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拨禾组件、拨禾总成及糜谷收割机。
背景技术:
1、糜子(又称糜谷),属禾本科黍属,其属于顶部结穗,其秸秆与高粱秸秆类似,较为粗壮高挑,目前糜子收获主要是通过改装的小麦等作物收割机进行收获,通过将收割、打捆、装袋等过程集成在一起,但是由于糜谷的谷穗以及秸秆较为粗壮等特征,导致谷物类改装的收割机对其收割效果并不佳,尤其是存在容易出现秸秆卡滞,且籽粒损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对糜谷秸秆拨送效果佳,同时不容易出现卡滞的拨禾组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拨禾组件,包括安装杆、滑座、拨杆、第一驱动件和两根连动杆,所述安装杆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所述滑座,所述滑座在所述安装杆上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每个所述滑座上均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有所述拨杆,所述拨杆可在对应所述滑座上沿作用方向滑移,所述安装杆的一侧的中部的凸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远离所述安装杆的一侧竖向贯穿的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拨杆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拨杆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连动杆相对于所述转轴所形成的夹角为平角。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安装杆上端的拨杆和下端的拨杆均能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安装杆做二维移动(拨杆向后滑移的同时还滑移至远离安装座,或拨杆向前滑移的同时还滑移至靠近安装座),从而实现周期性的将秸秆往后拨送,而上端的拨杆和下端的拨杆的运行周期交错(上端的拨杆向后滑移时,则下端的拨杆向前滑移),这样使得安装杆上端的拨杆和下端的拨杆交替的往后拨送秸秆,这样可提高其拨送秸秆的运行效率高。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个连杆,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和下端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座,两个所述连杆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并沿竖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连杆与两个所述连动杆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动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对应所述连杆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拨杆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分别与位于上方所述连杆的两端连接,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拨杆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分别与位于下方所述连杆的两端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安装杆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两个滑座,这样使得安装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两个前后间隔分布的拨杆,而位于上方的两个拨杆的运行状态一致,位于下方的两个拨杆的运行状态也一致,但位于上方的拨杆和位于下方的拨杆的运行状态还是保持相反,但此时同一安装杆上的多个拨杆可实现秸秆在由前向后拨送过程中进行四级拨送,这样使得秸秆的拨送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6、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对糜谷的秸秆拨送效果佳,且不容易出现卡滞的拨禾总成。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拨禾总成,包括两个分禾杆和两个如上所述的拨禾组件,两个所述拨禾组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安装座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拨禾组件上的多个所述拨杆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协同将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的秸秆向后拨送;两个所述分禾杆分别沿前后方向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杆的前端,且两个所述分禾杆的前端分别向两侧倾斜分布以呈倒“八”字形,两个所述分禾杆用以二者前端之间的秸秆聚拢至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两个拨禾组件相对间隔分布,而秸秆在二者之间由两侧的多个拨杆向后进行协同拨送,其拨送效率高,且不易出现秸秆的脱漏,而两个分禾杆可将每个拨禾组件正前方的秸秆导流至两个拨禾组件之间,以避免拨禾组件在前进过程中将其正前方的秸秆挤压至倒伏而影响后续的收割。
9、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专用于对糜谷进行收割,且在对糜谷收割时对糜谷秸秆先脱粒后割断的糜谷收割机。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糜谷收割机,包括车体、脱粒总成、筛分总成、割禾总成、储粮箱和如上所述的拨禾总成,所述车体的两侧具有车轮,所述车体下端的中部向上凹设有过禾通道,两个所述安装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车体前端连接,且两个安装杆分别位于所述过禾通道的两侧,所述脱粒总成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前上端,所述割禾总成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位于所述过禾通道内,所述筛分总成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脱粒总成的后方,所述脱粒总成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筛分总成的端的上方,所述储粮箱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后端,所述筛分总成的出粮后位于所述储粮箱槽口的上方,脱粒总成用以将所拨禾总成拨送的糜谷秸秆上端的谷穗进行脱粒,脱粒后的秸秆进入至所述过禾通道内并由所述割禾总成割断后排出,所述脱粒总成内的物料经所述出料口排放至筛分总成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糜谷经所述出粮口排出至储粮箱内进行储存。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车体在前进过程中,由拨禾总成将车体前方的秸秆向中部聚拢,并向后拨送,而秸秆上端的谷穗则直接由脱粒总成进行脱粒处理,而脱粒后的秸秆进入至过禾通道内,由割禾总成割除,并抛出,而脱粒总成内的物料则由筛分总成筛分,并将筛分后精选的糜谷由储粮箱进行收集。