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1-19  35


    本发明涉及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防水连接器,其具有:具有多个腔的壳体;具有多个密封孔的密封构件;以及固装于电线的前端部的多个端子零件。密封构件安装于壳体的后端部。在端子零件相对于壳体安装时,使端子零件从密封构件的后方贯穿密封孔而插入到壳体内。在插入端子零件的状态下,电线与密封孔液密状紧贴,从而发挥防水功能。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57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端子零件贯穿密封孔时,有可能端子零件损伤密封孔的内周面。当密封孔的内周面被损伤时,则密封性能降低。

    3、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防止密封性能的可靠性降低。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具备:

    6、壳体,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

    7、多个端子零件,从所述壳体的前方单独地收纳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室;

    8、总括橡胶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具有多个密封孔;以及

    9、多条电线,从所述总括橡胶栓的后方贯穿所述密封孔,收纳到安装于所述端子收纳室的所述端子零件内,

    10、所述端子零件通过组装第1部件和第2部件而构成,

    11、所述第1部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具有能夹入所述电线的可挠性连接部,

    12、所述第2部件具有按压部,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能在初始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13、在所述第2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连接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按压部,所述可挠性连接部变形而夹持所述电线。

    14、发明效果

    15、根据本发明,能防止密封性能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连接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构成为具备壳体主体和前构件,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有所述端子收纳室,所述前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前端部,使安装于所述端子收纳室的所述端子零件前止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线收纳于所述第1部件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端子收纳室内形成有限制所述端子零件向后方相对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可挠性连接部形成有使所述电线咬入的咬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可挠性连接部形成有以使所述电线弯折的状态夹持所述电线的夹压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防止密封性能的可靠性降低。防水连接器具备:多个端子零件(30),从壳体(10)的前方单独地收纳于多个后部端子收纳室(13);总括橡胶栓(20),安装于壳体(10)的后端部;以及多条电线(60),从总括橡胶栓(20)的后方贯穿密封孔(21),收纳到安装于后部端子收纳室(13)的端子零件(30)内,端子零件(30)通过组装第1部件(31)和第2部件(32)而构成,第1部件(31)具有能夹入电线(60)的可挠性连接部(36、37),第2部件(32)具有按压部(50、51),相对于第1部件(31)能在初始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在第2部件(32)从初始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部(50、51),可挠性连接部(36、37)变形而夹持电线(60)。

    技术研发人员:西谷章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52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