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1-30  46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2、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大多使采用连接件对相邻墙体进行铆接,但是铆接的方式不仅拼装繁琐,且对墙体还会造成损伤,同时铆接会造成墙体连接不牢固、墙体拼装效果差,当受到外部震动时会导致墙体间连接产生松动等问题。

    3、也有部分是直接在墙体内串联多根柔性绳,通过收紧柔性绳来实现相邻墙体的紧固连接,例如专利号为cn 111622375 b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该方式需要精确控制柔性绳的收紧程度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并且该装置制造成本较高,维护困难,一旦柔性绳出现松动或断裂,增加后期维护的难度;柔性绳的抗震性能也有限;另外该结构中蜗杆顶部需要延伸至装置外侧才能实现对绳体的收紧和松懈,从而影响了建筑墙整体的平整性和美观性。基于此,研究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连接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不足、平整性和美观性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墙、移动扣合机构和组合墙,

    3、所述移动扣合机构包括插接座、丝杆、上卡座、下卡座、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所述插接座固定在组合墙的侧面;所述丝杆为反螺纹丝杆,其沿竖向转动设置在插接座上;在插接座上固定有与丝杆平行的定位杆;上卡座和下卡座对应螺纹连接在丝杆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套装在定位杆上;在丝杆的端部配置有驱动源;所述上卡座和下卡座上分别设置有朝上的上卡头和朝下的下卡头;所述连接墙的两侧设置有插接槽;所述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对应设置在插接槽内侧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插接座扣合安装至连接墙的插接槽内后,上卡头和下卡头分别与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固定卡装,从而使相邻组合墙通过连接墙组合固定。

    4、进一步的,所述上卡头和下卡头上靠近定位杆的一侧分别向下和向上设有斜顶面,且上卡头和下卡头上的倾斜面与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上的倾斜面相匹配。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墙包括主腔体和侧腔体,侧腔体通过连接螺栓对称固定于主腔体左右两侧;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括上插孔、下插孔和安装腔,上插孔和下插孔沿横向设置,所述安装腔位于上插孔和下插孔之间,且上插孔和下插孔上分别开有避让槽。

    6、进一步的,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内侧的侧腔体上分别开有锁紧槽,所述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分别滑动套装在上下位置的锁紧槽中;且所述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靠近主腔体的一侧分别向下和向上设有倾斜面。

    7、进一步的,所述主腔体包括顶板,和位于上下两顶板之间并与之垂直的两侧板,所述侧板通过滑动组件与上下顶板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沿横向固定于上方顶板的内壁,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上下滑块分别与侧板的上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末端还设有挡块。

    9、进一步的,所述主腔体内沿竖向均布有多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座、套筒、缓冲螺杆、连接座和弹簧,所述安装座对称安装在侧板内壁,套筒沿横向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套筒另一端部设有螺套,所述缓冲螺杆转动套装在套筒内部,且其一端向外延伸并与连接座内的轴承相连;相邻两侧的连接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侧腔体上靠近主腔体的一侧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匹配套装有调节块,该调节块顶部设有调节插板,调节块的左侧设有与上卡头和下卡头相匹配的斜面,另一侧设有推顶斜面。

    11、进一步的,在调节槽的右侧的侧腔体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匹配套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调节块相邻的一侧设有锁紧斜面,限位块内部套装有锁紧螺杆。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墙通过基座与地面固定,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立柱,底座顶面沿竖向设有多个立柱,各立柱向上延伸至主腔体的内部。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相比传统的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本连接装置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只需将插接座插入插接槽内,然后通过旋转丝杆即可完成连接和锁紧,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14、本发明这样稳固的连接装置为建筑的整体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或外部荷载作用下,墙体之间的连接也能保持稳定可靠,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

    15、本发明通过扣合装配的方式使得相邻组合墙之间通过连接墙固定装配在一起,使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反螺纹丝杆的设计使得上卡座和下卡座能够紧密贴合在锁紧块上,同时锁紧块的横向移动和最终锁定进一步增强了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墙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16、本发明缓冲机构的设置,通过其与锁紧结构以及移动扣合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灵活的调整相邻组合墙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施工需求或结构要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缓冲机构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轻墙体之间的冲击和振动,从而保护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特征:

    1.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墙、移动扣合机构和组合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头和下卡头上靠近定位杆的一侧分别向下和向上设有斜顶面,且上卡头和下卡头上的倾斜面与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上的倾斜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墙包括主腔体(2)和侧腔体(3),侧腔体(3)通过连接螺栓对称固定于主腔体左右两侧;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插接槽(31),所述插接槽包括上插孔、下插孔和安装腔,上插孔和下插孔沿横向设置,所述安装腔位于上插孔和下插孔之间,且上插孔和下插孔上分别开有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内侧的侧腔体上分别开有锁紧槽,所述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分别滑动套装在上下位置的锁紧槽中;且所述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靠近主腔体的一侧分别向下和向上设有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包括顶板,和位于上下两顶板之间并与之垂直的两侧板,所述侧板通过滑动组件与上下顶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23),所述滑轨沿横向固定于上方顶板的内壁,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上下滑块分别与侧板的上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末端还设有挡块(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内沿竖向均布有多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座、套筒、缓冲螺杆、连接座和弹簧,所述安装座对称安装在侧板内壁,套筒沿横向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套筒另一端部设有螺套,所述缓冲螺杆转动套装在套筒内部,且其一端向外延伸并与连接座内的轴承相连;相邻两侧的连接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体上靠近主腔体的一侧设有调节槽(73),调节槽内匹配套装有调节块(7),该调节块顶部设有调节插板(71),调节块的左侧设有与上卡头和下卡头相匹配的斜面,另一侧设有推顶斜面(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槽的右侧的侧腔体上设有限位槽(83),限位槽内匹配套装有限位块(8),限位块(8)与调节块相邻的一侧设有锁紧斜面(82),限位块内部套装有锁紧螺杆(8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墙通过基座与地面固定,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立柱,底座顶面沿竖向设有多个立柱,各立柱向上延伸至主腔体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墙、移动扣合机构和组合墙,所述移动扣合机构包括插接座、丝杆、上卡座、下卡座、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所述插接座固定在组合墙的侧面;所述丝杆为反螺纹丝杆,其沿竖向转动设置在插接座上;上卡座和下卡座对应螺纹连接在丝杆的上部和下部,上卡座和下卡座上分别设置有朝上的上卡头和朝下的下卡头;插接座扣合安装至连接墙的插接槽内后,上卡头和下卡头分别与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固定卡装,从而使相邻组合墙通过连接墙组合固定。本发明使相邻的组合墙通过连接墙实现了无痕且稳固的连接,且安装过程快捷简便,施工效率高,结构强度高,增强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梁红,黄景信,马璐,梁琰,李帅波,朱姝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56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