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书画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古旧画修复中破碎画心喷浆助托工艺。
背景技术:
1、传统书画装裱与修裱技术的发展历史久远,为我国古代珍贵书画流传至今做出了巨大贡献。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为了保护与美化书画,便于展示与收藏的传统技术。装裱是对原始书画进行的首次裱褙,而修裱是对老化后的书画进行治理性裱褙。因此,装裱技术是修裱技术的基础,而修裱技术是装裱技术的发展与延续。
2、传统的书画装裱工艺主要包括小托、镶活、大托和装杆四道工序,其中小托是使用浆糊将画心与命纸叠压粘合的一种工艺,成品称为小托件。小托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序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裱件的品质。传统装裱中小托可分为湿托和干托,湿托常用于色墨不易洇化的画心,而干托常用于色墨容易洇化的画心,其中干托又分为飞托和覆托。湿托是将画心喷水扫平后,用排笔在画心背面均匀刷浆使其敷贴在工作台上,将干命纸拉平,用棕刷整体扫平盖在画心上,然后对命纸进行排实,使命纸与画心叠压粘合的工艺。飞托是用排笔在命纸上均匀刷浆,晾至六、七成干,然后将干画心正面朝上拉平覆盖在命纸上,用排刷轻轻扫平画心,再将画心与命纸翻转使命纸在上,用棕刷整体扫平排实,使命纸与画心叠压粘合的工艺。覆托是用排笔在命纸上均匀刷浆使其敷帖在工作台上,将吸水纸垫在命纸下面吸出多余水分,使命纸呈六、七成干的状态,然后将命纸浆面翻转朝下盖在干画心背面,揭起命纸四角用棕刷扫平排实,使命纸与画心进行叠压粘合的工艺。业内常将上述三种方法称为小托三法。一般来说,湿托仅需在画心背面刷浆,然后将干命纸拉平后刷平排实,工艺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小托件品质稳定,故小托多采用此法;飞托需将干画心贴在湿命纸上,排刷直接接触画心正面,轻扫画心不易敷贴,加大扫平的力度则会造成浮墨跑色,翻转排实时粘接力不足易出现空壳现象,操作风险性高,粘接质量难以把控,故较少使用;覆托是在命纸上刷浆,翻转命纸使浆糊面覆盖在画心背面,此时需用力抻平,但命纸的湿力学强度很低,极易破损,需多次揭起扫平排实才能与画心敷贴,其操作难度介于湿托和飞托之间,程序相对简单,因操作时没有直接接触画心正面,操作风险较低,易把控。
3、书画作品质地脆弱易损,易受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各种病害导致其无法展陈使用。因此,受损的书画作品需要进行修复,即修裱。明代周嘉胄在其所著《装潢志》中写道:“画经小托,业已功成。沉疴既脱,元气复完。”即经过修复后的小托件病害基本去除,画心品质得到恢复,围绕修裱形成了包括洗、揭、补、全等工序的古旧画修裱工艺,其中也包括揭取旧命纸后重新小托的工艺,使得小托工艺在糟朽破碎画心书画修裱中占有重要地位。
4、在古旧画修裱中,古旧画色墨稳定不易洇化,部分失胶脱色的画心也需提前进行固色处理,因此常采用湿托法进行小托。然而,对于严重受损且支离破碎的画心,湿托刷浆时易出现画心碎片移动、重叠、错位、粘笔等现象,直接影响古旧画小托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刷浆后画心含水量多,水的浮力导致画心与助纸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拼接好的画心碎片易受涂刷外力影响而发生移位。此外,由于画心破损严重,整体力学强度弱,无法将画心抬起覆盖在命纸上,故飞托法不能用于古旧画修复中。覆托时命纸刷浆导致其湿力学强度下降,无法用力抻平使其平整地敷贴在画心背面,反复揭起命纸扫平也会造成画心碎片粘连错位,大力排实时易造成画面模糊。此外,经过吸水后命纸上的浆糊浓度变高,难以填充画心碎片间的孔隙,易导致修复后的画心起空壳甚至折条病的发生,故覆托法也不宜在修复时使用。由此可见,小托三法虽能满足新画或破损程度较轻的古旧画小托需求,其操作安全,质量可控,但无法解决破损严重且画心支离破碎的古旧画小托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糟朽破碎的画心在拼接定位后刷浆不移位,且命纸刷浆后还能抻平敷贴在画心上的技术难题,是古旧画修复行业一直面临的重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古旧画修裱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修复安全性和修复效率高的古旧画修复中破碎画心喷浆助托工艺。
2、本发明提供的古旧书画修复中破碎画心喷浆助托工艺,具体操作如下:
3、步骤1:将古旧画进行洗、揭处理后,对破碎画心进行打水、拼接,然后用吸水纸吸去画心破损、裂隙处的水分,使拼接后的破碎画心定位。
4、步骤2:将浆糊倒进喷壶里,均匀喷洒在步骤1吸水后的画心背面上,静置2~5分钟后再喷一遍。
5、步骤3:取机制纸平放在操作台上均匀喷水扫平,将命纸放在扫平的机制纸上,喷水扫平后刷浆,然后将命纸与机制纸同时抬起放在吸水纸上,吸去多余水分,使命纸呈七、八成干的状态。
6、步骤4:将步骤3中吸水后的命纸连同机制纸抬至步骤2中喷浆的画心上方,翻转使命纸朝下、机制纸在上,抻平后扫平覆盖在画心上,然后去掉上层机制纸,在命纸上铺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排实,即成小托件。
7、进一步,上述浆糊是浓度1.5wt.%~2wt.%的淀粉浆糊。
8、进一步,上述吸水纸为棉料纸。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发明采用喷浆法对拼接好的画心碎片进行施浆,解决了传统湿托刷浆时画心碎片粘笔、易发生移位的难题,提高了修复安全性;同时也能更好地使浆糊填充画心碎片间的孔隙,防止修复后的画心起空壳。
11、2、本发明采用助托法将刷浆的命纸平整地敷贴在具有强湿力学性能的机制纸上,借助较强力学强度的机制纸可以轻松地将刷浆的命纸抻平,扫平在画心上,实现破碎画心的小托,规避了传统覆托时湿命纸无法抻平,二次抬起易造成画面粘连、缺失的风险,可有效避免排实时受力挤压使画心碎片滑移,造成画面模糊的问题,保护了书画文物的艺术价值。
12、3、本发明工艺不仅完美解决了古旧画破碎画心的小托难题,缩短了画心糟朽破碎的古旧画的修复时间,提高了修复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小托工艺操作风险,为后续工艺顺利进行提供可能,使得修复质量稳定,安全可控,为古旧画修裱中破碎画心小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一种古旧画修复中破碎画心喷浆助托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修复中破碎画心喷浆助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糊是浓度1.5wt.%~2wt.%的淀粉糨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修复中破碎画心喷浆助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纸为棉料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