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陶瓷加工制备设备,具体涉及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
背景技术:
1、注浆法是陶瓷胚体成型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向模具内部注入浆料,凝固成型后脱模形成胚体,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形状复杂、不规则或薄胎等制品,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因此注浆成型在日常陶瓷、工业美术瓷、卫生洁具瓷及现代陶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由于陶制品种类繁多,坯料性能以及各制品形状大小,烧成温度以及对制品性能的要求和质量的严格性不同,为了取出坯体方便,制作胚体的模具通常由多部分组成。
3、申请人在早期对大型陶容器制备快速成型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申请号为2024108314477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超高压注浆成型设备,采用在模本体内侧设置复合材料层,在注浆成型中,对泥浆中的水分进行吸收,相比传统的注浆成型设备,效率大幅提升。
4、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模具对浆泥吸水性的限制,导致形成湿坯时间较长的情况,但存在搬运难度较大的问题,陶瓷或陶制容器在加工生坯后,需要将模具脱离,将成型的工件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传送装置中,这一过程操作强度较大,不够便捷,尤其是大型酒缸工件,人工搬运,需要较多的人力,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包括:
3、注浆成型装置,具有模具;
4、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注浆成型装置上部,所述转运装置中具有靠近或远离模具,且作用在成型工件的夹持机构;
5、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注浆成型装置侧部,成型工件在所述转运装置作用下,被所述夹持机构转移至传送装置上。
6、进一步,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中连接有沿三个自由度方向运动的移动组件。
7、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组件通过齿轮与齿条相配合。
8、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移动组件相连接的连接板、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夹持爪以及驱动所述夹持爪转动的第一伸缩气缸。
9、进一步,所述夹持爪呈弧形,且所述夹持爪头部连接有转动胶轮。
10、进一步,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夹持爪两侧且与连接板相连接的第二伸缩气缸。
11、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爪下部的防倾结构,所述防倾结构包括固定架、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头部相连接的侧连板,以及从上至下等距设置、大小不等且均与固定架相铰接的数层限位半环,所述限位半环两侧通过铰杆与所述侧连板相连接。
12、进一步,所述限位半环自由端设置有联动板,通过所述联动板,数层所述限位半环被连接在一起。
13、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侧连板滑动连接。
14、进一步,所述限位半环内壁设置有橡胶层。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采用在现有注浆成型装置侧部增设转运装置以及传送装置,对模具中成型后的工件,进行机械化的抓取并移动至传送装置上,免去人工搬运的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大尺寸工件的制备。
1.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中连接有沿三个自由度方向运动的移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组件通过齿轮与齿条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移动组件相连接的连接板、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夹持爪以及驱动所述夹持爪转动的第一伸缩气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呈弧形,且所述夹持爪头部连接有转动胶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夹持爪两侧且与连接板相连接的第二伸缩气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爪下部的防倾结构,所述防倾结构包括固定架、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头部相连接的侧连板,以及从上至下等距设置、大小不等且均与固定架相铰接的数层限位半环,所述限位半环两侧通过铰杆与所述侧连板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半环自由端设置有联动板,通过所述联动板,数层所述限位半环被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侧连板滑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容器饱和蒸汽快速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半环内壁设置有橡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