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具体涉及一种平台进坞组合坞墩。
背景技术:
1、船舶坞墩高度一般为1.5~2.0米,而部分平台进坞时需要布置约3米高的坞墩。目前常规的做法是设计制作高度适中的钢制坞墩作为平台进坞的坞墩使用,每个钢制坞墩的重量大约在1.5吨。根据平台的主尺度,平台进坞时需要制作70~100个进坞坞墩,这样就需要耗费105~150吨的钢料,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周期也很长。
2、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平台进坞组合坞墩,不再制作钢制坞墩,利用现有的水泥坞墩堆砌的方式并使用连接件加固形成组合坞墩,保证了坞墩的强度和稳定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了大量时间,满足了平台进坞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台进坞组合坞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包括若干坞墩单元,沿坞墩单元宽度方向上的相邻坞墩单元之间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
4、所述坞墩单元包括布置在底部的下坞墩,所述下坞墩的顶部叠加设置上坞墩,所述上坞墩的顶部设置木墩;
5、所述下坞墩、上坞墩均为水泥坞墩。
6、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根脚手架连接圆管,所述下坞墩、上坞墩上设置有供相应脚手架连接圆管垂直穿过的通孔。
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四根呈矩形分布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上部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位于上坞墩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下部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位于下坞墩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8、优选的,所述坞墩单元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各自设置有两根脚手架竖向圆管;
9、所述坞墩单元每个端面上的两根脚手架竖向圆管沿前后方向夹紧四根脚手架连接圆管;
10、所述脚手架竖向圆管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脚手架竖向圆管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通过脚手架扣件进行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坞墩单元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各自设置有两根脚手架横向圆管;
13、所述坞墩单元每个端面上的两根脚手架横向圆管中,一根加固脚手架横向圆管支撑在上部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上,另一根加固脚手架横向圆管支撑在下部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上;
14、所述脚手架横向圆管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脚手架横向圆管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通过脚手架扣件进行连接。
16、优选的,前侧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后侧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均固定设置剪刀撑。
17、优选的,所述剪刀撑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通过脚手架扣件进行连接。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不再制作钢制坞墩,利用现有的水泥坞墩堆砌的方式并使用连接件加固形成组合坞墩,保证了坞墩的强度和稳定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了大量时间,满足了平台进坞要求。
1.一种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坞墩单元,沿坞墩单元宽度方向上的相邻坞墩单元之间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根脚手架连接圆管,所述下坞墩、上坞墩上设置有供相应脚手架连接圆管垂直穿过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四根呈矩形分布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上部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位于上坞墩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下部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位于下坞墩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坞墩单元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各自设置有两根脚手架竖向圆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竖向圆管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通过脚手架扣件进行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坞墩单元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各自设置有两根脚手架横向圆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横向圆管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通过脚手架扣件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前侧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后侧的两根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均固定设置剪刀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进坞组合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撑与相应的脚手架连接圆管之间通过脚手架扣件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