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避雷器。
背景技术:
1、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的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当雷电过电压沿架空线路或其他路径侵入电力系统时,可能会对电缆等电气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在电缆线路中加装避雷器,可以有效减少雷电过电压对电缆的冲击,保护电缆的绝缘层不被击穿,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现有的避雷器包括芯轴以及包裹于芯轴外周的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与芯轴采用注塑一体加工成型,该种方式导致了绝缘外壳与芯轴之间为粘黏固定。由于该种粘黏固定的方式粘黏面较多,故极难实现绝缘外壳与芯轴的分离,从而导致其无法实现对老旧避雷器内芯轴的回收,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3、加之现有芯轴的两端帽之间为采用简单的螺纹紧固结构来实现变阻器之间的锁紧,而螺纹紧固结构在受到持续的振动时极易发生松动;加上受绝缘外壳材料以及装配结构的影响,绝缘外壳也无法对芯轴起到很好的轴向固定作用。从而导致螺纹紧固结构在发生松动之后,变阻器之间在受振动时会产生微量的振动间隙,进而影响电压的传输,从而在间隙处造成灼伤现象,进而最终影响避雷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雷器,该避雷器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且使用寿命更长并便于回收利用。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避雷器,包括两个端帽、设置于两个端帽之间且沿其中一端帽至另一端帽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变阻器、连接两个端帽且环绕分布设置于变阻器外周的若干限位撑条以及套装于限位撑条外的绝缘外壳,还包括:配合所述限位撑条用于驱动两个端帽相向运动的锁紧机构,所述端帽上设有配合锁紧机构与绝缘外壳用于限制锁紧机构动作的止逆机构,所述绝缘外壳两端设有与端帽可拆卸密封安装的密封固定机构。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变阻器堆栈置于两端帽之间,然后通过限位撑条连接两个端帽并围绕于变阻器外周进行安排布置。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去驱动两个端帽相向运动,进而来实现相邻变阻器之间的锁紧。接着在限位撑条外周套装绝缘外壳,通过设置的止逆机构去限制锁紧机构动作,以此来对锁紧机构构成止逆,去防止锁紧机构发生松动。最后通过密封固定机构去对绝缘外壳的两端进行密封固定,即可完成避雷器的生产装配操作。当要实现避雷器的回收时,拆除密封固定机构即可实现芯轴与绝缘外壳的分离,进而去实现芯轴的回收。通过上述设置结构使该避雷器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且使用寿命更长并便于实现回收利用。且该种设置结构能实现端帽与变阻器之间的全面抵紧接触,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端帽与变阻器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来使电压能快速且分散的进行传导,减少因电压集中造成的过载伤害,以此来提升避雷器使用品质以及使用可靠性。
4、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端帽外周壁对应于每个限位撑条的位置均设有供限位撑条嵌入的对接嵌槽,两个所述端帽分别为上端帽与下端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上端帽并与该上端帽上的对接嵌槽一一对应相通的若干抵紧滑槽、滑动设置于每个抵紧滑槽并在两个端帽之间往复运动且相抵限位撑条的抵紧滑块、套装于上端帽的锁紧环以及形成于锁紧环与上端帽之间用于驱动抵紧滑块相背变阻器运动并抵紧限位撑条的换向锁紧构件,所述锁紧环限制限位撑条脱离对接嵌槽。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紧环在换向锁紧构件的作用下控制锁紧环相背变阻器运动,进而去驱动抵紧滑块在抵紧滑槽内相背变阻器运动并抵紧限位撑条,通过抵紧限位撑条产生的反向力去压紧两个端帽,以此来达到相邻变阻器之间的锁紧目的。