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无碳复写纸是一种用于记录多份文件内容的特殊纸张,其主要通过显色剂和隐色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复写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无碳复写纸制备方法存在显色效果不佳、耐久性差等问题,亟需改进。
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9516486a公开了一种无碳复写纸用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石灰石在温度为1000-1200℃下煅烧200-300分钟制得生石灰,再将生石灰和水进行消化反应生成石灰乳,过100目筛,配置10-100g/l的石灰乳;(2)将石灰乳加热至40-90℃,往石灰乳添加镁离子化合物及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和/或黄腐酸复配剂后,通入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结束时高速搅拌,当反应液的ph降低至7-8时,停止反应,得碳酸钙浆料;(3)再将碳酸钙浆料用无水乙醇洗涤抽滤,在60-80℃下红外干燥,得无碳复写纸用轻质碳酸钙产品。
3、由此可见,当前的无碳复写纸的制备无法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方法及系统,用于克服当前的无碳复写纸的制备无法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包括:
3、原料供应模块,用于提供无碳复写纸的目标原料;
4、混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原料进行均匀混合,以得到第一过程原料,并在混合结束时实时监测混合状态,以得到第一监测参数;
5、涂布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过程原料涂布在基纸上,以得到第二过程原料,并在涂布结束时实时监测涂布质量,以得到第二监测参数;
6、干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过程原料进行干燥,以得到第三过程原料,并在干燥结束时实时监测干燥程度,以得到第三监测参数;
7、压光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过程原料进行压光处理,以得到第四过程原料,并在压光结束时实时监测压光质量,以得到第四监测参数;
8、切割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过程原料进行切割,以得到目标成品,并在切割结束时实时监测切割质量,以得到第五监测参数;
9、其中,所述混合模块能够根据确定的实际混合状态判断所述目标原料是否混合均匀,从而判断开启涂布模式,或,回退混合模式,并基于未混合均匀时,判断混合等级,根据所述混合等级进行相应的调节;所述涂布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监测参数确定实际涂布评分,并根据所述实际涂布评分判断开启干燥模式,或,回退涂布模式;所述干燥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三监测参数确定干燥程度,并根据所述干燥程度判断开启压光模式,或,回退干燥模式,或,调节干燥参数;所述压光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四监测参数确定压光质量,并根据所述压光质量判断开启切割模式,或,调节压光参数;所述切割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五监测参数确定实际切割质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切割质量确定进行所述目标成品的输出,或,调节切割参数。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
11、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其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一过程原料,以获得第一图像;
12、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判定所述第一过程原料的所述实际混合状态;
13、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实际混合状态判断开启所述涂布模式,或,所述回退混合模式;
14、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中颜色处于均匀状态,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实际混合状态为:完成混合,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判定开启所述涂布模式;
15、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中颜色处于非均匀状态,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实际混合状态为:未均匀混合,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判定开启所述回退混合模式。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包括:第一识别子单元和第一计算子单元;
17、所述第一识别子单元,其用以识别所述第一图像内的各一类像素点对应的实际一类灰度值;
18、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其用以根据各实际一类灰度值中的最大一类灰度值和最小一类灰度值计算第一差值绝对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绝对值确定所述实际混合状态。
19、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模块还包括:第一评估单元和第一调节单元;
20、所述第一评估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绝对值结合预设的第一评价值判断所述混合等级;
21、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混合等级确定是否对搅拌器的初始搅拌速率进行调节;
22、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所述第一评估单元判定所述混合等级为一级;基于所述第一差值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所述第一评估单元判定所述混合等级为二级;基于所述混合等级为二级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发出第一调节信号,所述搅拌器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对所述初始搅拌速率进行调节。
23、进一步地,所述涂布模块包括:第二监测单元、红外监测仪、第二评分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24、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其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二过程原料,以获得第二图像;
25、所述红外监测仪,其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二过程原料的涂布厚度,以获得实际涂布厚度;
26、所述第二评分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的各二类像素点的实际二类灰度值计算涂布颜色均匀度,并根据所述实际涂布厚度和所述涂布颜色均匀度计算所述实际涂布评分;
27、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实际涂布评分和预设的标准涂布评分计算第二差值绝对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绝对值确定开启所述干燥模式,或,所述回退涂布模式;
28、其中,所述第二监测参数包括:所述实际涂布厚度和所述涂布颜色均匀度。
29、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模块包括:重量监测单元、第三判断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30、所述重量监测单元,其用以在干燥的初始时刻和干燥的结束时刻分别获取初始重量值和结束重量值;
31、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初始重量值和所述结束重量值计算第三差值绝对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绝对值和预设的第三评价值确定所述干燥程度;