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脱粒总成包括槽壳、中心轴、第二驱动件、两个转动盘、多个脱粒刷辊,所述槽壳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上端,且其槽口朝向前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槽壳的后下方,所述中心轴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槽壳内部靠近其槽口的位置处,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与所述槽壳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盘均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且两个所述转动盘分别靠近所述槽壳的两端,多个所述脱粒刷辊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并绕所述中心轴环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脱粒刷辊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两端靠近对应所述转动盘的位置处分别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相对于所述槽壳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每个所述脱粒刷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与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槽壳上,并与所述中心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中心轴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盘转动以带动多个所述脱粒刷辊随所述转动盘绕所述中心轴公转,且多个所述脱粒刷辊在绕所述中心轴公转时,其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绕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所述脱粒刷辊自转,糜谷秸秆顶部的谷穗经所述槽壳的槽口处导入至槽壳的槽内并在多个所述脱粒刷辊的自转和公转作用下进行脱粒处理。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中心轴和两个转盘,且转盘与中心轴固定,而中心轴上转动设置的第一齿轮又是相对于槽壳固定,而转动盘上的每个脱粒刷辊又是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盘上,并通过端部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此时中心轴的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转盘相对于槽壳转动,同时多个脱粒刷辊也会随着两个转盘绕中心轴转动(即脱粒刷辊绕中心轴公转),而由于中心轴在转动时,中心轴与第一齿轮之间在相对转动(但第一齿轮相对于整个车体是保持静止的),多个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在转盘上转动并带动脱粒刷辊相对于转盘转动(此时脱粒刷辊相对于自身自转),由于秸秆上端的谷穗会经槽壳的槽口伸入到槽壳内,多个脱粒刷辊会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即自转又公转,并持续的刷扫谷穗,以将谷穗上的糜谷进行脱粒处理。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槽壳槽口处的下端沿左右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分布槽,多个所述分布槽在所述槽壳的槽口处呈梳齿状,其用以将所述拨禾总成拨送的糜谷秸秆在所述槽壳的槽口处沿左右方向进行均布。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由分布槽对秸秆进行限位以避免秸秆的谷穗在槽壳前进过程中的挤压下向两侧分流以提高脱粒效果,同时多个分布槽还可确保聚拢的秸秆在槽壳前端横向均匀分布,以使得谷穗在槽壳内摊铺均匀并进行高效的脱粒。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筛分总成包括筛板和带式输送机,所述筛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后端倾斜朝下,所述带式输送机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筛板的下方,所述储粮箱位于所述筛板的后下方,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储粮箱的槽口处,所述筛板上的筛孔均位于所述储粮箱的前方,所述带式输送机用以接收所述筛板筛下的糜谷并向后输送至所述储粮箱内,筛分后的杂物经所述筛板的后端排出。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筛板筛分下的糜谷籽粒直接由带式输送机输送至储粮箱内,而保留在筛板上的杂物则沿着筛板向后滑出。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割禾总成包括倒禾机构、割禾机构和两个聚拢板,两个所述聚拢板均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过禾通道前端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聚拢板之间的间距由前向后逐渐减小以呈“八”字形分布,所述倒禾机构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倒禾通道内,并位于两个所述聚拢板之间的后方,所述割禾机构设置在所述倒禾机构的前下端,两个所述聚拢板用以将所述拨禾总成向后拨送的秸秆在所述过禾通道的前端处向中部聚拢并输送所述倒禾机构,且由所述割禾机构将所述秸秆割断,割断后的所述秸秆由所述倒禾机构向后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将秸秆由竖立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并抛出。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聚拢板将脱粒后的秸秆向倒禾机构的入口端导流,并在此过程中割禾机构将聚拢的秸秆割断,割断后的秸秆则由倒禾机构将其由竖直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并向向后抛出。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禾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两个竖立轴、两个水平轴和两个输送皮带,两个所述竖立轴、两个水平轴和两个输送皮带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竖立轴均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两个所述聚拢板的后方,两个所述水平轴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沿竖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竖立轴和两个所述水平轴的两端均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相对应的所述竖立轴和水平轴上套设一个所述输送皮带并将所述输送皮带撑开,两个所述水平轴的同一端均与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三驱动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皮带相互靠近的一侧用以夹设秸秆,并将所述秸秆由前向后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将秸秆由竖立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