且驱动的锁紧环能在驱动抵紧滑块运动的同时去限制限位撑条脱离对接嵌槽,来限制限位撑条的水平稳定,去进一步提升芯轴安装结构的稳固性,使该锁紧环具有双重功能,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滑槽沿相背变阻器的运动路径依次包括供抵紧滑块放置且未凸出于上端帽外周壁的嵌装位置以及供抵紧滑块运动并逐渐凸出于上端帽外周壁的倾斜驱动路径,所述对接嵌槽底部形成一衔接倾斜驱动路径的上对位斜面,所述限位撑条对应于上对位斜面的位置形成一与上对位斜面相配合的上配合斜面,所述上端帽内设有驱动抵紧滑块从嵌装位置朝向倾斜驱动路径运动的弹性件,所述下端帽的对接嵌槽与限位撑条之间设有下对位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抵紧滑块移动至嵌装位置,使存在的抵紧滑块不会凸出于上端帽外周壁,进而更便于锁紧环的套装操作也避免对锁紧环的安装构成结构上的干涉。完成锁紧环的安装后,释放掉作用于抵紧滑块上的力,使抵紧滑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从嵌装位置运动至倾斜驱动路径,而抵紧滑块在朝向限位撑条运动的同时并逐渐凸出于上端帽外周壁,以此来使锁紧环能驱动抵紧滑块朝向限位撑条运动。而运动中的限位撑条在上对位斜面与上配合斜面的作用下朝向上端帽外周壁向外扩撑运动并与运动中的锁紧环构成挤压锁紧,再配合下对位组件去限定限位撑条的安装位置,以此来实现对每个限位撑条的精准安装,去补偿每根限位撑条安装所形成的不同装配公差;使每根限位撑条与变阻器之间能形成均匀且等距的安装间隙,更便于电力过载产生的火花均匀的向外释放,以此来提升避雷器的性能。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环的内圈与上端帽的外周壁相适配并与之呈转动配合,所述下对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对接嵌槽底部朝向变阻器一侧延伸并逐渐向外倾斜设置的下对位斜面以及设置于限位撑条对应于下对位斜面位置并与下对位斜面相配合的下配合斜面,所述限位撑条外周靠近于下端帽的位置绕卷固定有化绳。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结构使得上端帽能对锁紧环形成有效限位,去提升锁紧环在对限位撑条构成挤压锁紧时的结构稳定性,来进一步提升装配的稳固性。且该种设置结构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锁紧环所增加的体积,去保证避雷器体积的小巧、紧凑。通过下对位斜面与下配合斜面两者的配合来对位限位撑条与下端帽两者的安装位置,进而去保证限位撑条的安装精度。并通过设置的强化绳去进一步固定限位撑条与下端帽,以此来提升安装的稳固性。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锁紧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上端帽的换向凸起以及随锁紧环转动并相抵于换向凸起的换向引导块,所述换向凸起沿锁紧环转动方向的一端与上端帽衔接、另一端沿相背变阻器一侧逐渐呈凸出设置,所述换向凸起与换向引导块均围绕于上端帽的外周壁环绕分布设置有多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环带动换向引导块沿着换向凸起运动,通过换向凸起相抵于换向引导块的不同位置来驱动锁紧环相背变阻器运动,进而来给抵紧滑块提供抵紧作用力。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逆机构包括设置于锁紧环外周壁的若干下止逆插槽、设置于上端帽外周壁的若干上止逆插槽以及用于插入下止逆插槽与上止逆插槽的止逆销,所述上止逆插槽相背下止逆插槽的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的绝缘外壳限制止逆销脱离上止逆插槽与下止逆插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紧环去将锁紧机构调节至合适的锁紧位置,接着再将止逆销依次插入进下止逆插槽与上止逆插槽,去限制锁紧环的止逆转动,接着再套装上绝缘外壳即可限制止逆销脱离下止逆插槽与上止逆插槽,以此去对锁紧机构达到止逆目的。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固定机构包括上密封固定构件与下密封固定构件,所述上密封固定构件包括盖设于上端帽的上封盖、一体连接于绝缘外壳且延伸进上封盖与上端帽之间的上密封环以及驱动上封盖压紧密封上密封环的上紧固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外壳沿上端帽向下端帽方向套装于芯轴,使得上密封环能位于上端帽的顶部上方,接着再将上封盖套装于上端帽上方,最后锁紧上紧固件即可驱动上封盖压紧上密封环实现密封,以此来实现可拆卸密封。
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密封固定构件包括形成于绝缘外壳且具有开口的下密封槽、盖设于下端帽且密封插入进下密封槽的下封盖以及驱动下封盖插入进下密封槽的下紧固件,所述下密封槽的开口朝向下端帽一侧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紧固件驱动下封盖插入进下密封槽,以此来构成绝缘外壳下端与下端帽两者之间的密封,并通过将下密封槽的开口朝向设置成朝向下端帽一侧的方式,去改变装配缝隙的朝向,去避免雨水通过装配缝隙向内渗透,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1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外壳与下封盖之间设有多个密封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密封圈的设置来实现多道密封,进而进一步去提升密封性能。