32、其中,基于所述第三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评价值,则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干燥程度为中级;基于所述第三差值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评价值且所述初始重量值小于所述结束重量值,则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干燥程度为高级;基于所述第三差值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评价值且所述初始重量值大于所述结束重量值,则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干燥程度为低级;
33、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干燥程度为低级时,确定调节所述干燥参数;基于所述干燥程度为中级时,确定开启所述回退干燥模式;基于所述干燥程度为高级时,确定开启所述压光模式;
34、其中,所述第三监测参数包括:所述初始重量值和所述结束重量值。
35、进一步地,所述压光模块包括:第四监测单元、第四评分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
36、所述第四监测单元,其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三过程原料,以获得第四图像;
37、所述第四评分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第四图像确定所述第三过程原料的实际褶皱个数和实际完整度,并根据所述实际褶皱个数和所述实际完整度判定所述压光质量;
38、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压光质量判定开启所述切割模式,或,调节所述压光参数;
39、其中,所述第四监测参数包括:所述实际褶皱个数和所述实际完整度。
40、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评分单元包括:第四计算子单元、单一选择子单元和第四评分子单元;
41、所述第四计算子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实际褶皱个数和预设的标准褶皱个数计算第四差值绝对值;
42、所述单一选择子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实际完整度判定所述第三过程原料的面积特征是否符合单一判定条件,根据所述第四差值绝对值结合预设的第四评价值判定所述第三过程原料的形状特征是否符合所述单一判定条件;
43、所述第四评分子单元,其用以根据所述面积特征和所述形状特征中符合所述单一判定条件的项目个数确定所述压光质量。
44、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模块包括:第五监测单元、第五判断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
45、所述第五监测单元,其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第四过程原料,以获得第五图像;
46、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其用以对所述第五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实际形状和实际面积,并根据所述实际形状和所述实际面积判断所述切割质量;
47、其中,基于所述实际形状和所述实际面积均满足切割标准时,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切割质量符合要求;基于所述实际形状和所述实际面积中任一项不满足切割标准时,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切割质量不符合要求;
48、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切割质量符合要求时,进行所述目标成品的输出;基于所述切割质量不符合要求时,调节所述切割参数;
49、其中,所述第五监测参数包括:所述实际形状和所述实际面积。
50、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方法,包括:
51、步骤s1,准备所需的所述目标原料;
52、步骤s2,将所述目标原料依次进行均匀混合、均匀涂布、干燥处理、压光处理和切割处理;
53、步骤s3,对各制备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判断各过程是否达到生产要求;
54、步骤s4,对于任一制备过程,基于任一制备过程达到所述生产要求,则开启下一制备过程;
55、步骤s5,基于任一制备过程未达到所述生产要求,则重新进行该制备过程,或,调节该制备过程相关控制参数;
56、步骤s6,在各制备过程均符合所述生产要求时,输出所述目标成品。
5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混合、涂布、干燥、压光和切割各个环节均设有实时监测装置,并能根据监测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实时反馈机制有助于确保每个制备步骤的质量和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块实现不同制备阶段的自动切换和参数调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干扰和误差,提高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和操作效率;每个过程都设有监测参数,并据此进行实时质量评估和调整,确保了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精细化的质量控制有助于降低废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能够根据不同的监测参数和质量评分,自动调整每个制备阶段的工艺参数,从而适应不同生产需求和产品规格的变化,增强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精确的干燥和压光处理,可以有效控制能耗,减少资源浪费,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提升了制造过程的可持续性,使得在生产无碳复写纸时能够实现高效、精准和可靠的生产流程管理,从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8、尤其,通过实时监测第一过程原料的混合状态,确保整个混合过程处于有效监控之下;使用图像监测技术,通过颜色均匀性判断混合状态,提供高精度的实时监测结果;能够根据实际混合状态智能判断是开启涂布模式还是回退混合模式,从而实现自动化决策;使用颜色识别和灰度值计算技术,通过精确的图像处理算法判断混合状态,确保判断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混合状态结合预设的评价值进行混合等级评估,提供了动态的混合过程管理;能够根据混合等级自动调节搅拌器的初始搅拌速率,确保混合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通过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可以在混合不均匀时及时回退混合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搅拌,确保最终的混合质量;采用差值绝对值的评估方法,有助于准确识别混合过程中的细微差异,提高混合过程的精度和一致性;自动化的监测、判断、评估和调节功能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操作效率;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预设参数自动进行调节,减少了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和不稳定性;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能够快速响应混合过程中的问题,减少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动态调节搅拌速率优化了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每一批次的混合原料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高精度的实时监测、智能化判断和动态调节机制,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混合过程管理,提高了无碳复写纸制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产品质量。
