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混合动力系统是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重要部件,采用发动机和电机作为动力源。使得车辆能够实现可油可电的驱动方式,从而兼具动力性和经济性。
2、相关技术中,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源包括一个发动机和两个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能够通过切换不同的动力源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的切换。
3、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较为单一,随着车辆种类的增多,单一形式的混合动力系统不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混合动力系统来丰富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的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发动机、双行星排、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减速机构、第二减速机构和输出轴;
3、所述双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第一齿圈、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的输入端啮合,另一端环套所述第二太阳轮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齿圈的一端环套所述第一太阳轮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行星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
4、所述第三离合器固定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箱体,并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5、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用于连接车轮;
6、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传动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
8、所述第三太阳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齿圈固定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箱体,且所述齿圈环套所述第三太阳轮,所述第三行星轮位于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齿圈之间,所述第三行星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行星轮转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电机输出轴;
10、所述定子环套所述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子的侧壁环套所述第三齿圈,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离合器包括壳体、第一离合器片和第一压盘,所述壳体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片呈环形且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压盘与所述第一齿圈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结合时,所述第一压盘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片连接;
12、所述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离合器片和第二压盘,所述第二离合器片呈环形且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压盘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时,所述第二压盘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片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14、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外径。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单电机驱动模式;
17、在所述单电机驱动模式下,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均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第一混合动力模式,所述第一混合动力模式具有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
19、在所述第一挡位下,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均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
20、在所述第二挡位下,所述第一离合器结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均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第二混合动力模式,所述第二混合动力模式具有第三挡位、第四挡位和第五挡位;
22、在所述第三档位下,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均结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
23、在所述第四挡位下,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均结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且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驱动所述第二电机;
24、在所述第五挡位下,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均结合,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
25、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26、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进而驱动车轮。第二电机通过双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减速机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进而驱动车轮。发动机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一离合器依次通过第一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减速机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离合器依次通过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减速机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当第一离合器或第二离合器结合时,发动机的动力能够传递至输出轴,从而驱动车轮。当第一离合器或第二离合器分离时,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递至输出轴。因此,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分离或结合能够实现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源的切换。
28、并且,通过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能够改变双行星排中的固定件、主动件和从动件,以此改变双行星排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混合动力系统的档位。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丰富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100)、第二电机(200)、发动机(300)、双行星排(1)、第一离合器(2)、第二离合器(3)、第三离合器(4)、第一减速机构(5)、第二减速机构(6)和输出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5)包括第三太阳轮(51)、第三行星轮(52)、第三行星架(53)和第三齿圈(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00)包括定子(101)、转子(102)和电机输出轴(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2)包括壳体(21)、第一离合器片(22)和第一压盘(23),所述壳体(21)与所述发动机(30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片(22)呈环形且固定于所述壳体(21)的内侧,所述第一压盘(23)与所述第一齿圈(14)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2)结合时,所述第一压盘(23)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片(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6)包括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6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星架(13)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单电机驱动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第一混合动力模式,所述第一混合动力模式具有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第二混合动力模式,所述第二混合动力模式具有第三挡位、第四挡位和第五挡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