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摄像镜头的要求越来越高。长焦、超薄化成为手机厂商竞相宣传的热点。
2、长焦镜头可以通过改变镜头中透镜组的数量与形式,以增强对光线的聚焦能力,而在手机上,长焦镜头通常采用潜望长焦结构,通过在镜头与传感器之间增加反射镜面,将光路弯折,从而在不增加手机厚度的情况下实现更强大的光学变焦。
3、目前,潜望式长焦镜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暗光或光线复杂的环境下,潜望式长焦镜头可能无法开启或成像质量下降,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模组体积较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间隔元件组包括: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满足:6.5<r2/d1s<13.5。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镜筒的物侧端面至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01满足:5.1<f1×n1/ep01<5.53。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28<(ct1+cp1)/t12<4.04,其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p1为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5.3<(ep01+ep12)/ct2<7.4,其中,ep01镜筒的物侧端面至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27<t23/ep12<2.9,其中,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3<d0s/d0m<1.52,其中,d0s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2.17<f3×n3/(ct3+cp3)<42.04,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n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p3为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37<(t12+t23+t34)/l<0.44,其中,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l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35<r1×sag11/d1s<0.42,其中,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sag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d1s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9.47<r2/r1<18.64,其中,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及第三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65<f23/(d2s+d3s)<-1.1,其中,f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d2s为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为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7<f12/(d1m+d2s)<2.1,其中,f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d1m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s为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9<(r3×r4)/(d2m×d2m)<3.2,其中,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2m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2m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及第三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3.8<f2×n2/ep23<-6.57,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n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ep23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至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7.9<f4/d3m<-2.24,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d3m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
1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间隔元件组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7.9<f4/d3m<-2.24,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d3m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
16、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间隔元件组包括: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3.8<f2×n2/ep23<-6.57,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n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ep23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至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
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6.5<r2/d1s<13.5及5.1<f1×n1/ep01<5.53,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折射率和像侧面的面型,有利于降低第一透镜的熔接痕风险,从而降低溶接痕处外观问题的风险,并有利于有效控制第一透镜的进光量,提高镜头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同时,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间隔元件的内径,有利于挡住一定的非有效光线,降低杂光风险,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以及置于所述镜筒内的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