59、尤其,通过实时监测第二过程原料的涂布状态,涵盖了图像监测和厚度监测两个维度,提供了全面的监测数据;多维度的监测手段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涂布过程的实际情况,确保涂布质量;根据二类像素点的实际灰度值和实际涂布厚度,计算涂布颜色均匀度和实际涂布评分;通过结合颜色均匀度和厚度数据进行评分,提供了对涂布质量的高精度评估,有助于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通过计算实际涂布评分和标准涂布评分的差值绝对值,来判断是否进入干燥模式或回退涂布模式;基于评分差值的智能化决策机制能够确保涂布过程的精准控制,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能够根据实时监测的涂布厚度和颜色均匀度数据,动态调整涂布过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涂布过程中的任何异常都可以通过回退涂布模式进行修正,从而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预设标准进行自我调整,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流程的效率和稳定性;通过精确监测和评分机制,能够快速响应并调整涂布过程中的问题,优化生产流程;通过高精度的监测和评估,能够确保涂布厚度和颜色均匀度达到预设标准,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严格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通过综合监测、高精度评估和智能化决策,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涂布过程管理,提高了无碳复写纸制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产品质量。
60、尤其,通过重量监测单元在干燥初期和结束时获取初始和结束重量值,实现了对干燥过程的精准监测;重量监测能够提供干燥过程中物料重量的实时数据,有效评估干燥程度;根据初始重量值和结束重量值计算差值绝对值,并结合预设的评价值来评估干燥程度;根据评估结果智能判断干燥程度为低级、中级或高级,从而确定后续的处理模式;根据干燥程度的不同,智能决定调节干燥参数、开启回退干燥模式或开启压光模式;多模式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干燥情况灵活调整处理方式,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实时反馈到系统中,支持实时调节和优化干燥过程;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快速响应干燥过程中的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精准的干燥监测和智能化的评估决策,能够有效控制每一批产品的干燥质量,减少了生产中的不良品率;精细化的控制和调节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精准的监测、智能化的评估和多模式适应能力,实现了高效、可靠的干燥过程管理,显著提升了无碳复写纸制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产品质量水平。
61、尤其,通过实时监测第三过程原料,获取第四图像,从而全面了解压光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时监测能力确保了对压光过程中原料状态的及时了解,为后续评估和调节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第四计算子单元计算实际褶皱个数与预设标准的差值绝对值,结合实际完整度评估压光质量;利用单一选择子单元判定原料面积特征是否符合条件,并根据评价值确定形状特征的判定条件,最终通过第四评分子单元评估压光质量;根据压光质量的评估结果,智能决定开启切割模式或调节压光参数;智能化决策机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压光过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根据实时数据快速响应压光过程中的变化,实现实时优化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精准监测和智能评估,优化了压光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能够减少生产中的误差和废品率,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过精细化的监测和评估,压光模块确保压光质量符合预设标准,提高了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高标准的质量控制有助于保持产品稳定的品质水平。
62、尤其,通过实时监测第四过程原料,获取第五图像,确保对切割过程中原料状态的实时监控;实时监测提供了数据基础,支持后续的形状和面积识别及质量评估;对第五图像进行形状和面积识别,确定实际形状和实际面积;根据预设的切割标准,判断切割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每一件成品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性;根据实际形状和实际面积的判断结果,第五判断单元智能决定切割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在切割质量符合要求时直接输出目标成品,在不符合要求时调节切割参数,确保下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及时调整切割参数,优化切割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精准的形状和面积识别,优化了切割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能够减少误差和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每一件成品的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精细化的监测和智能化的判定,切割模块确保每件成品的形状和尺寸符合预期标准;通过实时监测、精准识别和智能化决策,有效管理切割过程,显著提升了无碳复写纸制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产品质量水平。
63、尤其,通过对每个步骤都清楚地定义了其功能和判断条件,使得整个制备过程流程化、可控;每个步骤都进行了基于条件的判断,确保了在前一步骤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进入下一步骤,从而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每个步骤的判断结果可以反馈到后续步骤,例如干燥结果不符合要求时不会进行压光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损失;每一步的明确判断和执行,优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和错误,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每一步的严格判断,确保了最终产品的质量一致性,降低了次品率,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有助于在制备过程中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管理,为无碳复写纸制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显著的优化和改进。
1.一种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包括:第一识别子单元和第一计算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模块还包括:第一评估单元和第一调节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模块包括:第二监测单元、红外监测仪、第二评分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模块包括:重量监测单元、第三判断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光模块包括:第四监测单元、第四评分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评分单元包括:第四计算子单元、单一选择子单元和第四评分子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模块包括:第五监测单元、第五判断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
10.一种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