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两个竖立轴和两个水平轴共同将对应的两个相互贴合的输送皮带沿前后方向撑开并扭转90°,从而使得秸秆在两个输送皮带的夹持下向后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逐渐将其由竖立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从而确保抛出的秸秆在田间有序铺开。
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割禾机构包括两个刀盘和两个第四驱动件,两个所述刀盘均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立轴的后下方,且两个所述刀盘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刀盘的刀轴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驱动件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与两个所述刀盘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对应所述刀盘的刀轴传动连接。
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两个刀盘配合着将两个输送皮带初步夹持的秸秆割断。
1.一种拨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杆(111)、滑座(112)、拨杆(113)、第一驱动件(114)和两根连动杆(115),所述安装杆(111)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杆(111)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所述滑座(112),所述滑座(112)在所述安装杆(111)上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每个所述滑座(112)上均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有所述拨杆(113),所述拨杆(113)可在对应所述滑座(112)上沿作用方向滑移,所述安装杆(111)的一侧的中部的凸设有安装座(118),所述安装座(118)上远离所述安装杆(111)的一侧竖向贯穿的设置有一根转轴(116),所述第一驱动件(114)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8)上,并与所述转轴(11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1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连动杆(115),所述连动杆(115)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16)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连动杆(115)的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拨杆(113)靠近所述安装座(118)的一端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连动杆(115)的另一端所述连动杆(115)的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拨杆(113)靠近所述安装座(118)的一端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连动杆(115)相对于所述转轴(116)所形成的夹角为平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禾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连杆(117),所述安装杆(111)的上端和下端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座(112),两个所述连杆(117)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并沿竖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连杆(117)与两个所述连动杆(115)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动杆(115)远离所述转轴(116)的一端与对应所述连杆(117)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拨杆(113)靠近所述安装座(118)的一端分别与位于上方所述连杆(117)的两端连接,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拨杆(113)靠近所述安装座(118)的一端分别与位于下方所述连杆(117)的两端连接。
3.一种拨禾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禾杆(12)和两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拨禾组件(11),两个所述拨禾组件(11)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安装座(118)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杆(11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拨禾组件(11)上的多个所述拨杆(113)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114)的驱动下协同将两个所述安装杆(111)之间的秸秆向后拨送;两个所述分禾杆(12)分别沿前后方向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杆(111)的前端,且两个所述分禾杆(12)的前端分别向两侧倾斜分布以呈倒“八”字形,两个所述分禾杆(12)用以二者前端之间的秸秆聚拢至两个所述安装杆(111)之间。
4.一种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2)、脱粒总成(3)、筛分总成(4)、割禾总成(5)、储粮箱(6)和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拨禾总成(1),所述车体(2)的两侧具有车轮(21),所述车体(2)下端的中部向上凹设有过禾通道(22),两个所述安装杆(111)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车体(2)前端连接,且两个安装杆(111)分别位于所述过禾通道(22)的两侧,所述脱粒总成(3)安装在所述车体(2)的前上端,所述割禾总成(5)安装在所述车体(2)上并位于所述过禾通道(22)内,所述筛分总成(4)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车体(2)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脱粒总成(3)的后方,所述脱粒总成(3)具有出料口(311),所述出料口(311)位于所述筛分总成(4)的端的上方,所述储粮箱(6)安装在所述车体(2)的后端,所述筛分总成(4)的出粮后位于所述储粮箱(6)槽口的上方,脱粒总成(3)用以将所拨禾总成(1)拨送的糜谷秸秆上端的谷穗进行脱粒,脱粒后的秸秆进入至所述过禾通道(22)内并由所述割禾总成(5)割断后排出,所述脱粒总成(3)内的物料经所述出