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增程器,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增程器(range extender,re)作为延长车辆行驶里程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在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额外的动力源为车辆提供电能,从而延长车辆的行驶里程。增程器的功率输出控制对于车辆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功率输出控制策略可以确保增程器在满足车辆动力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并延长增程器和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相关技术中,常规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式,是使增程器在发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保持相对恒定的一个或多个工作点,在这些固定的工作点上,增程器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以满足整车的动力需求。
2、然而,增程器选择固定工作点进行补电的方式,一方面,功率控制的灵活性低,不能满足车辆实时变化的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增程器功率控制直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和车速两个关键变量,功率控制的精确性低且难以满足车辆高性能行驶的需求,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如何提高增程器功率控制的精确性和灵活性的技术问题。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包括:若启动车辆的增程器,则获取所述车辆当前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车速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若所述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所述车速大于等于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第二车速阈值,则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一控制策略;若所述温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所述车速小于所述预设第一车速阈值,则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二控制策略;若所述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三控制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与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各自所对应的功率限值不同。
4、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第一子控制策略;所述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一控制策略,包括:若所述温度在所述预设第一温度范围内,以及所述车速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二车速阈值,则执行所述第一子控制策略,所述第一子控制策略结合所述车辆的风阻和所述温度计算第一功率限值,所述预设第一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所述预设第一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若所述第一功率限值大于所述增程器的额定功率,则将所述功率限值调整至额定功率。
5、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结合所述车辆的风阻和所述温度计算所述第一功率限值,包括: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车速下的第一风阻和在所述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下的第二风阻;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增程器的最大功率进行计算,确定所述温度对应的第一功率值;根据第一风阻和所述第二风阻进行计算,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车速下抗风所需的第二功率值;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功率值之间的和值,以及所述增程器的最大功率进行计算,确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值。
6、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执行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所述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增程器的最大功率计算第二功率限值;其中,将所述温度和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与第一温度差值进行比例计算,得到第一比值,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由所述预设第二温度阈值和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确定;根据最大功率和所述第一比值进行计算,确定所述第二功率限值。
7、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还包括第二子控制策略;所述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一控制策略,包括:若所述温度在预设第二温度范围内,以及所述车速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二车速阈值,则执行所述第二子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第二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范围的最大值,所述预设第二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为所述预设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子控制策略基于所述温度,对所述预设第二温度范围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各自对应的第一功率上限和第一功率下限进行线性计算,确定所述温度下的第三功率限值;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子控制策略下所述第一功率限值的计算方式,确定所述车速下所述预设第二温度范围中最小值对应的所述功率限值,并作为所述第一功率上限;将所述预设第二温度范围中最大值对应的所述功率限值设为预设最小功率,并作为所述第一功率下限。
8、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还包括第三子控制策略;所述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一控制策略,包括:若所述温度在预设第三温度范围内,以及所述车速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二车速阈值,则执行所述第三子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第三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所述预设第三温度范围的最小值为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三子控制策略基于所述温度,将所述预设第三温度范围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各自对应的第二功率上限和第二功率下限进行线性计算,确定所述温度下的第四功率限值;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子控制策略下所述第一功率限值的计算方式,确定所述车速下所述预设第三温度范围中最小值对应的所述功率限值,并作为所述第一功率上限;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下所述第二功率限值的计算方式,确定所述预设第三温度范围中最大值对应的所述功率限值,并作为所述第二功率下限。
9、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包括第四子控制策略、第五子控制策略和第六子控制策略;所述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三控制策略,包括:若所述温度在预设第四温度范围内,则执行所述第四子控制策略,所述第四子控制策略将所述增程器的最大功率作为第五功率限值,预设第四温度范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若所述温度在预设第五温度范围内,则执行所述第五子控制策略,所述第五子控制策略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增程器的最大功率进行计算第六功率限值,所述预设第五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预设第四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其中,根据所述温度、预设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与第二温度差值进行比例计算,确定第二比值,所述预设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预设第五温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所述第二温度差值由所述预设第五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值和所述预设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以及预设第一占比确定;将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增程器的最大功率进行乘积运算,确定第三功率值;根据预设第二占比、最大功率之间的比值,与所述第三功率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所述第六功率限值;若所述温度在预设第六温度范围内,则执行所述第六子控制策略,所述第六子控制策略将最大功率和所述预设第二占比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第七功率限值,所述预设第六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五温度范围的最小值。
1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若启动车辆的增程器,则获取所述车辆当前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车速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所述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所述车速大于等于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第二车速阈值,则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一控制策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温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所述车速小于所述预设第一车速阈值,则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二控制策略;第三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三控制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与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各自所对应的功率限值不同。
11、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使用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或,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
12、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将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电子设备。若启动车辆的增程器,则获取车辆当前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包括车速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若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车速大于等于预设第一车速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第二车速阈值,则执行第一控制策略;若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车速小于预设第一车速阈值,则执行第二控制策略;若温度小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执行第三控制策略,其中,第一控制策略、第二控制策略与第三控制策略各自所对应的功率限值不同。这样,第一,结合了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和车速两个变量,实时控制增程器输出的功率限值,提高了功率控制的准确性,使增程器的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车辆驾驶过程中实时变化的动力需求,车辆能够稳定且保持高性能地行驶,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第二,根据不同的温度范围和车速范围执行不同控制策略,且不同控制策略设定不同的功率限值,使增程器功率的控制更加灵活和精准,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在不同温度和车速条件下的动力输出的平稳性,驾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高。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1.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第一子控制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车辆的风阻和所述温度计算所述第一功率限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增程器执行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还包括第二子控制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还包括第三子控制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器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包括第四子控制策略、第五子控制策略和第六子控制策略;
8.一种增程器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将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