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沥青路边沟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1、为了帮助保持沥青路面干燥和清洁,减少车辆行驶时的溅水和水陷现象,通常需要在沥青路旁设置边沟,通过边沟收集沥青路面上的积水,并引流至附近的水沟、河道中,以减少沥青路面的积水。
2、传统的排水边沟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沥青路面积水自动流向排水边沟中,其忽视了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层间排水需求,容易降低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沥青路路面结构层的层间排水能力,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挖掘沥青路的路基,同时挖掘盲沟以及在盲沟上方挖掘边沟,盲沟位于路基的一侧,盲沟和边沟的排水口连通附近河道;
5、步骤s2:向盲沟回填碎石,随后向路基上表面铺设路面垫层,路面垫层连通盲沟的碎石,路面垫层具有渗水性;
6、步骤s3:向路面垫层铺设路面结构层,随后压实路面结构层;
7、步骤s4:向边沟回填土方,边沟的土方位于盲沟的碎石的上方,且边沟的一侧位于路面结构层的一侧,并将边沟制成浅碟型;边沟位于沥青层的一侧,边沟最高处低于沥青层最高处;
8、步骤s5:向路面垫层铺设沥青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层顶部的积水流入浅碟型边沟中,通过边沟将大量的水排入附近的河道中,提高排放沥青路路面积水效率;同时,通过盲沟和路面垫层引导伸入地下的水,将伸入沥青路路面结构层的积水排入附近的河道中,提高沥青路路面结构层的层间排水能力。
10、优选的,所述盲沟和所述路基表面均铺设有防渗土工膜,所述防渗土工膜覆盖盲沟侧壁和底壁,所述防渗土工膜覆盖路基上表面,所述防渗土工膜用于阻止水分向路基和盲沟以下的土层渗透;
11、在步骤s2中,先向盲沟和路基表面铺设防渗土工膜,然后向盲沟回填碎石,随后向路基上表面铺设路面垫层,路面垫层连通盲沟的碎石,路面垫层具有渗水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渗土工膜铺设于盲沟的底壁和侧壁上,使得防渗土工膜覆盖盲沟的侧壁和底壁,利用防渗土工膜阻止水分向路基和盲沟以下的土层渗透,从而减少渗入盲沟以下的土体的水量,进而减少防渗土工膜以下的土体长时间受到浸泡而松软,导致沥青路的路基承载能力下降的情况。
13、优选的,所述盲沟内还设置有渗透导管,所述渗透导管开设有若干导孔,所述盲沟内的碎石覆盖所述渗透导管;
14、在所述步骤s2中,先向盲沟和路基表面铺设防渗土工膜,然后向盲沟内铺设渗透导管,接着向盲沟回填碎石,随后向路基上表面铺设路面垫层,路面垫层连通盲沟的碎石,路面垫层具有渗水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持续雨天的情况下,边沟的土体长时间被水浸泡而松软,渗水性提高,使得渗入盲沟的水量增多。通过设置渗透导管,渗入盲沟的水,经过导孔渗入渗透导管中,通过渗透导管快速排水,提高盲沟排水效率,避免边沟土体因积累的水量大而坍塌。
16、优选的,所述边沟的边坡铺设有混凝土预制块,所述混凝土预制块覆盖所述边沟的边坡,所述混凝土预制块设置有种植孔,所述边沟的边坡种植有绿植,且所述边沟的绿植种植与所述种植孔内;
17、在所述步骤s4中,先向边沟回填土方,边沟的土方位于盲沟的碎石的上方,且边沟的一侧位于路面结构层的一侧,并将边沟制成浅碟型,边沟位于沥青层的一侧,边沟最高处低于沥青层最高处;然后向边沟的边坡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在向混凝土预制块的种植孔内种植绿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边沟的边坡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利用混凝土预制块加固边沟的土体,便于边沟养护阶段清理淤泥杂物,提高边沟的稳定性;同时,向边沟的边坡种植绿植,利用绿植养护边沟的边坡,大幅度降低养护边沟的成本,美化环境。
19、优选的,所述沥青层设置有若干沥青分层,且若干所述沥青分层自上而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递增。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递增的级配范围增加混合料的密实性和抗压性能,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同时,有利于减少沥青面层在车辆经过时的应力集中,降低疲劳裂缝和变形的发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减少车辆行驶时的侧滑和打滑现象,提高行车安全性。
21、优选的,所述沥青层和所述路面结构层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膜,所述防渗土工膜覆盖路面结构层的顶壁,且所述防渗土工膜覆盖路面结构层的侧壁;
