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管理电子合同/电子合约相关的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数字证书签章方法,用户需要获取数字证书,然后使用该证书对电子合约进行签名。2)生物识别签名: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和面部识别等技术对电子合约进行电子签章。3)个人识别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签章:用户可以使用个人识别码(pin码)对电子合约进行加密。通过上述方法管理的电子合约虽然具有安全性,但是在查阅和编辑电子合约时,需要经过繁琐的身份验证过程,耗费数据处理资源;另外,在解密后用户只能阅读全部的电子合约,无法快速查找欲查阅的内容,降低了电子合约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智能查阅电子合约本身,需要下载完整的合约资源造成的查阅电子合约的流程繁琐,耗费资源多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原始代码,并在原始代码包含的多个类中确定与合约对应的目标类,其中,目标类包含多个字段,不同的字段用于记录合约中的不同信息;对于每个字段,确定字段的类型,其中,不同类型的字段中记录的合约信息不同;执行与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不同类型的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不同;根据标记信息更新原始代码。
3、可选地,确定字段的类型,包括:根据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确定字段的类型,包括:获取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并将合约信息与参考信息进行匹配,获其中,参考信息中记录了合约信息与字段类型的对应关系;根据合约信息与参考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字段的类型。
4、可选地,字段类型包括: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合约信息与字段类型的映射关系,包括:与第一类型对应的合约信息为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合约名称、合约版本、合约作者;与第二类型对应的合约信息为权限信息,其中,权限信息包括:合约的访问对象、合约的执行对象;与第三类型对应的合约信息为变更信息,其中,变更信息包括:合约的状态,状态包括:生效状态、履行中状态、违约状态、终止状态。
5、可选地,根据合约信息与参考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字段的类型,包括:在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只属于基本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字段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在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只属于权限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字段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在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只属于变更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字段的类型为第三类型。
6、可选地,根据合约信息与参考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字段的类型,还包括:在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同时属于基本信息和权限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字段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在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同时属于基本信息和变更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字段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在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同时属于权限信息和变更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字段的类型为第二类型。
7、可选地,执行与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对于类型为第二类型的字段,执行第一类注解策略,包括:对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在分类结果指示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为基本信息和权限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注解文档,并根据权限信息生成第二注解文档;将第一注解文档和第二注解文档确定为标记信息;以及,将第一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和编辑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二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二注解文档的编辑权限设置为面向目标对象公开,其中,目标对象为合约的执行对象;在分类结果指示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为权限信息和变更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权限信息生成第二注解文档,并根据变更信息生成第三注解文档;将第二注解文档和第三注解文档确定为标记信息;以及,将第二注解文档和第三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二注解文档和第三注解文档的编辑权限设置为面向目标对象公开;在分类结果指示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为权限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权限信息生成第二注解文档;将第二注解文档确定为标记信息;以及,将第二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二注解文档的编辑权限设置为面向目标对象公开。
8、可选地,执行与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对于类型为第三类型的字段,执行第二类注解策略,包括:对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在分类结果指示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为基本信息和变更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注解文档,并根据变更信息生成第三注解文档;将第一注解文档和第三注解文档确定为标记信息;以及,将第一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和编辑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三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三注解文档的编辑权限设置为面向目标对象公开;在分类结果指示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为变更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变更信息生成第三注解文档;将第三注解文档确定为标记信息;以及,将第三注解文档的访问权限设置为公开,将第三注解文档的编辑权限设置为面向目标对象公开。
9、可选地,执行与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对于类型为第一类型的字段,执行第三类注解策略,包括:根据字段中记录的合约信息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标记信息的格式为文档;以及,将标记信息的访问权限和编辑权限设置为公开。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代码,并在原始代码包含的多个类中确定与合约对应的目标类,其中,目标类包含多个字段,不同的字段用于记录合约中的不同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字段,确定字段的类型,其中,不同类型的字段中记录的合约信息不同;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不同类型的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不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标记信息更新原始代码。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获取原始代码,并在原始代码包含的多个类中确定与合约对应的目标类,其中,目标类包含多个字段,不同的字段用于记录合约中的不同信息;对于每个字段,确定字段的类型,其中,不同类型的字段中记录的合约信息不同;执行与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不同类型的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不同;根据标记信息更新原始代码的方式,通过提前定义的能够实现自定义注解(customannotations)的程序针对电子合约的原始代码添加电子合约相关的注解信息,在为电子合约添加了注解信息后,用户无需每次都下载完整的电子合约,可以按照需求查询对应的注解信息,达到了提高电子合约的可读性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需每次查询都下载完整的电子合约,节约资源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智能查阅电子合约本身,需要下载完整的合约资源造成的查阅电子合约的流程繁琐,耗费资源多技术问题。
1.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字段的类型,包括:根据所述字段记录的合约信息确定所述字段的类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段类型包括: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合约信息与所述参考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字段的类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合约信息与所述参考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字段的类型,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与所述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所述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对于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型的字段,执行第一类注解策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与所述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所述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对于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三类型的字段,执行第二类注解策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与所述类型对应的注解策略,得到每个所述字段对应的标记信息,其中,对于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字段,执行第三类注解策略,包括:
9.一种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