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1-31  51


    本发明属于砂芯成型,具体是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1、砂芯是一种型芯材料,由砂、粘结剂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制成,在液压泵体铸造过程中,砂芯被放置在模具的相应位置,当熔融金属浇入模具时,金属会围绕砂芯流动并最终凝固,从而形成液压泵体内部的空腔或复杂形状。砂芯制造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固化处理与检验修整等,其中固化处理通常将成型砂芯放置于烘干装置内烘干处理,目前液压泵砂芯规格大小不一,使液压泵砂芯难以与烘干设备的大小相适配,若烘干设备容积过大,液压泵砂芯体积较小,烘干过程中烘干设备内的热量难以与液压泵砂芯表面接触,导致增加烘干设备的功率,增加液压泵砂芯烘干时间,从而影响液压泵砂芯烘干效果,因此先提出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解决了现有烘干设备与砂芯尺寸不匹配,导致热量难以与液压泵砂芯表面接触,影响液压泵砂芯烘干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包括烘干设备,还包括;

    3、传动筒,所述传动筒活动安装于所述烘干设备内部的底部,所述传动筒的外部固装有传动轮,所述烘干设备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轮与传动筒转动;

    4、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固装于所述传动筒的外围;

    5、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筒的内部,所述承接组件的顶部放置有砂芯主体;

    6、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通过风机使烘干设备内部气流循环;

    7、其中,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固装于所述烘干设备外部的导向管,一端所述导向管固装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与所述传动筒的底部活动套设,另一端所述导向管连通于所述烘干设备的顶部,另一端所述导向管的底部固装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与所述导向管连接端的外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烘干设备内部的上端;

    8、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装于所述传动筒外部的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拨片,所述支撑杆的侧部固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设置有抵触块,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推动抵触块与承接杆内部抵触固装于承接杆上;

    9、所述传动筒的外部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两个所述承接杆与两个所述矩形通槽保持相对。

    10、优选地,所述承接杆与所述支撑杆构成“l”形,所述承接杆与所述支撑杆截面均呈“c”状;

    11、初始状态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砂芯主体之间距离在1-5mm之间。

    12、优选地,所述承接杆的顶部与所述传动筒的顶部保持水平,所述传动筒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承接组件的高度。

    13、优选地,所述承接组件包括固装于所述对接管内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装有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分别固装有第二弹片与第一弹片,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弹片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筒与第二支撑筒。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筒与所述第二支撑筒的顶部均开设有连通的凹槽,所述第一支撑筒与第二支撑筒的顶部均开设有环形槽;

    15、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装有卡合于所述凹槽内部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用于对第一支撑筒与第二支撑筒的高度限位。

    16、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筒的内部。

    17、优选地,所述传动筒的内壁固装有两个传动块,所述第一支撑筒与所述第二支撑筒的外部分别固装有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

    18、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均呈“ω”状,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对称设置。

    1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筒的外部开设有竖直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滑动于所述竖直槽内,所述第二支撑筒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筒与所述第二支撑筒的顶部保持一个平面。

    20、优选地,两个所述传动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块与传动块的顶面接触;

    21、两个所述传动块转动依次通过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的高度向下推动第二支撑筒与第一支撑筒下移。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3、本发明通过砂芯主体放置于烘干设备的内部,推动支撑杆与拨片沿着承接杆上滑动,并掰动拨片尽可能与砂芯主体外围贴合,风机通过导向管、对接管与传动筒从烘干设备内部的底部抽取气体,烘干设备内部的气体受到吸力携带热量通过支撑杆、拨片与砂芯主体之间下移,使热量聚集于支撑杆与砂芯主体之间,气流下移过程中与砂芯主体的表面接触,从而提高烘干设备内部热量的利用效率,抽气过程中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传动筒、承接杆与支撑杆旋转,旋转过程中使烘干设备内部的气流沿着砂芯主体外围呈螺旋下移,使砂芯主体表面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出现烘干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能够降低烘干设备的功率,提高砂芯主体烘干的效率;

    24、本发明通过传动筒旋转带动传动块转动,上端传动块沿着第一凸块的顶部移动,同时沿着第一凸块的弧度向下推动第二支撑筒并压缩第一弹片,此时第二支撑筒的顶部脱离与砂芯主体的底部接触,而传动块持续转动上端脱离与第一凸块接触,第一凸块在第一弹片的作用下复位顶部与砂芯主体底部接触,并对砂芯主体进行支撑,转动过程中下端传动块沿着第二凸块顶面移动,并沿着第二凸块的弧度向下推动第一支撑筒下移,顶部脱离与砂芯主体的底部接触,而传动块持续转动脱离第二凸块接触,第一支撑筒在第二弹片的作用下复位对砂芯主体进行支撑,以此往复通过第一支撑筒与第二支撑筒依次下移脱离与砂芯主体底部接触,烘干设备内部的热气流通过矩形通槽进入传动筒内部与砂芯主体的底部接触,保证砂芯主体底部烘干的更加全面,同时避免出现烘干四角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包括烘干设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41)与所述支撑杆(43)构成“l”形,所述承接杆(41)与所述支撑杆(43)截面均呈“c”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41)的顶部与所述传动筒(5)的顶部保持水平,所述传动筒(5)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承接组件(9)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组件(9)包括固装于所述对接管(24)内部的固定杆(915),所述固定杆(915)上固装有第二支撑杆(914)与第一支撑架(912),所述第二支撑杆(914)与所述第一支撑架(912)的顶部分别固装有第二弹片(913)与第一弹片(911),所述第二支撑杆(914)与第一弹片(911)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筒(91)与第二支撑筒(9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筒(91)与所述第二支撑筒(92)的顶部均开设有连通的凹槽(93),所述第一支撑筒(91)与第二支撑筒(92)的顶部均开设有环形槽(9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915)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叶轮(916),所述叶轮(916)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筒(9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筒(5)的内壁固装有两个传动块(97),所述第一支撑筒(91)与所述第二支撑筒(92)的外部分别固装有第二凸块(96)与第一凸块(9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筒(91)的外部开设有竖直槽(98),所述第二支撑杆(914)竖直滑动于所述竖直槽(98)内,所述第二支撑筒(92)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筒(91)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筒(91)与所述第二支撑筒(92)的顶部保持一个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块(97)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块(96)与传动块(97)的顶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砂芯成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车液压泵体砂芯成型的制造工艺,包括烘干设备,还包括;传动筒,所述传动筒活动安装于所述烘干设备内部的底部,所述传动筒的外部固装有传动轮。本发明通过砂芯主体放置于烘干设备的内部,推动支撑杆与拨片沿着承接杆上滑动,并掰动拨片尽可能与砂芯主体外围贴合,从而提高烘干设备内部热量的利用效率,抽气过程中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传动筒、承接杆与支撑杆旋转,旋转过程中使烘干设备内部的气流沿着砂芯主体外围呈螺旋下移,使砂芯主体表面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出现烘干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能够降低烘干设备的功率,提高砂芯主体烘干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56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