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光伏,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由于现有焊带均匀设置在背接触电池组件的电池串上,在电池串边缘处的焊带距离电池串的边缘较近,这样两组电池串之间的距离较小难以进行接线盒的安装,因此,如何优化接线盒的安装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申请内容
3、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旨在解决两组电池串之间的距离较小难以进行接线盒的安装的问题。
4、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包括:
5、第一电池串,所述第一电池串在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6、第二电池串,所述第二电池串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沿第一方向以第一预设距离d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相互靠近;
7、多个第一焊带,多个所述第一焊带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串上,多个所述第一焊带极性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共连于第一汇流条;
8、多个第二焊带,多个所述第二焊带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池串上,多个所述第二焊带极性相同,多个所述第二焊带共连于第二汇流条;
9、所述第一电池串上最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焊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预设距离d2,所述第一电池串上最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焊带为第一焊带;
10、所述第二电池串上最靠近所述第三边缘的焊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三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预设距离d3,所述第二电池串上最靠近所述第三边缘的焊带为第二焊带;
11、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具有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所述第一接线头和所述第二接线头以第四预设距离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条接入所述第一接线头,所述第二汇流条接入所述第二接线头;其中,
12、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满足以下关系:d2=b+δ1+δ2-d1-d3;所述第三预设距离d3满足以下关系:d3=b+δ1+δ2-d1-d2;其中第一预设值δ1的范围为3-15mm,第二预设值δ2为的范围为3-15mm。
13、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和所述第三预设距离d3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5mm。
14、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的范围为5-15mm,所述第三预设距离d3的范围为5-15mm。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为同种类型的电池串。
16、可选地,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之间,所述接线盒在第一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池串的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电池串的所述第三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mm,所述第一预设值△1和所述第二预设值△2相等。
17、可选地,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之间,所述接线盒在第一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池串的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电池串的所述第三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不相等,所述第一预设值δ1和所述第二预设值δ2不相等。
18、可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三焊带,多个所述第三焊带和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在所述第一电池串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第三焊带和所述第一焊带极性相反。
19、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三焊带和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在所述第一电池串沿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交替等距排列设置。
20、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一焊带与第n个所述第三焊带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一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三焊带与第n+1个所述第一焊带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不同,n为正整数。
21、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五预设距离l1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三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六预设距离l2间隔设置,所述第五预设距离l1和所述第六预设距离l2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5mm。
22、可选地,所述第三距离的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mm。
23、可选地,还包括多个第四焊带,多个所述第二焊带和多个所述第四焊带在所述第二电池串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第二焊带和所述第四焊带极性相反。
24、可选地,多个所述第四焊带和多个所述第二焊带在所述第二电池串沿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交替等距排列设置。
25、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二焊带与第n个所述第四焊带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二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四焊带与第n+1个所述第二焊带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不同,n为正整数。
26、可选地,所述第五距离的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mm。
27、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七预设距离l3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八预设距离l4间隔设置,所述第七预设距离l3和所述第八预设距离l4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5mm。
28、本申请达到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方案将第一电池串上最靠近第二边缘的焊带以第二预设距离d2和第二边缘间隔设置,并且将第二电池串上的最靠近第三边缘的焊带以第三预设距离d3和第三边缘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满足以下关系:d2=b+δ1+δ2-d1-d3;所述第三预设距离d3满足以下关系:d3=b+δ1+δ2-d1-d2;通过上述方式布置,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接线盒的安装,且本申请方案中由于是第一电池串中的最靠近第二边缘的焊带和第二电池串中最靠近第三边缘的焊带通过汇流条接入接线盒内,能够有效收集电池串边缘的载流子,进而提高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
29、一种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与上述背接触电池组件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诉。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和所述第三预设距离d3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的范围为5-15mm,所述第三预设距离d3的范围为5-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为同种类型的电池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之间,所述接线盒在第一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池串的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电池串的所述第三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mm,所述第一预设值△1和所述第二预设值△2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之间,所述接线盒在第一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池串的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电池串的所述第三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不相等,所述第一预设值δ1和所述第二预设值δ2不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三焊带,多个所述第三焊带和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在所述第一电池串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第三焊带和所述第一焊带极性相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焊带和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在所述第一电池串沿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交替等距排列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一焊带与第n个所述第三焊带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一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三焊带与第n+1个所述第一焊带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不同,n为正整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五预设距离l1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三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六预设距离l2间隔设置,所述第五预设距离l1和所述第六预设距离l2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5m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距离的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四焊带,多个所述第二焊带和多个所述第四焊带在所述第二电池串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第二焊带和所述第四焊带极性相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四焊带和多个所述第二焊带在所述第二电池串沿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交替等距排列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二焊带与第n个所述第四焊带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二电池串上的第n个所述第四焊带与第n+1个所述第二焊带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不同,n为正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距离的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mm。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七预设距离l3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焊带中相邻两者以第八预设距离l4间隔设置,所述第七预设距离l3和所述第八预设距离l4差值的绝对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5mm。
17.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