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镀膜,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组件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向智能化发展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智能驾驶、人工智能、车载多媒体等已经是汽车必备功能,而车载显示和触控作为人机交互媒介在智能化汽车中是不可或缺的配置,从早期的单屏发展到现如今的双屏和三屏,屏幕大尺寸化是必然趋势,用户对车载显示屏提出更高要求,包括防眩、降低反射等要求,但现有技术在不同角度无法使显示屏的颜色达到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组件与显示装置,该光学组件在满足常规光学指标的条件下,具有防眩光、防反射和多角度颜色一致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基体层和在所述基体层上依次设置的防眩光层和防反射层;所述防眩光层包括氧化硅;所述防反射层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五个高折射率子层和五个低折射率子层;每个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为1.6~4.0,每个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为1.38~2.5,且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
3、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70~95nm;沿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方向,第一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20nm;第一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40~70nm;第二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40nm,第二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40~60nm;第三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30nm,第三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80~120nm;第四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20nm,第四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40~70nm;第五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80~120nm,第五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70~110nm。
4、可选地,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75~90nm;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15nm;第一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5~65nm;第二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25nm,第二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0~60nm;第三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20nm,第三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0~120nm;第四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15nm,第四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45~60nm;第五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0~120nm,第五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80~90nm。
5、可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子层在550nm处的折射率为2.35以上,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消光系数在550nm处为7×10-4以下;
6、可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子层包括氧化铌、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铪、氧化铝、氮化硅、氮氧化硅、硫化锌和氢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氧化铌;
7、可选地,每个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材料相同。
8、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子层在550nm处的折射率为1.48以下,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消光系数在550nm处为7×10-4以下;
9、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子层包括二氧化硅、氟化镁、氧化铝、氟化铝、氟化钍、氮化硅、氮氧化硅和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氧化硅;
10、可选地,每个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材料相同。
11、可选地,所述防眩光层的光泽度为30~140,优选为80~130,所述防眩光层在550nm处消光系数为7×10-4以下;所述基体层的折射率为1.46~2.0,所述基体层的厚度为0.1~10mm。
12、可选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防污层,所述防污层设置在所述防反射层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一侧;
13、所述防污层包括含氟聚醚类化合物;所述防污层的厚度为5~30nm,优选为8~15nm。
14、可选地,所述光学组件的总厚度为100~1500μm,优选为1000~1200μm;所述防反射层的总厚度为200~1000nm,优选为300~700nm。
15、可选地,在入射光与所述防反射层表面的夹角为10°时,所述光学组件的视感反射率x为0.5%以下;
16、所述夹角大于10°且在60°以下时,所述光学组件的视感反射率为y,y≥x,且y与x的差值为0~5。
17、可选地,在入射光与所述防反射层表面的夹角为10~60°的任意角度,所述光学组件的色度a*为-1至-6,色度b*为-1至-6;并且,
18、所述色度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的绝对值p为3以下,优选为0~1.5;所述色度b*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的绝对值q为3以下,优选为0~1.5。
19、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组件。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通过在基体层的一侧依次设置防眩光层和防反射层,该反射层具有交替层叠设置的五个高折射率子层和五个低折射率子层,且每个子层具有特定范围的厚度,使光学组件在满足常规光学指标的条件下,具有防眩光、防反射和多角度颜色一致的效果。
21、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基体层和在所述基体层上依次设置的防眩光层和防反射层;所述防眩光层包括氧化硅;所述防反射层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五个高折射率子层和五个低折射率子层;每个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为1.6~4.0,每个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为1.38~2.5,且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75~90nm;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15nm;第一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5~65nm;第二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25nm,第二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0~60nm;第三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20nm,第三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0~120nm;第四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5~15nm,第四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45~60nm;第五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100~120nm,第五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为80~9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高折射率子层在550nm处的折射率为2.35以上,所述高折射率子层的消光系数在550nm处为7×10-4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低折射率子层在550nm处的折射率为1.48以下,所述低折射率子层的消光系数在550nm处为7×10-4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防眩光层的光泽度为30~140,优选为80~130,所述防眩光层在550nm处消光系数为7×10-4以下;所述基体层的折射率为1.46~2.0,所述基体层的厚度为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防污层,所述防污层设置在所述防反射层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光学组件的总厚度为100~1500μm,优选为1000~1200μm;所述防反射层的总厚度为200~1000nm,优选为300~7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在入射光与所述防反射层表面的夹角为10°时,所述光学组件的视感反射率x为0.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在入射光与所述防反射层表面的夹角为10~60°的任意角度,所述光学组件的色度a*为-1至-6,色度b*为-1至-6;并且,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