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2-03  65


    本发明涉及污水沉淀池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大型污水处理中二沉池施工的发展,其埋深日益加深,体积不断增大,二沉池的抗浮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由于地下水位赋存、补给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加上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及下沉式广场的兴建,在大型污水处理的二沉池施工中,抗浮问题尤为突出。主要问题体现为:①准确确定抗浮设防水位成为关乎造价和施工难度的关键要点,②对孔隙水压力的考量不够全面,这对建筑沉降分析、承载力验算、建筑整体稳定性验算等一系列环节产生影响。

    2、当前在工程中常用的二沉池抗浮措施有:通过在底板设置抗浮锚杆、抗浮桩,以及压载等方式来被动抵御水浮力。该抗浮措施具有以下缺点:1、设置抗浮锚杆、抗浮桩以及压载等措施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复杂的施工工艺,导致成本增加。

    3、2、施工周期长:这些抗浮措施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施工步骤和时间,可能会延长整个项目的工期。

    4、3、对地质条件要求高:抗浮锚杆和抗浮桩的施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地质条件,如果地质情况复杂或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其抗浮效果,甚至需要额外的处理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

    2、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3、s1、基坑开挖至设计基体标高后,开挖水位观测井基槽,并浇筑水位观测井基座;

    4、s2、在基坑底面及周侧铺设土工布层及铺设在土工布层上的粗砂层;

    5、s3、在粗砂层上铺设导渗层并压实;

    6、s4、在导渗层上开挖疏水盲沟,并在疏水盲沟两侧砌筑砖块;

    7、s5、在疏水盲沟内铺设排水花管,并在排水花管的外侧缠绕土工布;

    8、s6、使用导渗层同材质回填盲沟并进行压实;

    9、s7、砌筑水位观测井,砌筑完成后对二沉池进行施工。

    10、优选为,步骤s1中的具体步骤为:

    11、在基坑开挖后,将基坑整平,并做基坑的排水工作,基坑内不得存在积水;

    12、水位观测井的数量为4个,周向阵列设置在二沉池的外侧,水位观测井基座的水平高度应低于基坑的水平高度,水位观测井基座与基坑地面之间采用斜坡过渡。

    13、优选为,步骤s2中的具体步骤为:

    14、在基坑底面以及侧壁上铺设一层400g/㎡的土工布,并在土工布上铺设一层厚度100mm的粗砂,其干密度不小于1.6t/m³。

    15、优选为,步骤s3中的具体步骤为:

    16、所述导渗层为在粗砂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100mm的级配碎卵石,碎卵石质量必须坚硬,粒径8~40mm,含泥及石粉量不得超过3%,且不得含植物根系等有机物,要求最大干密度不小于2.1t/m³;

    17、导渗层压实回填时应采用小型机械施工,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18、优选为,步骤s4中的具体步骤为:

    19、所述疏水盲沟由两个环形盲沟和一个十字形盲沟组成,其中一个环形盲沟位于基坑的周侧,另一个位于基坑的中部;

    20、所述十字形盲沟用于连通两个环形盲沟;

    21、所述十字形盲沟的每个端部分别连通一个水位观测井。

    22、优选为,所述环形盲沟和十字形盲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盲沟的两侧壁使用砖块砌筑。

    23、优选为,所述排水花管的表面设有规律分布的排水孔或缝隙,所述排水花管的材质为 pe 或 pvc,在所述排水花管外侧缠绕600g/m³的土工布;

    24、优选为,步骤s6中的具体步骤为:

    25、使用级配碎卵石回填盲沟并进行压实,回填高度与导渗层高度一致,碎卵石质量必须坚硬,粒径8~40mm,含泥及石粉量不得超过3%,且不得含植物根系等有机物,要求最大干密度不小于2.1t/m³;

    26、导渗层压实回填时应采用小型机械施工,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27、优选为,步骤s7中的具体步骤为:

    28、地下水位观测井井壁用m10水泥砂浆砌mu25砖,井壁外侧距底面2.35米以上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毫米,井壁下端2.35米范围沿环向每30°沿竖向每三皮砖预留120x60泄水孔洞,上下孔成梅花型布置并用400g/m³土工布沿井壁外周圈包裹,以防土体堵塞泄水孔,并在土工布外围干砌120厚mu25混凝土普通砖。

    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对池内水体放空进行设备安装或检修时通过观察各观测井内的水位变化,通过抽排或注入措施控制地下水位,保持结构的抗浮稳定性,有效的减小地下水赋存方式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2)与压载混凝土抵抗浮力的工艺相比,施工难度小、造价低、进度快;(3)与抗浮锚杆、抗浮桩相比,造价低、进度快,并可与土方回填同步施工,不单独占用工期。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具体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具体步骤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盲沟和十字形盲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盲沟的两侧壁使用砖块砌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花管(5)的表面设有规律分布的排水孔或缝隙,所述排水花管(5)的材质为pe 或 pvc,在所述排水花管(5)外侧缠绕600g/m³的土工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的具体步骤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的具体步骤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结构空载期间的抗浮处理方法,涉及污水沉淀池施工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基坑开挖至设计基体标高后,开挖水位观测井基槽,并浇筑水位观测井基座;S2、在基坑底面及周侧铺设土工布层及铺设在土工布层上的粗砂层;S3、在粗砂层上铺设导渗层并压实;S4、在导渗层上开挖疏水盲沟,并在疏水盲沟两侧砌筑砖块;S5、在疏水盲沟内铺设排水花管,并在排水花管的外侧缠绕土工布;S6、使用导渗层同材质回填盲沟并进行压实;S7、砌筑水位观测井,砌筑完成后对二沉池进行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施工难度小、造价低、进度快;并可与土方回填同步施工,不单独占用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陈赛琪,李博,杨传民,张桥桥,赵记东,朱正国,刘奎,吴登峰,夏一恒,董义,程大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河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58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