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2025-02-06  48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安全生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导致小麦各种病害的发生。尤其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籽粒品质,造成小麦减产,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该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性品种的选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这些防治措施的前期基础验研究均离不开禾谷镰刀菌的侵染实验,而目前常用的侵染方法为单花滴注法以及小麦胚芽鞘接种法。其中单花滴注法涉及到需要将待测小麦苗子培育至杨花期,根据小麦生长周期,如果是田间进行接种,以冬小麦为例,需要在每年10到11月之间播种,待到来年4月份处于杨花期,生长周期长,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开展实验周期较长严重限制了实验进展。

    3、此外,且进行单穗接种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标记,并一一接种,还需要进行套袋保湿处理,保湿4天后,需要去掉保湿带,并根据情况进行喷水等保湿,直至接种材料发病为止,一般需要10~15d,时间较长。对于胚芽鞘接种,这需要培养小麦苗子,长至生长有胚芽鞘为止,然而,接菌过程中由于材料较小,菌液接种上去之后掉落,影响实验结果。

    4、现有接种方法中单花滴注法时间周期长,耗时好力,容易受到保湿效果及环境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此外,胚芽鞘接种虽然获得胚芽鞘快,但会因为材料较小,接菌容易掉落,影响结果判断。

    5、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以实现快速、低成本、简单高效地检测小麦赤霉病抗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活化好的赤霉菌接种到产孢培养基中诱导产孢,28℃下180rpm摇培3~5d后,离心、弃上清液,用灭菌蒸馏水重悬分生孢子,得到赤霉菌孢子悬液;

    5、s2、取小麦叶片,在叶脉与边缘中间的位置每隔1.5~2cm戳伤叶片,并将戳伤后的叶片固定于磁盘中,叶片的两端用双面胶固定,叶片的周围用加入了无菌ddh2o的卫生纸保湿;

    6、s3、将孢子悬液接种到叶片戳伤部位,在磁盘上盖上喷加了无菌ddh2o保鲜膜后28℃黑暗处理24h,再继续培养3~4d后,观察叶片发病情况。

    7、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用的赤霉菌为禾谷镰刀菌ph-1生理小种,该菌株为国际通用菌株,所用的产孢培养基为cmc培养基。

    8、优选地,步骤s1中接种摇培3组赤霉菌菌液,每组孢子悬液接种3张叶片。

    9、优选地,步骤s2中所用的小麦叶片取自4周龄至杨花期的小麦倒二叶。

    10、进一步地,步骤s3继续培养的过程中,对叶片进行光照/黑暗=16h/8h交替处理。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在小麦抗性材料中的应用,其步骤包括:

    12、将待测小麦材料种植于田间,待生长至4周龄至杨花期采集叶片,每个材料选取相同叶位的叶片3片,做好标记,接种赤霉菌孢子,培养5d后检查并统计发病结果。

    13、优选地,所选取的叶片均为倒二叶。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小麦叶片为接菌对象,取用叶片,每隔1.5~2cm戳伤叶片,并将其固定于平整的磁盘中,两端用双面胶固定,周围用卫生纸加入无菌ddh2o保湿;再将待测菌株的孢子悬浮液配制成一定比例后接种于伤口,每个材料接菌2到3片生长状态一致的小麦叶片上。用保鲜膜将磁盘密封保湿,接菌后24h进行黑暗处理,再继续培养3-5d即可统计发病情况。该方法可在室内、离体进行,接菌后发病周期短,能快速获得结果;接菌时期灵活,生长周期从4周龄到杨花期的叶片均可用于抗性检测,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随时取材,加快检测的进程,增大灵活度;此外,本方法所需成本较低,节约时间,节约人力、财力。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用的赤霉菌为禾谷镰刀菌ph-1生理小种,所用的产孢培养基为cmc培养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接种摇培3组赤霉菌菌液,每组孢子悬液接种3张叶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用的小麦叶片取自4周龄至杨花期的小麦倒二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继续培养的过程中,对叶片进行光照/黑暗=12h/12h交替处理。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在小麦抗性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待测小麦材料种植于田间,待生长至4周龄后,根据实验进展采集叶片,每个材料选取相同叶位的叶片3片,做好标记,接种赤霉菌孢子,培养5天后检查并统计发病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选取的叶片均为倒二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易快速的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小麦叶片为接菌对象,取用叶片,每隔1.5~2cm戳伤叶片,并将其固定于平整的磁盘中,两端用双面胶固定,周围用卫生纸加入无菌ddH<subgt;2</subgt;O保湿。再将待测菌株的孢子悬浮液配制成一定比例后接种于伤口,每个材料接菌2到3片生长状态一致的小麦叶片上。用保鲜膜将磁盘密封保湿,接菌后24h进行黑暗处理,再继续培养3‑5d即可统计发病情况。该方法可在室内、离体进行,接菌后发病周期短,能快速获得结果;接菌时期灵活,生长周期从4周龄到杨花期的叶片均可用于抗性检测,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随时取材,加快检测的进程,增大灵活度;此外,本方法所需成本较低,节约时间,节约人力、财力。

    技术研发人员:许有嫔,杨在君,杨永浩,黄昱轲,高馨,蒋进,朱爱科,曾文静,张凌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华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60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