料口(311)排放至筛分总成(4)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糜谷经所述出粮口排出至储粮箱(6)内进行储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总成(3)包括槽壳(31)、中心轴(32)、第二驱动件(33)、两个转动盘(34)、多个脱粒刷辊(35),所述槽壳(31)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车体(2)的前上端,且其槽口朝向前上方,所述出料口(311)设置在所述槽壳(31)的后下方,所述中心轴(32)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槽壳(31)内部靠近其槽口的位置处,且所述中心轴(32)的两端与所述槽壳(3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盘(34)均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轴(32)上,且两个所述转动盘(34)分别靠近所述槽壳(31)的两端,多个所述脱粒刷辊(35)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动盘(34)之间,并绕所述中心轴(32)环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脱粒刷辊(35)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转动盘(34)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32)的两端靠近对应所述转动盘(34)的位置处分别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相对于所述槽壳(31)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36),每个所述脱粒刷辊(35)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与对应所述第一齿轮(36)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37),所述第二驱动件(33)安装在所述槽壳(31)上,并与所述中心轴(3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33)用以驱动所述中心轴(32)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盘(34)转动以带动多个所述脱粒刷辊(35)随所述转动盘(34)绕所述中心轴(32)公转,且多个所述脱粒刷辊(35)在绕所述中心轴(32)公转时,其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7)绕所述第一齿轮(36)转动并带动所述脱粒刷辊(35)自转,糜谷秸秆顶部的谷穗经所述槽壳(31)的槽口处导入至槽壳(31)的槽内并在多个所述脱粒刷辊(35)的自转和公转作用下进行脱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壳(31)槽口处的下端沿左右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分布槽(312),多个所述分布槽(312)在所述槽壳(31)的槽口处呈梳齿状,其用以将所述拨禾总成(1)拨送的糜谷秸秆在所述槽壳(31)的槽口处沿左右方向进行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总成(4)包括筛板(41)和带式输送机(42),所述筛板(41)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后端倾斜朝下,所述带式输送机(42)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筛板(41)的下方,所述储粮箱(6)位于所述筛板(41)的后下方,且所述带式输送机(42)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储粮箱(6)的槽口处,所述筛板(41)上的筛孔均位于所述储粮箱(6)的前方,所述带式输送机(42)用以接收所述筛板(41)筛下的糜谷并向后输送至所述储粮箱(6)内,所述筛分后的杂物经所述筛板(41)的后端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禾总成(5)包括倒禾机构(51)、割禾机构(52)和两个聚拢板(53),两个所述聚拢板(53)均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过禾通道(22)前端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聚拢板(53)之间的间距由前向后逐渐减小以呈“八”字形分布,所述倒禾机构(5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倒禾通道内,并位于两个所述聚拢板(53)之间的后方,所述割禾机构(52)设置在所述倒禾机构(51)的前下端,两个所述聚拢板(53)用以将所述拨禾总成(1)向后拨送的秸秆在所述过禾通道(22)的前端处向中部聚拢并输送所述倒禾机构(51),且由所述割禾机构(52)将所述秸秆割断,割断后的所述秸秆由所述倒禾机构(51)向后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将秸秆由竖立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并抛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禾机构(51)包括第三驱动件(511)、两个竖立轴(512)、两个水平轴(513)和两个输送皮带(514),两个所述竖立轴(512)、两个水平轴(513)和两个输送皮带(514)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竖立轴(512)均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两个所述聚拢板(53)的后方,两个所述水平轴(513)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沿竖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竖立轴(512)和两个所述水平轴(513)的两端均与所述车体(2)转动连接,相对应的所述竖立轴(512)和水平轴(513)上套设一个所述输送皮带(514)并将所述输送皮带(514)撑开,两个所述水平轴(513)的同一端均与安装在所述车体(2)上的第三驱动件(5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皮带(514)相互靠近的一侧用以夹设秸秆,并将所述秸秆由前向后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将秸秆由竖立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糜谷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禾机构(52)包括两个刀盘(521)和两个第四驱动件(522),两个所述刀盘(521)均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立轴(512)的后下方,且两个所述刀盘(521)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刀盘(521)的刀轴(5211)与所述车体(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驱动件(522)安装在所述车体(2)上并与两个所述刀盘(5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四驱动件(522)的驱动端与对应所述刀盘(521)的刀轴(5211)传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