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与流程

    技术2025-01-15  45


    本发明涉及无线定位,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现阶段的定位系统领域中,有多种定位方式,具体包括:蓝牙定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定位、超宽带(utral-wide band,uwb)定位和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定位等。其中,rfid定位技术因在成本和定位精度上的优势,目前为室内定位研究的热点,并被应用于企业管理、资产追踪、仓储定位等领域。rfid系统包括读写器和标签,目前的读写器包括分离式架构和一体式架构两种,在一体式架构下,向标签发射信号激励的天线和接收标签反射信号的天线为同一个,而在分离式架构下,向标签发射信号激励的天线与接收标签反射信号的天线是两根天线。

    2、目前的标签定位方案主要适用于一体式架构,然而一体式架构下的定位算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分离式架构,由于参数的变化与距离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因此亟待提出一种基于分离式架构下的定位算法;且目前的定位算法往往需要较多天线同时读取标签,导致天线的部署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在实现分离式架构下的定位算法的同时,减少天线的部署成本。

    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基于待定位标签发送的反馈信号获取所述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相位数据和第一信号强度数据;

    5、基于所述第一相位数据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数据确定第二距离参数;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参数用于表征所述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运算关系,所述第二距离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二运算关系;

    6、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

    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8、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待定位标签发送的反馈信号获取所述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相位数据和第一信号强度数据;

    9、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相位数据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数据确定第二距离参数;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参数用于表征所述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运算关系,所述第二距离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二运算关系;以及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

    10、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11、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12、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上所述的定位方法。

    13、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定位方法。

    14、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定位方法。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定位设备基于待定位标签发送的反馈信号获取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相位数据和第一信号强度数据;基于第一相位数据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并基于第一信号强度数据确定第二距离参数;其中,第一距离参数用于表征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运算关系,第二距离参数用于表征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二运算关系;基于第一距离参数、第二距离参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和/或,基于第一距离参数、第二距离参数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由此可见,定位设备可以基于获取的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相位数据和第一信号强度数据分别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和第二距离参数,进而可以基于第一距离参数、第二距离参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即本申请实施例在不额外增加天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rfid通信必备的两根天线实现稀疏部署环境下的标签定位,即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天线和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第一距离参数以及第二距离参数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从而减少了天线的部署成本;且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基于第一距离参数、第二距离参数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在需要额外增加天线的情况下,也仅需增加一根第三设备天线。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实现分离式架构下的标签定位算法,同时还可以减少天线的部署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包含所述待定位标签和所述第一设备天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设备天线用于向所述待定位标签发送激励信号;所述第二距离包含所述待定位标签和所述第二设备天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设备天线用于接收所述待定位标签发送的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相位数据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数据确定第二距离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数据确定第二距离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和所述第二距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包括:

    10.一种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11.一种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定位设备基于待定位标签发送的反馈信号获取待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相位数据和第一信号强度数据;基于第一相位数据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并基于第一信号强度数据确定第二距离参数;基于第一距离参数、第二距离参数、第一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以及第二设备天线对应的目标方向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和/或,基于第一距离参数、所述第二距离参数以及第三设备天线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本申请可以在实现分离式架构下的标签定位算法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天线的部署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晴,骆正虎,王曦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979.html

    最新回复(0)