22、在所述步骤s4中,先向路面结构层铺设防渗土工膜,直至防渗土工膜覆盖路面结构层的顶壁和侧壁,然后向边沟回填土方,边沟的土方位于盲沟的碎石的上方,且边沟的一侧位于路面结构层的一侧,并将边沟制成浅碟型,边沟位于沥青层的一侧,边沟最高处低于沥青层最高处;接着向边沟的边坡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在向混凝土预制块的种植孔内种植绿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渗土工膜阻止渗透过沥青层的水渗入路面结构层中,从而提高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沥青路的承载性能;同时,将渗透沥青层的水引导入边沟中,减少沥青层内的积水量。
24、优选的,所述路面结构层和所述边沟的边坡之间铺设有碎石层,所述路面结构层侧面的所述防渗土工膜位于所述碎石层和所述路面结构层之间,且所述碎石层与所述盲沟的碎石连通;
25、在所述步骤s4中,先向路面结构层铺设防渗土工膜,直至防渗土工膜覆盖路面结构层的顶壁和侧壁,随后向路面结构层的侧面铺设碎石层;然后向边沟回填土方,边沟的土方位于盲沟的碎石的上方,且边沟的一侧位于路面结构层的一侧,并将边沟制成浅碟型,边沟位于沥青层的一侧,边沟最高处低于沥青层最高处;接着向边沟的边坡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在向混凝土预制块的种植孔内种植绿植。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沥青分层间存在空隙,而沥青分层间结合处在施工时为保证层间结合效果,需将沥青分层粘结紧固,因此,沥青层间容易积水。通过在设置碎石层,沥青分层的层间积水通过碎石层汇入碎石盲沟,大幅度减少边沟土体浸水量,进一步减少边沟的边坡坍塌的情况。
27、优选的,所述碎石层和所述边沟的边坡之间设置有反滤土工布,所述反滤土工布用于过滤从所述边沟流向所述碎石层的水;
28、在所述步骤s4中,先向路面结构层铺设防渗土工膜,直至防渗土工膜覆盖路面结构层的顶壁和侧壁,随后向路面结构层的侧面铺设碎石层,随后向碎石层铺设反滤土工布;然后向边沟回填土方,边沟的土方位于盲沟的碎石的上方,且边沟的一侧位于路面结构层的一侧,并将边沟制成浅碟型,边沟位于沥青层的一侧,边沟最高处低于沥青层最高处;接着向边沟的边坡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在向混凝土预制块的种植孔内种植绿植。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沟的土体容易因浸水而松软,进而土体随水流而深入碎石层和盲沟的碎石中,降低碎石层和盲沟的排水能力。通过设置反滤土工布,利用反滤土工布限制土体渗入碎石层中,进而减少碎石层和盲沟堵塞的情况。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通过设置边沟、盲沟和路面垫层,通过边沟将大量的水排入附近的河道中,提高排放沥青路路面积水效率;同时,通过盲沟和路面垫层引导伸入地下的水,将伸入沥青路路面结构层的积水排入附近的河道中,提高沥青路路面结构层的层间排水能力。
32、2.通过设置碎石层,沥青分层的层间积水通过碎石层汇入碎石盲沟,大幅度减少边沟土体浸水量,进一步减少边沟的边坡坍塌的情况。
1.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1)和所述路基表面均铺设有防渗土工膜(2),所述防渗土工膜(2)覆盖盲沟(11)侧壁和底壁,所述防渗土工膜(2)覆盖路基上表面,所述防渗土工膜(2)用于阻止水分向路基和盲沟(11)以下的土层渗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1)内还设置有渗透导管(4),所述渗透导管(4)开设有若干导孔,所述盲沟(11)内的碎石覆盖所述渗透导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12)的边坡铺设有混凝土预制块(5),所述混凝土预制块(5)覆盖所述边沟(12)的边坡,所述混凝土预制块(5)设置有种植孔,所述边沟(12)的边坡种植有绿植,且所述边沟(12)的绿植种植与所述种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15)设置有若干沥青分层,且若干所述沥青分层自上而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15)和所述路面结构层(14)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膜(2),所述防渗土工膜(2)覆盖路面结构层(14)的顶壁,且所述防渗土工膜(2)覆盖路面结构层(14)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结构层(14)和所述边沟(12)的边坡之间铺设有碎石层(6),所述路面结构层(14)侧面的所述防渗土工膜(2)位于所述碎石层(6)和所述路面结构层(14)之间,且所述碎石层(6)与所述盲沟(11)的碎石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功能的浅碟形边沟与沥青路面层间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6)和所述边沟(12)的边坡之间设置有反滤土工布(3),所述反滤土工布(3)用于过滤从所述边沟(12)流向所述碎石层(6)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