2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且使用寿命更长并便于回收利用。
1.一种避雷器,包括两个端帽、设置于两个端帽之间且沿其中一端帽至另一端帽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变阻器(1)、连接两个端帽且环绕分布设置于变阻器(1)外周的若干限位撑条(2)以及套装于限位撑条(2)外的绝缘外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所述限位撑条(2)用于驱动两个端帽相向运动的锁紧机构(4),所述端帽上设有配合锁紧机构(4)与绝缘外壳(3)用于限制锁紧机构(4)动作的止逆机构(5),所述绝缘外壳(3)两端设有与端帽可拆卸密封安装的密封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帽外周壁对应于每个限位撑条(2)的位置均设有供限位撑条(2)嵌入的对接嵌槽(8),两个所述端帽分别为上端帽(9)与下端帽(10),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设置于上端帽(9)并与该上端帽(9)上的对接嵌槽(8)一一对应相通的若干抵紧滑槽(41)、滑动设置于每个抵紧滑槽(41)并在两个端帽之间往复运动且相抵限位撑条(2)的抵紧滑块(42)、套装于上端帽(9)的锁紧环(43)以及形成于锁紧环(43)与上端帽(9)之间用于驱动抵紧滑块(42)相背变阻器(1)运动并抵紧限位撑条(2)的换向锁紧构件,所述锁紧环(43)限制限位撑条(2)脱离对接嵌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滑槽(41)沿相背变阻器(1)的运动路径依次包括供抵紧滑块(42)放置且未凸出于上端帽(9)外周壁的嵌装位置(411)以及供抵紧滑块(42)运动并逐渐凸出于上端帽(9)外周壁的倾斜驱动路径(412),所述对接嵌槽(8)底部形成一衔接倾斜驱动路径(412)的上对位斜面(11),所述限位撑条(2)对应于上对位斜面(11)的位置形成一与上对位斜面(11)相配合的上配合斜面(12),所述上端帽(9)内设有驱动抵紧滑块(42)从嵌装位置(411)朝向倾斜驱动路径(412)运动的弹性件(13),所述下端帽(10)的对接嵌槽(8)与限位撑条(2)之间设有下对位组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43)的内圈与上端帽(9)的外周壁相适配并与之呈转动配合,所述下对位组件(14)包括设置于对接嵌槽(8)底部朝向变阻器(1)一侧延伸并逐渐向外倾斜设置的下对位斜面(141)以及设置于限位撑条(2)对应于下对位斜面(141)位置并与下对位斜面(141)相配合的下配合斜面(142),所述限位撑条(2)外周靠近于下端帽(10)的位置绕卷固定有化绳(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锁紧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上端帽(9)的换向凸起(44)以及随锁紧环(43)转动并相抵于换向凸起(44)的换向引导块(45),所述换向凸起(44)沿锁紧环(43)转动方向的一端与上端帽(9)衔接、另一端沿相背变阻器(1)一侧呈逐渐凸出设置,所述换向凸起(44)与换向引导块(45)均围绕于上端帽(9)的外周壁环绕分布设置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机构(5)包括设置于锁紧环(43)外周壁的若干下止逆插槽(51)、设置于上端帽(9)外周壁的若干上止逆插槽(52)以及用于插入下止逆插槽(51)与上止逆插槽(52)的止逆销(53),所述上止逆插槽(52)相背下止逆插槽(51)的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的绝缘外壳(3)限制止逆销(53)脱离上止逆插槽(52)与下止逆插槽(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固定机构包括上密封固定构件(6)与下密封固定构件(7),所述上密封固定构件(6)包括盖设于上端帽(9)的上封盖(61)、一体连接于绝缘外壳(3)且延伸进上封盖(61)与上端帽(9)之间的上密封环(62)以及驱动上封盖(61)压紧密封上密封环(62)的上紧固件(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固定构件(7)包括形成于绝缘外壳(3)且具有开口的下密封槽(71)、盖设于下端帽(10)且密封插入进下密封槽(71)的下封盖(72)以及驱动下封盖(72)插入进下密封槽(71)的下紧固件(73),所述下密封槽(71)的开口朝向下端帽(10)一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3)与下封盖(72)之间设有多个密封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