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产品生产分析,尤其涉及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智能化发展,需要通过通信模组来完成车辆上各个模组之间的通信,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
2、传统车规级通信模组的进行dfmea(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analysis,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手段,是通过将车规级通信模组与上下游部件的连接,分析连接关系与关键重要指标相结合,从而判断出模组的潜在失效模式、相应的失效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失效性能参数等分析结果,从而制定出缓解措施,以使前期分析的失效模式都得到妥善的处理。
3、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将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测试数据进行统一形成闭环管理,可能存在考虑不全而造成设计风险分析遗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提高了产品失效模式预测的准确性。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测试产品的运行参数,以及多个产品失效模式数据,产品失效模式数据包括:第一失效指标参数、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第一失效指标参数通过聚类模型求解得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
4、根据第一失效指标参数和运行参数,分别计算多个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聚类中心与测试产品的距离;
5、确定多个距离中的最小值为测试距离;
6、根据测试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大小关系,生成预测结果。
7、可选地,方法还包括:获取与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目标解决策略;
8、根据测试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大小关系,生成预测结果,包括:
9、确定与测试距离对应的产品失效模式为目标产品失效模式;
10、在预测结果为测试距离小于标准距离,且目标产品失效模式为预设产品失效模式的情况下,测试产品的状态为正常状态;
11、在预测结果为测试距离小于标准距离,且目标产品失效模式不为预设产品失效模式,跟与目标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目标解决策略对运行参数进行处理。
12、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13、获取多个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极限距离;
14、在测试距离大于多个极限距离的情况下,根据运行参数更新聚类模型,得到新标准距离和新聚类中心。
15、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16、获取多个预设产品中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第一失效指标参数;
17、通过聚类模型分别对各第一失效指标参数进行聚类,得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
18、可选地,通过聚类模型分别对各第一失效指标参数进行聚类,得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包括:
19、分别根据多个预设产品中各预设产品的第一失效指标参数,计算各预设产品与其他预设产品的平均距离;
20、确定各平均距离中的最小值为标准距离;
21、确定标准距离对应的预设产品为聚类中心。
22、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23、确定各平均距离中的最大值为极限距离。
24、可选地,在获取多个预设产品中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第一失效指标参数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25、获取多个预设产品中,各预设产品为产品失效模式时的原失效指标参数;
26、分别根据各预设产品的实际生产环境,调整原失效指标参数,得到第一失效指标参数。
27、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28、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产品的运行参数,以及多个产品失效模式数据,产品失效模式数据包括:第一失效指标参数、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第一失效指标参数通过聚类模型求解得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
29、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失效指标参数和运行参数,分别计算多个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聚类中心与测试产品的距离;
30、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多个距离中的最小值为测试距离;
31、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大小关系,生成预测结果。
32、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33、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个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
34、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个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
35、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个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
36、本申请实施例的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直接获取预先通过聚类模型训练得到的产品失效模式数据,利用从第一失效指标参数和运行参数去计算各测试产品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并确定距离中的最小值为测试距离,由此,可以根据测试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大小关系,生成预测结果。基于此,本申请将预先训练的聚合模型中的参数来预测实际生产阶段测试产品的产品失效模式的测试结果,进模型的训练分析和实际生产联系了起来,使得他们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降低了产品失效模式分析遗漏的可能,从而提高了产品失效模式预测的准确性。
1.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与所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目标解决策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聚类模型分别对各所述第一失效指标参数进行聚类,得到所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标准距离和聚类中心,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多个预设产品中所述产品失效模式对应的所述第一失效指标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失效模式的预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